品致专题 | 疫情宅家,去艺术家的脑洞云游吧!

2020年,当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大卫·霍克尼把自己封锁于法国诺曼底乡村的时光,用iPad画出数百幅斑斓而流动的色彩,海浪、雨点、池塘的涟漪、透光的玻璃……集结成新画册《春天终将来临》。什么是压力?他认为那是对未来的担忧,而艺术,则是当下。

在凝固的环境下,艺术家的创作与记录不曾停歇,他们用流动的脑内剧场抗衡“蕉绿”与“鸭梨”!在因疫情而安静已久的上海,也有这样一群可爱的艺术家、设计师、插画师,当物理意义上的活动范围只剩屋内和小区时,他们不懈地珍存着生活中俯拾即是的灵感,创作着无穷广阔的天地。

艺术为他们带来了积极的活力。他们的作品又为更多人带来了鼓励和抚慰。让我们一同到艺术里云游吧,感受当世界落寞时,艺术创作所带来的温柔的力量。

「他想画美好的东西」

@张占占 画家

谁说艺术一定长着高深莫测的模样?张占占画笔下创造的世界,像轻盈如风的“动物之森”,有黑暗中的光亮,深黑的密林中的一个拥抱,头顶上长出的绿叶……他被称为中国当代最炙手可热的80后艺术家之一,被誉为治愈系“造梦师”。 

去年四月,张占占带着通体红色、圆圆蓝鼻头的PUPU熊与兔子来到上海宝龙美术馆落展《兔子!兔子》,展期大排长龙,一只只光感温润、姿态可掬的安静玩偶雕塑深受大小朋友的追捧和喜爱。有人用他的绘画表达心情,有人不远千里想去抱一抱他做的户外雕塑,好像身处疫情裹挟之下的人们,更能与张占占所搭建的与世隔绝的小岛产生联结了。

今年春天,张占占在北京798举办展览“想挨着你坐一会儿,说不说话都可以”,16幅画作和5座色彩斑澜、姿态可掬的户外雕塑,如童话诗篇一样吸引人们前往打卡。策展人赵倩颖的导语很应景: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只是一种静静地相望,没有人应该是孤岛。

Q:目前生活在哪里,日常和创作是否受到疫情封控影响?

A:应该全国没有不被疫情影响的人了吧。但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心情。所以在画作中,我希望可以给观众带来一些美好的东西。我所经历的一切都会是我的灵感。 

Q:好奇您最近是否会有新的创作计划?深受大家喜爱的PUPU熊、兔子会考虑加入关于疫情的记录和思考吗?

A:未来会有更大尺幅的绘画,画风上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一直在尝试,想做得更好。 

Q:这一波疫情好转以后最想做的事,最想去的地方!

A:疫情结束最想做的事就是带我爸去趟西藏。 

「他祈愿上海这座伟大的城市和人们安康,恢复往日的工作生活」

@田学森 画家

画家田学森的创作足迹,遍及祖国边疆和欧洲。2000年他去了青藏高原写生,之后又花一年多时间,驱车四万三千多公里,从祖国的东海之滨出发到北端的漠河,从西端的新疆伊犁到南端的海南岛。2009年后的十年间,他独自在华山写生作画,完成了以华山为主题的一系列六十幅油画作品,生活的情形是“住帐篷,即使冬季零下二十度,生活简朴孤寂。” 

足不出户的日子里,对他而言与往常一样,不管在山里还是城里,数十年来绝大多数时间独处作画,夜以继日,生活也很简单,有水和压缩饼干就可以。

许多年前他曾画过上海的城市风景与建筑,后来痴迷于画山。今年受上海艺术百代美术馆邀请,他重启了城市主题的创作。居家期间,一幅上海城市主题的油画《晨曦》应运而生,金黄的日出光芒,充满希望之情。他说,上海从小渔村到国际大都市,一场风云际会,“我赞美,留念,期待,祈愿上海这座伟大的城市和人们安康,恢复往日的工作生活。” 

Q:您目前的创作是否有被疫情影响?

