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经济趋势如何?交大安泰这场”秀“为大家深度解读

“我国大多新城修建的问题在于选址在人口流出地,且规划规模大,距离老城区远,这直接导致了新城建设投资回报率的低下。” 

上海交大安泰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在“安泰问政特别活动2018经济·快来秀之中国经济大趋势年报"活动上,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教授何帆和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研究员,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明二位经济学者也分享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趋势的思考。

何帆教授分享了他对中国经济发展中慢变量的解读,并从中寻找到了隐藏在这些变量后的小趋势。

他表示,中国经济的新动能分别蕴藏在工业化、城市化、技术创新这三个慢变量中。他认为,我们高估了互联网行业的力量,低估了传统的制造工业的力量。“传统产业犹如老兵不死,会穿上新的军装、学会新的打法,从没人注意的地方发起绝地反击。所以千万不要低估传统行业的力量。”

何帆指出,未来的城市化是自下而上的,从单核城市变为多核城市,打破了原来科层制的城市空间规划,因而会更加开放,也能更好地抵御市场风险。

最后,何帆认为,未来中国一定会出现劳动力密集型的技术创新。“有很多创新就是靠人海战术、不断试错试出来的,而这方面,中国是有优势的。

此外,由于中国市场广大,他预计不久中国也能引领市场引智型的技术创新。但他强调,中国应抓住市场的优势发展应用技术,而非核心技术。应用技术的典型代表如福特汽车公司发明的流水线,这将是中国未来技术创新的优势所在。

陆铭在演讲中表示,中国修建新城的速度开始下降,因为未出让建设用地指标的结余数量达到每年新增的建设用地指标两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人和地的城市化分离现象。城市面积扩张速度非常快,但城市人口增长速度相对较慢。

“在我们搜集的数据里,仅仅有将近500个新城预报了规划人口数量,表示在未来等到新城建完可以达到2亿人,确切讲是1.93亿。如果500个新城能容纳2亿人,那目前中国新城数量达3000个,估计能容纳12亿人口。”陆铭说,“把今天中国所有农民都搬到规划新城里,还填不满。现在我们规划新城,未来房地产库存的消化,恐怕是一个漫长的道路。”

据他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在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所对应的土地供应中,人口流出地的中西部省份占到70%,而人口流入地的东部沿海地区的土地供应仅占全国的30%。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董川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