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打造社区康复“样板中心”!今天首个康复医联体露面,辐射黄浦、长宁、金山

在打浦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瑞金医院康复专家们正在联手打造上海首个家门口的社区康复样板中心,专门为脊髓损伤患者就近康复。

727日,上海首个康复专科医联体瑞金康复专科医联体正式成立:由瑞金医院作为主要技术和管理输出医疗机构,探索构建起覆盖三、二、一级医院的分级康复模式,让各类长期得不到康复资源、困于家庭的城市隐形人在“家门口”得到高标准、同质化康复。

五家医院探索家门口得到专业康复

目前,上海首个康复专科医联体成员单位包括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上海市同仁医院、上海市瑞金康复医院、黄浦区半淞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黄浦区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瑞金医院康复科主任谢青坦言,上海首个康复专科医联体包含市区与远郊的三、二、一级医疗机构。医联体内的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上海市同仁医院分别位于金山、长宁两区,希望高质量的瑞金康复技术能够惠及到金山和长宁两个区域。

而上海市瑞金康复医院、黄浦区半淞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黄浦区打浦桥街道是建立希望探索一条纵向的、深度的可复制的分级康复诊疗模式。 

正在黄浦区打浦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造的上海首个家门口的社区康复样板中心年底将露面,将有50个床位,定位康复亚专科脊髓损伤。今年年末,颈椎腰椎引起的脊髓损伤,椎管肿瘤患者都能在这里得到专业康复。

谢青透露,这个社区康复样板中心是瑞金医院康复专家们设计打造的。由瑞金医院康复医师和治疗师作为社区的管理人员,从床位管理、康复评定和记录、康复治疗单书写、康复治疗区域布置、康复治疗实施、康复目标制定等各方面进行教学和考核。未来在不同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探索不同特色的疾病康复。

未来还将探索互联网居家康复

康复师紧缺,康复床位一床难求,需要康复的人却越来越多。

据统计,全国有12%15%的人口存在康复需求,但康复医疗资源的短缺也是一个现实难题。

记者在瑞金医院门诊大楼7楼康复中心看到,即使是周六,依然有很多中风、骨折等进行理疗等进行康复治疗。

 

谢青告诉记者,瑞金医院康复门诊一年的门诊量突破万次。与此同时,康复关口前移,瑞金医院康复师直接到心胸外科等病床边,在治疗的同时康复就介入给予康复方案。

但是,对于中风等疾病,康复需要较长的周期,不少病人出院后十分茫然,不知何去何从。

“老头子两个礼拜前中风,现在病情是控制住了,可是半边身体瘫痪了。他在家整天情绪低落,自暴自弃,想送去做做康复,可大医院实在排不到床位。这可怎么办?”这是家住黄浦区的李阿姨一家最近最为焦虑的事情。

目前,临床上60%的患者需要神经康复,卒中等疾病易造成患者行动、吞咽、言语、认知等功能障碍,此外,还有骨关节损伤、脊髓损伤等各类由于退行性病变、外伤等导致的康复需求。

“希望以瑞金康复医学专科联合体实现医疗资源合理分配与对医疗体制改革的积极探索。”瑞金医院副院长陈尔真表示,在“大康复、小综合”的理念下,为各类长期得不到康复资源、困于家庭的城市“隐形人口”提供“瑞金技术”的康复医疗服务,真正做到查漏补缺,填补空白。

陈尔真透露,未来这个康复专科医联体还将探索让康复服务真正延伸至家庭,让市民得到居家康复,并在成熟的时机可推出互联网康复服务。

上海市卫健委医政处吴宏处长说,上海正面临着巨大的老龄化压力,截止2018年,全市60岁以上人口占统计人口的33.4%以上,老龄化社会的态势对康复医学的发展提出了巨大的诉求和期望。有了前期康复医院转型带来的良好社会反响,瑞金医院牵头成立的康复专科医联体将整合优质医疗资源,以专科核心病种为纽带,从快速康复到日常常见的慢病康复,真正形成全方位、全周期康复医疗体系,为缓解社会对康复医疗的巨大需求提供了新思路。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陈里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