A:目前在上海,我2月16日乘飞机从帕米尔高原回到上海,原计划住大约十天回高原,由于上海有疫情,进入新疆会被隔离,想等成为低风险时离沪。不能按时回去,直接影响原定的创作计划的进展。原计划到山上创作一幅大尺寸的油画昆仑山。现在,在上海画室日夜作画,自己做饭。由于画画几十年独处,习惯了,在城里在山里,闭门即深山,类似闭关作画。

Q:相信读者都对您在野外写生的故事很好奇,2020年疫情发生后这两年,您去了哪些地方?是否有些难忘的体验?

A:2019年11月,我从华山回沪参加《全国油画名家学术邀请展》,之前在华山十年了。2020年5月在上海宝龙美术馆举办华山十年个展,8月巡展江苏省美术馆,11月在北京的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期间还举办数次联展。展出期间,为了节约时间,有时在展厅作画,平常也是持续作画。2021年也是除了画展就是作画。去年十月去帕米尔高原写生乔戈里峰和慕士塔格峰,野外住了四个月。

Q:解封以后有什么新的计划吗?

A:解封以后回到昆仑山继续创作,山脉很长,要画很久很久。

「他希望用美的物态改变我们的心情」

 @曾建龙 

融舍艺术家居品牌创始人

GID格瑞龙国际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客座教授

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2014年7月,曾建龙Gary曾参加《梦想改造家》节目,将一家三代人共住的14平方米的长条型小居室,打造成三室一厅两卫的设计奇迹。这份对空间的想象和热情,也融于他的GID国际设计机构工作室,为民生而设计。

疫情当下这几年,对他和团队的影响很大,他们开始在商业设计作品中更多系统性的思考,如外滩五号九储堂便是餐饮中新的一种设计思考探索,让空间的新与旧在时空里发生自我对话,老码头鼎琪则表现了当代性上海滩新气象的空间场域氛围。

他不仅是空间功能美学的魔术师,也对创意的物件有着无穷的热情。去年,开怀休闲椅横空出世,美感和色彩在疫情的此时此刻,足以雀跃人心。曾建龙说,疫情让我们会有一点情绪化上的干扰,我希望用美的物态来改变我们的心情。而一把简洁有力的开怀椅,带来的就是一个微笑和拥抱的态度,正如我们的人生、我们的生活价值观主张,都应该是积极的、阳光的、健康的,这是我们面对特殊时期的人生观。“用趣味解读和乐观态度去面对当下,通过创造美的物态来让自己快乐,让其他人因看到开怀椅而快乐,这是设计的初衷。” 

Q:作为设计师和创意工作者,居家日常和工作是否有受到影响?

A:疫情开始至今,虽然大家可以接受居家办公,但实际上影响还是比较大。项目设计创意是一个集体行为,需要团队一起会议脑暴,然后快速建立工作行为。通过互联网居家办公,与甲方沟通和执行方面会出现一些断层行为,团队管理、项目统筹管理等方面也会受到一些干扰。目前我一个人居家时的状态,就是每天看书、视频会议、创意产品设计、空间设计等。 

Q:最近如何消解足不出户的焦虑压力?

A:客观角度来说,短期的居家可以给设计师一个静下来反思的过程,但是时间过久则有可能造成精神层面的负面影响,要学会合理性时间安排很重要,给自己找事情做。除了工作上的,个人的时间规划也很重要,可以通过互联网补充知识、可以看书、可以创作等,当然也可以享受一个人的美食计划。 

Q:全球疫情发生以来,你对空间美学和功能的态度有产生转变和影响吗?是否在设计中融入了相关考量?

A:这几年的疫情当下,我们的生活发生很大改变,人生观和价值观也都随之改变。当然对人们居家的方式和态度也都有影响,大家开始注意健康的环境,注意有舒适度的生活价值主张。过去我们的节奏太快,快到没有思考的时间,而疫情让我们可以有时间缓下来思考,这对当下中国设计品牌的原创性也是一种机会。等疫情过后,大家会明显看到中国原创的崛起,所以我们还是要保持乐观主义精神去面对,面对当下,面对未来,一切都会美好起来的。

「她开始思考,时尚对于每个人的生活意味着什么?」

@楚白 COPULA品牌主理人

2018年成立于纽约的艺术配饰品牌COPULA,背后团队四位毕业于罗德岛设计学院的酷guy——目前都在上海。充满闪光的机械感,前卫夸张的造型,是COPULA的设计风格,宁静、王嘉尔、郭采洁等一众明星都是它的爱用者! 

