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不可跟风贴“三伏贴”!92名儿童被灼伤,这些人容易皮肤灼伤,最多别超过2小时

入伏后,去各大医院贴“三伏贴”的患者多了起来。

据红星新闻报道,近日在江西省儿童医院用“三伏贴”治疗的儿童中,有92人出现瘙痒、灼痛感、水泡等不良反应。

其中,一名28个月大的孩子贴了10分钟左右就开始哭闹;一名11个月大的孩子贴满2个小时后,晚上皮肤开始发红,第二天皮肤红肿,第三天孩子发烧,伤口破皮且有渗液。

医生称这是接触性皮疹,是药物配比出现问题。目前,江西省儿童医院已暂停“三伏贴”治疗项目。

一问:三伏贴也会引起烫伤?

很多人都在贴的“三伏贴”为何会出现这种问题呢?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医师李昌植介绍说,“三伏贴”起效的原理是其中添加了刺激性的药物成分,其接触皮肤后会产生刺激性的化学成分刺激穴位。常用的刺激性药物是白芥子,又分为生白芥子和炒白芥子,生白芥子刺激性更强,炒白芥子刺激性会小一些。

成年人用的“三伏贴”和儿童用“三伏贴”是不一样的,在配伍比例上,儿童用“三伏贴”中的炒白芥子会多一些,生白芥子几乎不用或者用得很少。如果生白芥子用的太多,或者生的当成炒的用了,就可能会出现灼伤皮肤的情况。 

在烧伤科也会碰到类似病人。

瑞金医院烧伤科科专家张勤透露,贴三伏贴后,部分人皮肤可能出现红肿,发痒,起水泡等症状。另外,贴敷者皮肤存在易损因素如糖尿病患者皮肤和营养不均衡患者皮肤本身易损害,容易受损引起水泡。

张勤指出,一旦出现皮肤损害市民千万不要听之任之,应该及时到烧伤科或者皮肤科,让专家们根据不同情况及时处理。

二问:为何“三伏贴”治谨慎开展?

李昌植建议,提供“三伏贴”治疗项目的医院和相关机构等在大规模开展治疗前,应在医生自身或者在小规模范围内先试用一下。即使和往年的配伍比例一样,也应试用看看是否会有问题。因为白芥子或者其他刺激性药物的质量有可能不稳定,比如说今年的白芥子炒得不够熟,就可能会对药效产生影响。

此外,近几年贴“三伏贴“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以前没有开展过”三伏贴”治疗的科室也在探索开展这一治疗方法。李昌植提醒,新开展的没有经验的科室,一定要去查阅资料、向已经做过的科室深入学习,防止出现问题。

三问:小孩子最多贴多久?

即使是刺激性比较小的小儿“三伏贴”,也不建议贴的时间过长。“根据各自的药物配伍比例,一般是贴半小时到一个小时,最多不要超过2个小时。此外,三岁以下小儿谨慎使用皮肤刺激性较大的三伏贴,建议专业医生评估后再决定治疗方案。”

如果是第一次贴“三伏贴”的儿童,首次应减少贴的时间,隔一段时间观察下,第二次贴的时候再适当延长一点时间,这样逐步增加时长,让孩子有个慢慢适应的过程。如果第一次就贴很长时间,皮肤一旦破掉,之后就没法再继续贴了。 

四问:三伏贴就是应该贴出泡?

也有网友表示,“三伏贴就是应该贴出泡……”,是这样的吗?

李昌植表示,以前确实有说法是贴出泡或者剂量加大些,这样对顽固性病症的效果会更好些,临床上也有相关反馈。但现在人们对于皮肤、美容等方面要求更高,不太能接受灼伤甚至留下疤痕等,所以目前医院一般是采取折中的方法,贴到皮肤微红、微热即可。

酒精拔罐导致火焰烧伤较以往大幅增加

除了三伏贴,最近一段时间,在上海因为酒精拔罐,导致的火焰烧伤非常多。

张勤告诉记者,酒精拔罐,导致的火焰烧伤较以往有大幅度的增加,每周急诊新增病例78起。

瑞金医院烧伤科周洁护士长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六月某天下午四点天气闷热烦湿,体重200斤的理财经理旺财也顾不上风度,上身一件T恤,再穿一条肥大的沙滩裤,两个肥肥的大手不停唿扇唿扇,穿着丁字拖鞋两腿趴开走在梧桐树下,恨不得每一寸皮肤毛孔都开着透气,这时他去找保健按摩店纤细的老朋友保健师韭莉丫。俯卧在按摩床上,韭莉丫说:“我为你把几个火罐,让你全身湿气都排出来”。正用酒精点火开始在旺财背上放火罐时,旺财突然发出大叫“痛!痛!痛!”……

许多不正规的美容院,操作失误,容易引起酒精打翻,导致酒精燃烧,由于酒精无色,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几乎透明,有时不易察觉。

来瑞金医院就诊的酒精拔罐,导致的火焰烧伤病人,大多数都是颈部肩部,背部,上肢烧伤,烧伤面积约48%深度为Il°~lll°。如果不及时去正规医院治疗,会引起感染,如果烧伤面积更大会引起休克等危险。

如果烧伤后自行乱用药物可能还会引起创面感染,加深创面,也会引起医生对伤情的判断。

这类酒精燃烧火焰烧伤面积都比较大,不能在家自行处理,家里只要做好“冲脱泡盖”几件事,应及时送烧伤专科医院进行治疗。

烧伤专家们透露,寒冷冬季的热水袋低温烫伤过去了,紧接着的是冬病夏治的艾灸治疗导致的低温烫伤高发季节又要来了。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陈里予、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