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天,说句欢迎也无妨

晨报记者 徐妍斐

昨天上午,上海宣布入梅。

一年中最不受欢迎的雨日又来了。

事实上,6月上旬后期,江淮气旋扫过华东,上海与强雨带擦身而过。那时,上海就提前出现过黏糊糊的体感。而在一周凉爽后,黄梅天最终不期而至。

日本和韩国也有梅雨季。有气象专家曾做过研究,梅雨在日本称为“Biau”,在韩国称为“Changma”,意为“霉雨”“长毛”,听起来都不算是受褒扬的雨。

而在我国,“梅子黄时雨”的意境就非常美了。

戴望舒的成名作《雨巷》,就写了梅雨时节的江南小巷里,一个打着油纸伞,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雨下得虽然

凄婉,却是诗人情意悠长的梦。江南地区的梅雨,如果不是身在其中,或许会对它有个极好的印象。可如果身处其中,年年都要被“糊”上一段日子,那么恐怕就不会喜欢它,而不得不硬着头皮面对了。

梅雨季最讨嫌的地方,一是干扰出行,二是潮湿闷热。

干扰出行自不必说,走哪儿都是水,都得打伞,麻烦。

潮湿闷热则更像是黄梅天的专利。

上世纪90年代上海人家装修,流行在墙壁上贴花墙纸,给屋子营造一种温馨淡雅的氛围。可这种墙纸一点儿都不防潮。黄梅天里外面下着雨,屋里的墙纸上也在下雨,这水汽凝结成珠后,一道道滑落下来。家里的小朋友从未见过这般景象,问父母:“墙怎么出汗了?”

出了几年“汗”后,墙纸有的地方就发霉了。

也正是从那会儿起,长江中下游的梅雨,似乎和过去有些不一样了。气象学界对于梅雨的界定,也展开了长久的讨论。

从老百姓的角度,不少年份中,梅雨数周内绵延持续的感觉消失了,相反却把整个梅雨季的雨量分布在几场暴雨中,而在这些暴雨的间歇期内,天又多是好的,甚至出太阳。

虽然并没有人规定梅雨季节必须天天下雨,可这种类型的梅雨和人们的印象相比,还是“非典型”了。

黄梅季糟糕的地方还在于,即使出梅,也不是个盼头。

都说九尽春回桃花开,雨后见彩虹,一般糟糕的天气过后,总会迎来比较好的天气。可等待在黄梅天的尽头是什么呢?三伏酷暑,烈日炎炎。

漫漫长夏从这里起,仅是个开头。

不过生活在现代毕竟还是幸运的,我们有足够的“武器”来防备黄梅天。

上海防范城市内涝的能力今非昔比,大雨倾盆的日子里马路上也不会再淌“小河”。

雨日举家出门,私家轿车可以安稳地为孩子遮风避雨。

食物受潮怕长毛,在细菌滋生前将它们通通放入冰箱。

久雨不晴晒不干内衣内裤,不急还有烘干机。

哪怕高温高湿蒸笼天,房间里摆一台除湿机,照样皮肤滑滑的。

夜里闷热要是睡不安稳,连风扇都有自然风、睡眠风的档位来助眠……

所以,黄梅天来就来了,上海人嘴上嘟囔着“又要发霉了“,但并不真的认为梅雨会如何影响自己的生活。

对于这位一年一会的“朋友”,好像说句欢迎也无妨。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徐妍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