“我们一直以来就有很多夸张的设计,这些设计并不适用于日常生活。最后我们决定在Instagram上推广我们的虚拟首饰,它是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然后在手机屏幕里显示出每个人戴着这些首饰的样子。”主理人楚白说的正是与旅居纽约的艺术家Tracy Shi合作的系列虚拟产品。

疫情推动了元宇宙、NFT等一系列虚拟世界的概念,COPULA也在思考作为时尚品牌如何切入这些领域。 

今年,22AW工业游戏系列的释出遇上疫情,团队使用工厂流水线上的迷你传送带让配饰“走秀”,以蓝牙耳机为灵感的耳骨夹,像音响一样来势汹汹的手提包,每一件都令人感到惊喜。最近团队宅家,甚至突发奇想设计了一款口罩鼻夹,让佩戴口罩多一点的轻松时髦。

 Q:你目前的工作状态是否受疫情影响?

A:工作方面,我会考虑疫情带给时尚行业的变化,疫情后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有一定的心理创伤,更会重新审视过去的消费习惯,温暖、环保、实用的设计可能会更多被关注。 

Q:COPULA本来是应该要参加上海时装周的,团队是怎么面对和处理的?

A:虽然原定于三月底的上海时装周被取消,导致我们前期的很多准备都打了水漂,本来已经与蕾虎和上海时装周达成的首届配饰秀场也被迫取消,但随着时装周宣传改为线上,我们也参与了ontime show与小红书共同发起的线上时装周,并且提前向公众解锁了我们的22AW新系列。 

Q:2020年疫情开始后大环境上的before/after,有对你们的设计和创作产生影响吗?

A:2018年我们团队还在纽约,当时国内市场时尚配饰领域竞争相对没有那么激烈。2019年我们回到国内半年左右遭遇了疫情,国内的买手因为无法出国都会在国产品牌范围内选购,而且疫情后海外的停滞导致大量海外设计师回国创立新品牌,加剧了行业竞争,出现了一波买手店和设计师品牌井喷的局面。这次的疫情更加冲击了时尚行业,作为品牌主理人我也会考虑时尚对于每个人的生活意味着什么,我相信时尚可以帮助部分人表达自我甚至建立自我,不过它确实需要以一种更健康的姿态进入大家的生活,而不是盲目鼓吹消费主义。 

「她用书法涂鸦帮助人们表达心情」

@林呱呱 平面设计、插画师

林呱呱是一位平面设计、插画师,疫情期间她开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作品。在社交网络上,她用随心所欲的书法,为很多人的情感宣泄和表达做涂鸦定制。

“你随意发挥吧,我相信你”,她经常遇到这类给到极大创作空间的客户,因为充分信任,轻松自由的创作前期下,可以尝试更多表达手法,合作过程也变得十分顺利愉快。她说她很幸运,收到了无数鼓励和支持,很多客户都变成了自己的朋友。

2020年时,她写了很多的“武汉”二字。现在,她仍然习惯于用这样的书法涂鸦的形式,表达着自己的所感所想。

 

Q:疫情开始后,对你的创作产生了什么影响?

A:艺术是对自由的呐喊。工作,生活,疫情,每一天都过的始料未及般的匆忙。很多新一代的年轻人在疫情期间通过自己喜爱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想法。我也遇到过质疑的声音,比如说: “涂鸦?书法?给我笔写两个字,我也能开展览。”遇到这样不一样的声音,我反而会让自己静下心来,反思和发现其中的奥妙之处。

Q:作为设计师,你日常会关注哪些内容?

A:记录生活的感知、观察与思考,以保证在不可避免的夹缝中不丧失对生活的感受力。作为设计师,更多的是对外,服务好客户。而艺术创作是对内的,表达自己。我认为画画从来不是小心翼翼的。要接受自己会画得不好这个事实,然后大胆去画。下笔了就不要犹豫。过程中自己得到了释放和表达,就够了!

Q:你有什么宅家的解压方式?

