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围墙免门票!从梅兰芳故居出发,素人导览带你逛遍思南露天博物馆

很多人或许不知,沪上文化地标思南公馆,竟也是一座露天博物馆!

这里没有围墙,没有玻璃橱窗与围栏,不收门票,免费入场。

“思南露天博物馆之5.18国际博物馆日特别活动”今天在思南公馆思南文学之家举行。

■梅兰芳故居

在 “思南书局”工作的“素人”吴老师,以“阅读”为主题,带领读者,从梅兰芳故居到思南书局(诗人柳亚子的住处,系爱国将军冯玉祥的房产),然后再至思南文学之家,一起走进有温度的历史建筑中,遥想当年风华。

思南露天博物馆展品新增26件

作为一座对公众永久开放的人文历史博物馆,“思南露天博物馆”的创新精神与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超级连接的博物馆”不谋而合。

为了丰富多元的历史人文面貌,经过一年多的精心策划,“思南露天博物馆”展品新增为26件。除了之前已经和大家见面的“思南文学之家”,“红砖道”、“一个弄堂”,思南路60号魏道明、郑毓秀寓所,复兴中路553号孔祥熙寓所,复兴中路541号中法联谊会等之外,再添新展品。

■梅兰芳故居

比如思南路87号梅兰芳寓所,自1933起至1959年夏,除去中间暂居香港的时间,京剧大师梅兰芳一家一直居住在这幢始建于1921年的法兰西风格的花园洋房。此外,思南路81号曾朴父子寓所,思南路60号张静江寓所,复兴中路517号思南书局等都成为“思南露天博物馆”的新亮点。思南书局位于复兴中路517号,产权人曾为爱国将军冯玉祥,诗人柳亚子曾在此居住。

■复兴中路517号思南书局

参观者可以近观甚至走入展品,把建筑、建筑里曾经住过的人、曾经发生过的事,和当下的生活体验,看成是展示的一体。

每月一次素人导览的SINAN WALK

“思南露天博物馆”自2016年12月对公众揭幕之日起,就以其创新性的形式与概念,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喜爱。

博物馆囊括了思南公共空间内的历史建筑、街灯、古树、鹅卵石墙面等不同种类与形态的展品,既展现了百年的历史人文风貌,也生动演绎了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的生活方式。它关注公众的参观互动体验,没有围墙、没有玻璃橱窗与围栏,不收门票,免费入场。参观者可以用手机扫描盾形展品牌上的二维码,聆听由“素人”录制的展品语音介绍;还可以参加每月一次由“素人”导览的SINAN WALK。所谓“素人”,就是没有任何职业限定的,来自各行各业的思南的朋友们,他们以不同的视角将思南露天博物馆的多样面呈现到公众面前。

■思南露天博物馆二维码互动体验

在特别活动上,“思南露天博物馆”还为历届素人导游颁发了徽章及证书,“思南露天博物馆”SINAN WALK素人导览这一形式一经推出,获得了大家的喜爱,场场爆满。一月一人一期,素人导览已经从秋到夏走过了八个月。

从2017年的“文学”、“历史”、“音乐”、“摩登”、“时间”主题,到2018年的“纪录片”,“女性视角下的大历史”“初心”主题,导览从博物馆出发,纵深到各个角度视角,带给了大家不一样的参观体验。

素人导游之中,有青年作家、有退休后爱上读书的思南读书会读者、有热血音乐人、有热爱美食的摩登达人,有香水策划师、有服装设计师,也有在思南工作的小伙伴,他们因为各自的渊源,被思南所吸引,最终成了“思南露天博物馆”的头一批忠实粉丝,继而成为它的推广者和宣传者。

■复兴中路517号思南书局

层层叠叠的过去和现在在时光中流转,由上海纪实频道前后花费一年半时间拍摄的纪录片《时空思南》也在特别活动现场首次与公众见面,这部纪录片真实生动地呈现了思南历史街区在“重现风貌,重塑功能;文化思南,城市空间;公共互动,开放包容”这一原则下,如何被变身,如何被激活。

“思南露天博物馆”因为它的人文情怀,而令建筑令历史始终保有温度,触手可及;也因为人,它的故事还将继续,它的历史还将继续。

新展品,新方法,新公众,用创意点亮城市空间,思南公馆不仅将和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解放日报合作,利用数据可视化研究、展示和报道思南公馆城市空间的演变;也将在新时代不断加大释放力度,打造名副其实的上海文化名片。

正如思南露天博物馆的宗旨,“我们传承历史的方式,就是与你们一起继续创造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