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在高校热起来了 未来走势会是什么方向?

“到2020年前探索新工科模式,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到2030年形成中国特色的新工科发展优势,服务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在10月25日–26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举办的“汇博高等工程教育”国际论坛上,工程大校长夏建国对我国新工科建设的未来走势做了分析。

■ 夏建国校长

夏建国校长在演讲中提出新工科建设需构建产教合作命运共同体,打造工程教育国际互认体系《华盛顿协议》。在高等教育系统层面,实现高校分类自主发展;建设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体系。

此次论坛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全国地方高校卓越工程教育校企联盟和CDIO工程教育联盟主办。来自中国、爱尔兰、德国、瑞典、瑞士、美国等地的几十位学者和企业界的特邀嘉宾与社会各界代表等两百余人出席。论坛主题是“跨界·融合·创新:工程教育的实践与变革”。

中国工程院朱高峰院士在主旨发言中从工程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环境和评价等方面指出了改革开放以来现代高等工程院校的问题,剖析了产生问题原因。他认为,高等教育或者高等工程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德国卡尔斯鲁厄应用科技大学校长Frank Artinger的报告主要介绍了本校在培养工程人才合作教育中的探索与实践;爱尔兰沃特福德大学校长Willie Donnelly的报告主要介绍了新兴工程的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方面的创新。

江苏汇博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王振华总裁现场给出了一组数据,AI和制造人才非常缺乏,2015、2016、2017年相关的首场人才需求增加了5倍。

“不同的企业类型对不同的专业人才有不同的要求,这是能力矩阵图,从我们的企业实践当中总结来看,生产厂商更多需要设计、装配、调试、维修方面的人才。对集成厂家来看更多是方案设计、编程,对用户来说是生产线的维护、维修、保养、保障,这是我们的能力矩阵图。”

新工科建设的挑战在哪些方面?在学校当老师又从事科研工作的王振华根据自己多年的从教经验表示,关键还是复合型专业师资严重缺乏,需要借助社会的力量补充师资。同时需要跨学科组建教学和科研团队,需要更高层次强有力整合能力。再者是培养方案等专业建设体系不完善,不成熟,没有标准,缺乏借鉴。他认为这些都是非常大的挑战,要达到高素质的复合型的人才培养目标,这个问题必须要解决。

夏建国校长则认为,新工科建设还需要从工程教育实施层面,进行知识体的整合性重构;塑造与国际标准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中国范式;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与工程教育的融合;实施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融合“全人”教育。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董川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