A:做具体的事。尝试24小时不碰手机。没有目的性的写写画画。画画对我来说像是暂时逃离现实生活的一种方式,一个发泄口,另一个我。

「她从孩子身上得到了灵感」

@Liu Zheng 童装设计师

“poco blush”是一个诞生于2019年的上海本土原创童装品牌,年轻而充满温度。这个可爱的品牌名字来自设计师和孩子的对话——“妈妈,你的脸上有个小脸红”!品牌主理人Liu Zheng最近也处于上海居家隔离中,她说,谁也没想到这次疫情持续了这么长时间,但是设计不能停,生活还是要继续。

作为一名设计师,她的童装设计灵感很多来自和孩子之间的互动,从孩子的成长经历得到启发。这次居家隔离,她更坚定了用童装的表达方式为更多孩子们做些什么,用中国水墨画、熊猫、24节气等充满古典国风的童趣做有辨识度的设计创作。

比如今年新一季的大鱼系列灵感来自于国漫《大鱼海棠》,手绘水彩画绘制的宇航员和大鱼穿梭在粉色的云朵中。尽管这个特殊时期有非常多的困难,但Liu Zheng希望小朋友可以像大鱼中的椿一样,积极勇敢的去克服困难,追逐自己的梦想。

而poco blush每季固定系列「中国熊猫」,则用仪态可掬的黑白水墨风格国宝,画出在吃包子、打乒乓、喝奶茶的场景,让大熊猫和孩子形影不离的温暖相伴。Liu Zheng说,春天依旧会到来,我们期待着那一天。

Q:作为设计师,居家日常生活和工作有什么变化?

A:目前这个阶段正好是我们2022秋冬季的款式开发阶段,正常的工作状态应该是设计师会去外面看市场和艺术展等等来搜集素材和灵感,还有参加相关面辅料展会来选择下一季的面辅料。但我们的所有开发环节都只能在家中完成。比如设计部门线上会议商讨开发方向,和供应商线上选择面辅料等等。

Q:最近宅家创作,你的设计灵感从哪里来?

A:我会以和孩子一起看过的绘本故事为灵感来绘制印花。还有今年夏季的水浮画系列就是在和孩子一起画画中得到的灵感。他很调皮,几乎每一条裤子都是膝盖处破损而不能穿的。所以我想着在下一季度开发中一定要做一条又好看又可以保护小朋友膝盖的裤子。 

Q:复工后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A:第一时间冲到公司!希望小朋友可以更快穿上我们的新款衣服。还有就是把下一季新款的前期企划基本完成,接下来需要进行制作样衣、定制面辅料和版型的落地工作了。

「他用漫画定格疫情生活日常」

 @我是白 漫画家、插画师

如果你关注漫画,一定不会对 @我是白 感到陌生。利落的线条勾勒下,一个黑白轮廓的小人或帽子男,游走在虚实的边界地带,颇具哲学趣味地观察这个世界。简短的篇幅像意犹未尽的触角,让读者忍不住延展思绪,去做出众多奇妙的解释。

异于日常的处境本身为他带来新的感受,他开始用漫画记录每天发生的事和自己的随想,团购抢菜、排队核酸、在家做操的生活日常——因为是眼下真实发生的素材,他的创作甚至比往常快一些。

“今天很热,太阳把队伍拦成了两半……这棵树开花了,是桃花还是樱花呢?”《漫画|小区》发布后,评论区里出现了各地网友们发来的花开景象。

最近,他还收到一封来自温哥华医疗工作者的邮件,对方把他的漫画《小区》贴在了工作场所的公告栏上,一起工作的护士都被这篇漫画感动了,远方的来信里写道: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在疫情中相互支持。希望你和所有中国人都能平安。

他把这个场景,一并记录在了《漫画|封城》里。

Q:你目前的生活日常和工作状态是怎样的?

A:要求足不出户时,我开始意识到局面比想象中紧张。长期待在家里偶尔会有憋闷感,但我本身是个挺宅的人,所以还能适应。工作方面因为我本来就是在家工作,所以变化不大。

Q:疫情开始后,你的观察和以前相比有变化吗?

