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回忆历历在目,听住在曹家渡的“老张家宅人”讲故事

前不久,《新闻晨报》及其他各大媒体相继报道了有关“张家宅”的故事,并发起寻找老张家宅人的征询启事。一段时间里,“张家宅”一度成为了热心市民关注的话题。

1978年,日本纪录片导演牛山纯一来到上海张家宅地区,为上海留下了一部珍贵的生活纪录片。在这部名为《上海新风》的记录片里,导演运用了长镜头及多角度的拍摄手法,全景式地展现了张家宅人的普通生活。

■《上海新风》纪录片截图

巧的是,前两天,家住三和居民区的耿心龙老师,向周到君投稿了他的回忆作品——《家住张家宅》。当前,“张家宅”已经从地图上消失了,原先的石库门房子也变为了高层住宅楼,住在张家宅的那几千户居民各奔东西。但只要老张家宅人聚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今天上午,周到君在三和居委活动室,听这些“曹家渡人”讲讲以前自己在张家宅居住时的往事。

■老张家宅人再聚首(第一排从左往右:陈芙蓉、施聪蔚、吴诗锦,第二排从左往右:耿心龙、陈昌发、李吉敏、李耀其、任宗耀)

张家宅北接新闸路,东邻石门二路,南毗奉贤路,西靠泰兴路(即现在国际丽都城和西王小区所在范围)。没拆迁之前,张家宅的石库门群落数量相当可观。在这些老居民里,有的是生在、长在张家宅,有的是嫁到了张家宅,大多数人居住在那里的时间都超过了30年,其中一位老居民陈昌发更是住了整整60年。

■张家宅地区老地图(来源:《上海百业指南——道路机构厂商住宅分布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张家宅老地图放大局部

邻里情深,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解放后,上海有两个地方是接待外宾和国家领导人参观最多的地方,一个是新式里弄蕃瓜弄,另一个就是旧式里弄张家宅。一位老居民回忆道,最早参观张家宅的都是亚非拉国家的外国人,皮肤黑黑的,身高马大的,让他印象深刻。

1958年,为了鼓励妇女走出家庭,参加社会工作,张家宅地区成立了自己的生产组,并涌现出不少先进市级甚至全国级劳动模范。

老居民们都说,张家宅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地方。如果天空突然下雨了,楼上的人家还没回来,楼下的人家就会帮忙先收好衣服。一到夏天,同一层楼的对门人家基本不关门睡觉,两扇门一打开就有了穿堂风,晚上睡觉时可以凉快一些。虽然那时候房子小,大家住得挤,但邻里之间都能互相帮助、团结有爱,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老居民吴诗锦回忆道,她当时就住在张家宅路84弄7号,她所住的这幢楼是整个张家宅地区最早通煤气的。原来,在1978年刚通煤气那会儿,地下的煤气管道已铺好,但离用上煤气还有几天时间。这个时候,她家楼下的一户居民正巧赶上娶媳妇,邻居们就想办法找煤气公司的人说情,让他们先用上煤气准备晚上的酒水。

等来了煤气后,大家就分头行动,光买菜就跑遍了周边的好几个菜场,等到菜买回来后已经是下午3点了。12户居民全体出动,洗菜、烧菜、打扫卫生,大家齐心协力为的就是让新人们能体面地把事情办好。

■张家宅老照片

衣食住行,包罗万象的“小世界”

老居民韩政林对周到君表示,住在张家宅的人都是一辈子的老邻居和老朋友。其中的不少人都是从幼儿园或小学就认识的“发小”,大家上学时是同学,放学后又是邻居,就连学校里的老师,也有相当一部分都住在张家宅。他小时候,张家宅的路最早都是弹咯路,后来才统一铺了平整的水泥路。那时候的娱乐活动远没有现在这么丰富,在里弄里打弹子是男小歪们的“日常”。

在张家宅,还有便民的理发、修补缝纫小店,只要是和居民生活相关的东西,都能从中找到。对于老居民来说,张家宅就像是一个生活社区,也像一个“小世界”。

说起张家宅的小吃,大家都对北京西路石门二路口的“张四食堂”和“盛利炒面大王”记忆犹新。韩政林在结婚时,还借用了张四食堂的大厅办事情,平时食堂走大众化路线,小菜价格公道实惠。

对于盛利炒面大王,大家都记得胖子“阿丙”拿着大铁盘炒面时的情形。这家店的炒面可是远近闻名,按照现在的流行说法,也是实打实的“网红店”。炒面店的空间不大,内部空间是狭长型,位子有限,人多时只能在店门口等候。大家都说,盛利炒面一是闻着香,二是吃起来有劲道,炒面的宽度差不多能和一根筷子的粗细相比,有些其他区的居民都是慕名而来。

“小盘”炒面一角,“中盘”一角五分,“大盘”两角,牛肉清汤四分一碗,加了牛肉的汤一角五分一碗,顾客进店后只要点单入座就行,师傅们全凭记忆就能把每位顾客的炒面送至面前,从不出错。师傅端炒面时的姿势也很有讲究,手臂平直伸开,将一盘盘炒面平摊在手臂上,师傅们的基本功都是“一只顶”。

■张家宅拆迁时照片

1999年底,张家宅开始迎来了拆迁,在第一期1107户的居民中,有7户人家选择“原地回搬”,11户人家选择“本区回搬”,大部分居民选择去了更远的真光新村和龙柏新村。

从那时候起,张家宅人就迎来了各自新的生活,有关张家宅的往事,总是说不完、道不尽。在那些老居民的心中,张家宅就像是一本泛黄的日记本,偶尔打开翻看时万千思绪涌现,那里是他们出生和成长的地方,那里也是他们温暖的“家”。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