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突破!肝癌免疫疗法可延长患者生存期,多方倡议构建患者全病程管理体系

肝癌是中国人过早死亡的五大因素之一。

根据WHO估算的数据,2018年中国肝癌的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都占了全球的近一半,且5年生存率在常见癌症中最低,仅为12.1%。

12月7日,在第十七届全国肝癌学术会议召开期间,记者从罗氏制药中国了解到,肝癌领域的一项免疫联合疗法一线治疗III期研究(IMbrave150)结果显示,这一疗法可提高患者总生存期,降低疾病恶化及死亡风险。

大会期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还携手肝癌患者组织,在罗氏制药中国支持下,共同发起提升中国肝癌患者长期生存的倡议,呼吁多方协作共同建立中国肝癌患者全病程管理体系,推进我国肝癌诊疗规范化。

肝细胞癌一线治疗取得重大突破

肝癌常常被称为“癌中之王”,起病隐匿,早期无特异性症状,约80%的肝癌病人首次诊断时已进入晚期,失去根治性手术机会。

“而即使是根治性手术治疗,5年内仍有60-70%病人出现转移和复发,肝癌的高转移和复发特性是影响患者长期生存的主要原因。”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樊嘉表示,“提高患者总生存,是当今中国肝癌治疗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每个医者的初心。”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肝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有了较大提升,但由于肝癌疾病的异质性强等特性,肝癌患者总体长期生存仍不理想。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周俭教授表示,希望肝癌能够像慢性病一样通过规范治疗得到有效控制,让肝癌患者早日实现长期生存。

在刚刚闭幕的欧洲肿瘤内科学会亚洲大会上,肝癌领域的IMbrave150研究结果发布,引起了业内的高度关注。

IMbrave150研究中阿替利珠单抗和贝伐珠单抗联合用药(T+A),不仅显著改善了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的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而且提高了肿瘤的缓解率,疗效超过了以往治疗方案,成为全球首个获得成功的肝癌免疫联合疗法临床III期研究。

罗氏制药中国医学部副总裁李玮介绍说,这是近11年以来,不可切除肝细胞癌一线治疗的重大突破。研究结果显示,与索拉非尼相比,T+A免疫联合疗法可以使患者死亡风险降低42%,同时使得疾病恶化或死亡风险降低41%。此外,在安全性方面,T+A方案的安全性特征与此前单独用药的已知安全性特征一致。

“T+A方案具有里程碑式的临床意义,会为整个肝癌诊疗模式的转变带来深远影响。”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副所长孙惠川教授表示,“十年多来我们首次看到研究数据显示,患者的客观缓解率较当前的标准疗法有显著的提升,使得原本无法手术的肝癌患者可能重新获得手术机会,并有望获得长期生存甚至潜在治愈的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IMbrave 150临床研究的重要参与方,由樊嘉院士领导的中山医院肝癌专家团队及时发现了入组标准中对于中药的限制不符合中国国情,并与该实验的全球临床负责人取得联系,代表中国专家提出了宝贵的临床专业意见,使最终入组条件得以修改,让该免疫联合疗法能够惠及更多的中国患者。

共建患者全病程管理体系 

现如今,肝癌诊疗已经进入综合诊疗时代,精准分期、多学科协作一体化诊疗以及个体化医疗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肝癌的发生发展到终结,是一个长期系统的慢性过程,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全面干涉、全程管理。

据了解,中山医院已经率先在肝癌临床诊疗中引入“患者全病程管理”的理念,采用多学科管理模式为肝癌患者制定最佳的联合诊疗方案,实现局部治疗与全身治疗的结合,以达到改善症状、延长生存甚至治愈的最终目标。

但目前,中国仍然缺乏较为完善的肝癌患者全病程管理体系,因此需要多方协作共同探索。

在第十七届全国肝癌学术会议召开期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携手肝癌患者组织,在罗氏制药中国支持下,共同发起提升中国肝癌患者长期生存的倡议,呼吁多方协作共同建立中国肝癌患者全病程管理体系,推进我国肝癌诊疗规范化,进一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最大程度为患者带来生存获益,实现长期生存的目标。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