A:疫情这件事太大了,大到成为了一种新的背景,以至于我很难说自己在这之后有什么新的观察,但是我能感到有些东西确实变了。偶尔想起2020年之前的世界会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特别是在看这之前的电影或照片,发现大家都不戴口罩的时候。

Q:作为插画师、漫画作者,除了美术领域,你还会关注哪些方面?欢迎分享最近宅家在看的影音书籍。

A:最近买了一本诗集《露西,我们已经走到了这里》,有好几篇都很喜欢。还读了一些回忆、传记类的书,讲二战犹太人经历的《如果这是一个人》《鼠族》,回忆母亲一生的《秋园》。电影最近看的有洪尚秀的《你自己与你所有》,英国纪录片《人生七年》,另外前几天重看了上海的老电视剧《孽债》,小时候没看全,现在看觉得还是挺好看的。

「她说原来生命里的每一天都值得好好记录」

 @王小乐lele 插画师、平面设计

从事插画,对王小乐而言是一个美丽的意外。在社交网络上,她宣称自己是痛恨熬夜改图的建筑狗,如今转行插画和平面设计快一年了。 

她经常在社交网络上分享自己接到的有趣项目,比如为一个社区花园绘制一本科普性质的《观察手册》,每天学习物种特征,画花画鸟画蝴蝶的日子真的很梦幻。“有一天画到头晕眼花出门遛弯,在小区的石头堆上看到了一只翠鸟,安安静静地望着我,一下子被治愈到了。”她还得出一个结论:下午四点的阳光是最好的滤镜。

除了工作,她把画画融于各种载体形式,做很多好玩的尝试。自制手掌般大小的速写本,画眼前的一切,窗户、晾衣杆、矿泉水瓶、自己的jiojio。一切。她记录那一刻的心情,为什么要画?“因为阳光正好撞进我的眼睛。”

疫情开始后,她看到豆瓣火出圈的疫情文学被朋友疯转,觉得有趣,便下笔用自己的方式去为这些字句配图。“我就很想就是去把它画出来,好像一种本能吧。”她说。

四月,小乐又开始一项新的记录游戏:手绘日历!她把每天发生的日常细节,画进小小的日历格子,长了一颗新痘痘、邻居送来了大米、度过了一个不寻常的生日……这些细碎的小事构成了特殊的日常秩序。她祝大家,早日拥抱自由!

Q:转行做自由职业插画师后,居家工作和创作的状态如何?

A:一直在创作,通过插画记录一些相关的小心情,在社交平台和朋友圈发布以后,确实收获了很多人的一种共情吧。比如可能有一天,我说我真的好想吃炸鸡,好想喝可乐,然后很多朋友会过来说,啊!我也是!也因为插画,我们有了一个小小的社群,大家都在一起分享自己的事情,就好像自己不是在孤岛上。 

Q:最近有什么新的创作计划,你会如何保持创作?

A:我会有一个小本子,每天睡觉之前会写一下,类似于今日灵感的东西,再慢慢去完成它。最近我每天只能在家里面阳台上往外望一望,就发现小区里的动物开始变得很大胆,鸟本来只敢站在树上看看我,现在已经站在阳台的那个晾衣杆上看我了。我还经常看到黄鼠狼在小区里面走,它们可能觉得外面长时间都没有人,就很安心,散步似的在外面走,然后我就觉得好可爱,就很想记录一下这些小区里面的新主人吧。

Q:能否分享一下作为内容创作者,你日常会关注哪些内容?欢迎推荐喜欢的书籍影音,或者喜爱的艺术家。

A:其实与其说是内容创作者,我更希望自己是一个生活的记录者、反思者吧。生活中出现了哪一些问题,会想要去寻找答案,比如说最近疫情生活下,我在看《枪炮、病菌与钢铁》,我也很希望可以知道,人类历史上遇到的几次大流行病,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包括最近项飚也有一个线上对谈,主题就是讨论人类世界如何走到今天,未来又将何去何从。我当下的生活和心情,会对这样的话题和思考很有兴趣。然后还想推荐一部喜欢的作品《How To Do With John Wilson》,最近刚出第二季。我就在想既然当下暂停了,我们困在家里,刚好有时间想一想我们跟城市的关系,一起回忆一下我们在这个城市里经历的事情,以及我们将来面对他时要抱有怎么样的态度,然后要做哪些事吧。

采访、文案/ 刘立言

图片 / 受访者提供

采访支持 / 夏曾珍 陈海妮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品致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