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闭环!杨浦区新设立10家发热哨点门诊,提供辖区居民就地诊疗

眼下,上海新冠肺炎疫情虽逐步稳定,但防输入病例形势依然严峻。为了巩固现有防疫成果,近期,杨浦区新增设了10家发热哨点诊室,分布在杨浦区各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陆续对外开放。

记者从杨浦区卫健委相关人士处获悉,新增设的发热哨点诊室将带给街道辖区内居民更多便利,“如果居民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现有发热症状,将直接由发热哨点门诊对发热患者进行筛查、登记、转诊、跟踪等工作。”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今天下午,记者来到延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探究竟。在延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口,前来问诊的居民排起了长队。

“正好路过,过来配点药。”家住附近的居民王阿姨告诉记者。据了解,自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延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始实行居民分批进入,避免人流聚集的相应措施。

■延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延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于1989年6月,每年为辖区内居民服务37万人次。“阿姨,测量一下体温。”记者在现场看到,每一位患者在进入门诊处之前,都需要先接受护士的体温测量,在出示随申码绿码后方可进入。

■护士正在为患者测量体温

“如果患者检测出的体温高于37.3℃,将被护士引导至相隔不远处的发热哨点诊室。”哨点医生唐医生介绍道。

■发热哨点诊室

■高科技遥控门

记者注意到,发热哨点诊室处有显眼的标识,并由一扇遥控门“把守”。“医生陪同患者到这里后,只需按一下铃,里面当班的医护人员知晓后会开门。”唐医生解释道。

■发热哨点诊室

大门缓缓打开后,外表看似很小的发热哨点诊室的内里却是五脏俱全。 除了诊疗台、诊疗椅、电脑、打印机、电话等常用办公设备外,还设置了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一次性压舌板、二级防护用具等诊疗检查设备,以及医疗废弃物桶、紫外线灯、消毒喷雾设备、快速手消毒等设施。 

■医护人员身着防护服

记者看到,在发热哨点诊室内候诊的医生护士“全副武装”,装戴上了整套防护服。哨点医生唐医生表示,之前在别区有过8年左右的传染病诊疗临床经验,一旁的护士也是有着多年履历的护理人员。

■护士为患者进行抽血取样

■由小窗口把试管交给检验科工作人员

唐医生介绍说,患者在进入到哨点诊室后,首先需要复测体温,“患者走路走热了是常见现象,所以需要复测。”在护士登记个人信息后,交由哨点医生接诊,进行详细询问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调查,“是不是从外地回来的?有没有和发热疑似病人接触……”在医生一系列的“调查”之后,对患者进行抽血取样。记者注意到,在护士对患者进行取样后,会从一旁的小窗口处把试管交由检验科的工作人员,做到全程闭环。十分钟后,患者就可从医生的电脑上获取电子检验报告。

随后,医生根据检验报告进行诊断。如在检验后发现有明确原因引起的发热患者,将给予就地治疗;“如果患者出现不明原因引起的发热,我们将把患者转诊至辖区内设立发热门诊的综合医疗机构进行诊治疗;若出现疑似传染病病例,将第一时间上报上级相关部门,并安排专用车辆移交患者。”唐医生介绍道。转诊后,医护人员将对诊室内相关区域进行全面消毒,并与上级医院保持联动,对患者进行跟踪电话回访。

时间紧,任务急

“我们当时接到市卫健委通知的时候,任务非常急。”延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王丽华说道。随后,王丽华召集中心相关科室负责人进行讨论。讨论中,延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许洁副主任提议能否将全科诊室改建成哨点诊室。经过大家的研究讨论后,决定选用这个方案。

然而,全科门诊仅仅只有15平方米,如何在这么狭小的空间内铺设整套医疗设备成了难题。哨点工作小组再度展开讨论,最终决定设立“三区、两通道”,明确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分设医护、患者通道。诊室出入口与普通门诊分开,避免发热患者与其他患者相交叉。在面临时间紧,任务急的情况下,全体工作人员克服困难,最终将15平方米的全科诊室改建为发热哨点诊室。

记者获悉,接下来,杨浦区内10家发热哨点诊室都将于近期开始启用,以满足眼下上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需求。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张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