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困难不可怕,一定要有必胜的信心!上理工邀校友回校分享创业经!

毕业于上理能动学院的陈宝明创立了上海华之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他分享了不惧挫折,敢于拼搏的8年奋斗历程。

曾任上理工光电学院教师的周宏亮,是成都精位科技联合创始人&总裁他将创业十多年经历的成败得失凝练成13句话,鼓励学弟学妹做乐观的创新型创业者。

上理工外语学院校友李少华是水成创始人,健康直饮水倡导者,他在分享中表达了对母校、对师生的深切感恩之情。

昨天下午,上海理工大学校友会、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主办的首期“尚理人校友论坛”三位优秀校友应邀出席,分享青春岁月,畅谈成功之道。他们的分享,或许能给在校大学生和优质创业的青年,一些启迪和指导。

“一定要有必胜的信心”

“我公司是微小企业,我不善言词,所以这也充分说明内向不代表创业不成功”,“我从小家庭条件不太好,下过煤窑,睡过马路。” 陈宝明朴实而亲切的话语,一下拉近了校友与听众间的距离。

国家出台工业污染排放“史上最严标准”、欧洲垄断燃气燃烧设备……面对种种棘手的问题,陈宝明一方面注重人才建设,研发知识产权,提高技术性能,另一方面升级产品服务,不仅满足特殊、个性化定制需求,还变革商业模式,采取先用后付零首付的商业模式,迅速打开超低排放的燃烧设备市场,进而打破燃气燃烧设备“迷信进口”的偏见。然而成功不是一帆风顺的,抢占市场优势地位随之而来的是现金流吃紧、人员不足等现实问题。

随着行业领先地位的确立,陈宝明也面临着在细分领域开拓市场、开发产品的发展问题,通过融资输血、提升技术、改进管理等措施,陈宝明的华之邦正一步步跨过坎坷,迈向光明。

“做一个乐观的创新型科技创业者”

“未来十年是科技转化、科研孵化的黄金十年,是科学家+企业家的时代,是工程师+创业家的时代”,“中国产业正在升级换代,由资本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在座的理工科同学将成为未来十年、二十年的主角”……

周宏亮金句迭出,给了在座大学生很大的鼓舞,他分享说,全世界大公司往往有三流的技术,二流产品、一流的经理。从实验室到商业化是非常艰难的步骤。创业者是企业领袖,要有战略力、领导力、执行力。

“饮水思源,感恩上理”

李少华分享中则表达了对母校、对师生的深切感恩之情。

96届毕业生、第一批戴上上海理工大学校徽、读了5年外语学院,来自农村的李少华,在全县成绩位居前三,被上理工录取后,却立志补齐短板填报外语学院。

因为是用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去比拼,学业方面李少华一度认为自己“庸碌无为”。“买墨水时说了十遍山东话,别人都听不懂”,“不愿和人交流,封闭自我,选择在图书馆读杂书”。李少华说,幸好在最困难时老师和同学一直在鼓励他、帮助他,所以他要感恩,感恩父母、母校、客户、国家,怀着感恩的心去创业,要发自内心地做对国家对社会有帮助的事。“在创业的路上只有工匠精神才能有未来,只能忍得住寂寞才能有明天”,李少华对创业者的建议是打开格局,不求做大,先求做强做深做专。

论坛上,上理工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盛春介绍了“上理校友之家” 布点工作的意义,希望这一交流情感、增加互信、共谋发展的新平台成为天南地北上理人的温馨家园。盛春诚挚邀请校友们在百忙之中常回母校看看。母校将全面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推进学校事业内涵发展,不辜负广大校友对母校的期盼。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林颖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