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耀路越江隧道(济阳路—长清路)全线贯通,今年三季度有望实现试通车!

随着最后一块洞门砼碎石的凿除,龙耀路隧道(济阳路-长清路)工程北线盾构顺利进洞。至此, 龙耀路隧道实现结构全线贯通。今年三季度,这项工程有望实现试通车。这是记者今天上午从上海城投集团获悉的。

工程示意图
工程示意图

龙耀路越江隧道,西起龙耀路龙吴路交叉口,沿规划龙耀路向东在上海水泥厂北侧过江。隧道下穿耀华玻璃厂码头在浦东登陆,至成山路长清路止,总长约3251米,主线建设规模为双管单层双向四车道。越江工程段(世博会配套部分)建设于2010年4月5日完成,为世博会交通提供了有效保障。

济阳路—长清路段工程于2016年6月29日开工建设,总长度约860米。隧道采用11.58米直径的泥水平衡盾构机掘进,穿越济阳路、济阳公园、济阳新村、济阳二村等范围,分南北两线推进。南线隧道盾构于2019年3月20日始发,7月29日完成进洞;北线隧道盾构于2019年9月13日始发,于2020年1月6日完成进洞,结构贯通。

环境异常复杂施工难度极大

据建设方披露,工程盾构两次下穿济阳路φ2400污水总管、济阳新村、济阳二村正上方6栋6层居民楼及1栋商业建筑,垂直净距最小处仅2.39米,而盾构与楼房夹层土质为软流塑状态,正上方居民楼又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建设的条形基础砖混结构,抗差异沉降能力较差,稍有差池都很可能引起重大安全事故,盾构掘进过程对施工参数要求近乎严苛。

工程下穿居民小区,需两次穿越同一地点6栋住宅楼,涉及居民多,房屋状况不良,绝大多数居民又对工程施工技术本身不够了解,存在担忧,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抱有一定的对立情绪,导致施工、监测等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图为泥水处理设备

实时监控确保“穿越”安全

为保障安全,盾构推进过程中采用三套自动化监测、监控系统,即:房屋自动化监测、盾构三维参数监控及同步注浆监测。三套系统实时将房屋沉降、倾斜、盾构姿态、注浆压力、轴线、同步注浆量、间隙等各项数据实时传入现场监控室,以便及时调整盾构推进参数、控制沉降。

建设者还首次应用泥浆全干化处理技术。在越江隧道施工中首次引入带式压滤干化设备,将废浆转化为可直接外运的渣土,实现了泥浆“零排放”,减少了泥浆车的进出,降低污染,市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保障。

在深基坑工程中,还应用了可移动式施工棚。成山路明挖段建造时,基坑两侧紧邻近十幢6层居民楼。为更好地推进绿色施工,工程特别研发全封闭移动装配式施工棚,采用台车驱动滑动系统,能机动灵活地按需移动,内部加装隔音棉及自动喷雾装置,有效减少了施工尘土、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就这样,通过科学的管控措施,龙耀路越江隧道最终实现了全线结构贯通的重要节点目标,并有望在今年三季度实现试通车。

值得一提的还有,随着上海城市的发展,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穿越居民住宅的情况将会不可避免地越来越多,如何通过科技创新与精细化管理,有效降低社会稳定风险,这项工程的处置方案提供了一个成功案例。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钟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