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只伤人、犬粪扰民怎么办?人大代表建议修订《上海市养犬管理条例》| 两会声音

犬粪扰民、犬只伤人、不文明遛狗……新闻晨报·周到多次报道了不文明养犬行为给市民带来的困扰。在今年的上海两会上,文明养犬也成了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有代表建议,能否加快修订《上海市养犬管理条例》,从制度上解决犬只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违规成本低、执法成本高等问题。

还有代表表示,不仅要提倡文明养犬,更要提倡文明养宠,规范包括饲养狗、猫、鸟、鱼等动物在内的养宠行为。让管理更精细,街区更美丽。

粪便、不文明遛狗困扰社区

作为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谈起文明养犬,市人大代表、金山区妇联副主席(兼)、富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高燕峰对不文明养犬行为给社区带来的问题,感触极深。

■遛狗/资料图

在居民区中,经常可以遇到养宠相关的投诉。

高燕峰说,有的人家一口气收养了几十条狗,狗的叫声此起彼伏困扰邻居。有的人家遛狗不牵绳、不清理狗粪便,导致小区的草坪里不时有狗粪出现。还有人家因养宠产生异味,惹得邻居心里嘀咕。

此外,高燕峰发现,伴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因不文明养犬导致的矛盾又增加了一条:如何处理因动物而产生的垃圾?

正常的处理流程是将狗粪倒入马桶,再将装过狗粪的垃圾袋扔入干垃圾桶。但可能是过程比较麻烦,很多养宠的居民不愿意这样做。

高燕峰说,另一方面,小区中偶尔会遇到流浪动物的尸体,这些尸体如何处理,也困扰着居民区

“不文明养犬,还影响了平安社区的建设。”市人大代表、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许丽萍说。她发现,小区居民集中倒垃圾的时间和养犬居民遛狗的时间互相重合。这导致社区中经常出现养狗的居民和怕狗的居民搭乘同一座电梯的情况。此时,如若养犬居民没能按照规定牵狗绳、为狗带嘴套,就可能出现犬只扰民、伤人的隐患。

事实上,有关不文明遛狗导致的犬只伤人、犬粪扰民的事件屡见报端。2019年7月,新闻晨报就曾报道了一起大型犬伤人事件。而根据晨报记者的走访调查,犬粪扰民的情况更是困扰着多个街区。

■周到君此前报道,图为闵行区一女子被烈性犬咬伤后倒在地上/周到资料图

建议修订《条例》,加强处罚力度

许丽萍认为,想要根治养犬矛盾,应从改变养犬条例“软着陆”的现状入手,加大违法违规养犬的处罚力度,提高不文明行为的实施成本。

根据我们的调研结果,目前在治理不文明养犬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许丽萍解释说,违法行为的处理程序比较复杂,基层执法队伍花费时间过多,执法成本显著高于违法成本,法律威慑力不足等。

她举了个例子:“按照现行法规,未对犬龄满三个月的犬只进行狂犬疫苗免疫接种的,处一千元以下罚款。未为犬只束牵引带、戴嘴套的,处20元以上200元以下的罚款。 对比因被狗咬导致受伤、甚至传染狂犬病的结果,这些惩罚措施明显是过轻的。”

■给泰迪犬打狂犬病疫苗/资料图

许丽萍建议,应以零容忍的态度、高处罚手段,倒逼养犬者履行为犬只进行狂犬免疫、牵狗绳等职责。并增加违规饲养烈性犬只的处罚力度,在对烈性犬只进行收容的基础上,对违规养犬人进行罚款。此外,应简化对不文明养犬行为的执法程序,提升执法效率。

鼓励文明养犬不代表不支持养犬,而是希望通过规范养犬行为,降低因不文明养犬带来的矛盾。

许丽萍指出,规范养犬行为,还有利于预防不良养犬人随意丢弃犬只,降低流浪犬的数量。

应制定条例系统规范养宠行为

除了规范文明养犬行为外,高燕峰还认为,饲养其他宠物的行为也应规范。她指出,伴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饲养的宠物类型越来越多,居民区中不乏出现养猫、养兔子、养金鱼、甚至养猪的业主。

这些宠物同样存在传播疾病、叫声扰民、伤人伤物等问题。她建议,应制定《上海市宠物管理条例》,系统规范养宠行为。

“比如说猫,目前并没有猫需要强制免疫的相关规定。但居民被猫抓伤咬伤,依然会去注射疫苗。居民区中养猫的人又特别多,这就出现了矛盾。” 高燕峰说。在居民区中,猫的叫声也常常是被投诉的对象。

高燕峰建议,应参照《上海市养犬管理条例》,对宠物管理进行完善。

明确宠物管理的主管部门和协调部门的职责,规范养宠行为,明确饲养宠物的手续和流程,对能够传播狂犬病的宠物进行强制免疫。通过阶梯式的免疫收费标准,控制居民区养宠的数量。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张益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