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爱画画的女孩”到获得全美金奖的“灵魂画手”,美国高中的三年,她经历了什么?

这是一堂关乎艺术,却又超越艺术的分享会。

18岁的安留着齐耳短发,黑T搭配格子裙,这个戴着choker的酷女孩就是分享会的主角,与百余名复旦校友和他们的“复二代”一起分享一段关于艺术与成长的故事。

今年,她的作品在美国最资深的初高中生艺术大赛Scholastic Art & Writing Award中获得了最高级别的国家金奖,但她自己却对此只字不提……

当与之眼神交汇时,你会讶然,她的眼中的内容丰富过她的语言。这个有点傲气与灵气的女孩顾盼间的神采不免令人想起《那个杀手不太冷》中的娜塔莉·波特曼。

她习惯用西方式的肢体语言,也擅长东方细腻内敛的情感表达。分享会的屏幕上展示着安的画作,更确切地说,是一个十八岁女孩的精神世界。

分享会的策划人复旦大学陈艾可博士告诉周到君,她在三年前便由画认识了这个喜欢用画笔“说话”的女孩,更是欢喜地将她的画作收入了自己的诗集《三月》中,“这是我等待期最长的活动,我一直在等安长大。” 陈艾可说。

三年前种下的“种子”如今终于等到了属于它的季节,或许很多事情我们需要回过头慢慢看……

关于安的故事,还得从三年前说起。

“我不是小艺术家,我只是爱画画”

虽然安在今年获得了全美艺术金奖,但她从不认为自己是人们口中的“小艺术家”。

在15岁之前,安只是一个爱画画的小女孩,线条的勾勒与色彩的碰撞让她有一种无法言喻的满足感,带着一种好奇心去探究这个世界她能够感知到的所有细节。渐渐地,她的汉堡上开始有了诱人的“芝麻”,她的人像上有了逼真 “毛孔”……

“然而,这是远远不够的!”谈及自己从前的作品,安说:“我发现一味地模仿让我变得更加迷茫,甚至丢失了我对艺术的理解,这不是我的初衷!”

什么才是自己的风格?未来之路该如何走?

带着未知与憧憬,踏上了美国高中之路的安就像她笔下的蒲公英少女一般,飘向了遥远的大洋彼岸。

课堂的“一束光”,点亮了安的心灵

“老师让学生们围成一个圈在黑暗中静坐5分钟,随后绕圈走过每个学生的身边,并用手电筒照亮每一个人的脸。我至今仍然记得那位老师边走边吟诵的那首诗——make yourself a light……”

回忆起在北野山高中Northfield Mount Hermon School的第一堂humanity(人文学)必修课,酷酷的少女显得有些激动,当年那段优美的诗歌再次不由自主地从她的口中流淌而出……

三年前的这段时光仿佛定格在她脑海中一般,这个来自东方的女孩第一次知道原来诗歌可以这样“玩”,原来文字的力量可以如此直击心灵!

在黑暗中,那道光就这样照进了安的心底,融在她的画里,映在她的眼睛里,如今又传达到了我们这里,点亮了整个分享会。

在阅读的过程中,安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

读了悲惨世界之后,她画下了自己的读后感。

《白鲸》与《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场景在她的脑海中相互交织,在惊涛骇浪中落笔就是一个奇幻却又无比真实的世界。

“这就是书的魔力!”安说。

学会用“同理心”感知世界,也要学会“倒空自己的杯子”

如果说此前安的绘画重在对“形”的描摹,那么这三年,无疑是她的“启蒙时代”,她的画中有了灵魂,也有了灵光,而这束光的源头便是——Empathy同理心。

艺术是什么?分享会上的安摇摇头表示,这是一个难以一言蔽之的问题,但她却有着自己的理解。

“我相信每个人的风格其实就是在反应他们对艺术的理解,而对我来说,艺术就是Empathy同理心。它是属于所有人的表现手法。我希望每个人在看到我的作品时,都能够感受到我创作时的情绪。”

在安看来,所有的艺术、哲学都围绕着Empathy这个词。它,是感知世界的“密钥”,是感同身受的“基础”。

对于人文学科的“终极三问”——我是谁?什么是人类?我们该如何活着?

额边的一朵繁花、默默凝视的双眸,宇宙间的遨游、骨节分明的双手……便是她的思考“笔记”。

然而,有一天绘画老师却将安的粉笔和黑底画纸悉数没收,并告诉她,千万不要满足于目前的成就,你要挑战的人永远是你自己!

没有了昔日得心应手的彩色粉笔,强烈的“失重感”让安有些不知所措。“倒空自己的杯子”谈何容易!好在有这样一位老师,在最关键的时刻教会了她“空”的意义。只有让自己离开舒适区,重新归零,才能拥有更大的空间。

在经历了短暂的痛苦、焦虑与彷徨后,安用力把自己推进了一个全新的空间再度“出发”,创作出了自己的第一幅泼墨作品。

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她开始主动尝试更多不同的绘画手法并在熟练掌握之后将它们混搭。无论是彩色铅笔、广告颜料、木艺雕刻、还是圆珠笔,手边的新奇工具都能为安的“天马行空”添上意想不到的一抹色彩。

如今的安早已不再问“什么才是自己的风格?”,因为在形成风格之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在这个斗转星移、花开花落、人来人往的世界中重新定义“自己”。

幸福,就是把时间挥霍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

对于八月即将申请大学的安而言,她的故事还很长。

“不如在四年以后,让大学毕业的安再来和我们聊一聊如何?”陈艾可博士一边笑着,一边就把未来的分享会主题构想好了。

“也许很多人说,现在是拼爹的时代,但我不这样认为。从安的经历中,我们不难体会美国教育对学生有着强大的包容性。尤其是在艺术人文方面,美国高中课程里较大比重的人文学科对于他们的创作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同理心、共情能力的重视也同样促进了整个社会包容度。”

这是一堂关乎艺术,却又超越艺术本身的分享会。

在场的嘉宾,无论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学成归来的烨凝、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前在华作品集面试官博闻老师、K12国际教育专家珮珮老师、安的父亲许悦还是自侃为“老年轻”的陈艾可博士都有话要讲,安的故事仿佛“楔子”一般,牵引出了大家心底关于艺术、关于成长的故事。

抛开“家长”这一身份,无论年龄多大,成就多少,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不要忘记引导自身去感知这个世界,它可以是一种的情绪的表达,一种声音的传递,一束光的点亮,也可以是一首诗的创作。

这,便是陈艾可博士策划这次分享会的初衷。

时间固然宝贵,然而把时间挥霍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无疑是一种幸福。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孙雯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