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梯有了“智慧大脑”,困人超过1分钟自动报警,维保从定期改为“按需”

电梯困人事故时有发生,救援能否及时尤为重要。现在,上海的电梯有了“智慧大脑”,一旦发生困人事故,即可实现自动报警,大大提高了救援效率。

今天(7日),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获悉,智慧电梯应用场景在上海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平台率先上线运行,全市4万余台加装了远程监测装置的电梯,将解决市民广泛关注的电梯应急处置问题。

电梯困人超1分钟可自动报警

今天上午10点,虹口区东大名路临江大厦一部电梯突发故障,电梯静止不动,人员被困。静止超过一分钟后,电梯轿厢内墙壁上的远程监测装置触发警报,传来维保人员的询问声,问是否发生了电梯故障,并安慰乘客不要紧张,救援人员已经出发,正在前来救援的路上。

同时,在这个远程监控装置的大屏幕上,救援人员还与轿厢内的被困乘客实现了视频通话,进一步了解电梯内的情况。结束对话后,通过屏幕,还能显示救援人员前来事发地点的行进路线,让乘客能够实时看到救援人员的抵达情况。

为何被困乘客还没有求救,电梯就自动报警了呢?

原来,这得益于该部电梯安装的“智慧大脑”。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副处长王志刚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电梯安装远程监测装置和智慧码后,可以实现与市智慧电梯平台串连,充分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将传统的电话求救、人工派单的应急处置方式,转变为自动监测、主动发现。

也就是说,一旦电梯发生各种状况,后台可以自动监测到异常情况,并实现自动报警,自动向维保单位派单,从而大幅缩短电梯应急救援时间,提升应急救援的效率。

另外,维保单位也能通过手机上安装的系统,实时接收到电梯的报警信息。临江大厦电梯维保负责人韩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前发生电梯困人后,主要靠乘客按应急按钮,和小区物业、保安实现三方通话报警,再由物业通知维保单位;而现在发生困人情况后,报警信息会直接发到他们的手机上,压缩了中间的流程环节,使得救援更加高效。

电梯维保从15天定期变为“按需”

智慧电梯应用场景在上海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平台后,在维保方面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取消了原来15天一次的例行维保,在全国率先推出电梯“按需维保”政策。

王志刚介绍,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已发布《关于开展电梯维保方式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推出了电梯“按需维保”模式,这是全国首个省级层面发布的电梯维保模式改革政策,目前已经在全市范围内的电梯开展试点。

实施“按需维保”后,将使电梯维保从原本每15天一次的例行维保,转变为“全天候监测+针对性维保”。电梯维保单位通过安装于电梯上的远程监测装置对电梯日常运行状况进行全天候实时监控,根据电梯运行状况,及时调整电梯维保项目和周期,并进行预防性的维护保养,可以有效减少电梯发生故障的可能。

此次在全市全面开展“按需维保”试点,通过研究制定电梯维保质量和效果的评价指标,乘客最关心的故障率、停梯时间、救援时间等指标将作为电梯维保质量最重要的评判依据,将原本的以维保工作量为主的监督评价体系,转变为以维保质量和效果为主的监督评价体系,引导使用、维保单位从“重维保过程”向“重维保效果”转变。

救援不规范将纳入电梯维保信用评价

此外,智慧电梯应用场景还系统地整合了“上海智慧电梯码”和“电梯公众监督”“上海电梯维保”两个微信小程序等功能,并与市房管局智慧物业系统对接,扩展电梯应急信息来源的同时实现电梯应急处置的快速精准派单、过程信息记录、统计分析评价。

智慧电梯应用场景接入“一网统管”后,市智慧电梯平台的信息将同步推送至“一网统管”平台,在救援人员调度失败或救援人员无法及时完成救援时,将通知故障电梯所在街镇和网格,协调网格内的市场监管所、房办、平安办、居委等相关部门共同处置。

市智慧电梯平台还将对应急处置全过程进行记录和评价,督促电梯维保单位规范救援流程,提高服务质量,防止次生事故的发生。对于应急救援中存在的不规范救援行为进行记录,并纳入电梯维保单位信用评价。

比如:规定电梯现场维保间隔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试点电梯必须配备实时的远程监测装置,并保证持续在线;按需维保情况须上传市智慧电梯平台,保证按需维保过程的可追溯等。此外,发现存在可能影响电梯维保质量的情况,监管部门将及时取消试点单位或试点电梯的试点资格。

市民也可以通过张贴于电梯轿厢内的“上海智慧电梯码”,查询试点电梯的按需维保情况。

下一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将适时公布试点企业名单,并组织开展对试点企业的监督检查和“按需维保”质量的抽查、评估,畅通“按需维保”试点的退出机制,保障电梯“按需维保”的质量安全,确保本市电梯的安全运行。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李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