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防疫指南”之个人卫生篇:这些戴口罩的“危险动作”你做过吗? | 爱申活暖心春

新年倒计时,今年春节如何边过节边防疫?

上海新冠肺炎医疗救治组组长张文宏、上海市疫情防控公共卫生专家吴凡等专家都已经无数次提出,不论是出门拜年吃饭,还是赏花买新年礼物,大家都要给自己穿上一件隐形的防护服:

“防疫三件套”——佩戴口罩、社交距离、个人卫生;

“防护五还要”——口罩还要戴、社交距离还要留、咳嗽喷嚏还要遮、双手还要经常洗、窗户还要尽量开。

这些戴口罩的“危险动作”你做过吗?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今天透露一个信息,从这次本地疫情还原路线和轨迹来看,凡是不好好戴口罩,不好好采取防护措施的人更容易感染了。

护好自己,不忘“戴、洗、距”,首要的就是戴口罩!正确佩戴口罩,记住洁双手、辨正反、严密合、及时换!

戴口罩时很多不经意的小动作,都会使病毒趁机侵袭。晨报记者帮大家梳理几个易被忽视的“危险动作”,帮助减少感染几率。

1.口罩拉到下巴处

戴口罩时间久了,闷得慌,很多人会选择把口罩往下拉,透会儿气;到外面逛街吃东西时,也有人习惯把口罩拉到下巴处。但是这是最糟糕的口罩用法。

2、戴“漏气口罩”

为了防止口罩太闷,一些人戴上口罩后不会去捏紧鼻夹处,故意漏点气;又或者说,有些人总是忽略要去捏紧鼻夹处,觉得没什么关系。

戴口罩时多做两步:按按鼻子,贴紧下巴,越严实越好。

戴上口罩后最好进行气密性检查:吸气,口罩面会有微微塌陷,而在呼气的时候会有鼓起,这说明佩戴口罩气密性是足够的,鼻梁或者两颊漏气的话,需要再调整。

3.没有洗手就摘口罩

口罩朝脸的一面叫“干净面”,朝外的叫“污染面”。戴口罩防疫很重要,不过脱口罩和丢口罩也同样重要,若做错,那口罩就等于白戴了。

脱口罩时若手不小心摸到沾有飞沫之处或口罩表面;然后又用手去拿食物、挖鼻孔和揉眼睛;就等于给病毒机会入侵身体。

如果摘下口罩不洗手就摸口鼻、揉眼睛、摸脸,

也会有很大的风险。在预防传染病侵袭方面,勤洗手和戴口罩几乎同样重要。

4、用过的口罩直接揣口袋或包中?

有的时候,条件允许短暂的摘下口罩,而这临时摘下的口罩应该放在哪里?

口袋和手提包中已经放置过很多东西,里面的细菌可不少,若直接将口罩放进去,很容易使得口罩沾染病原微生物,等再戴时反而容易致病。

建议外出时最好准备一个干净的袋子,把跟鼻子嘴巴接触的那一面往里对折,放入袋中。

若是在家,对于可循环使用的口罩,直接晾在干净的衣架或者墙壁挂钩上即可。

正确洗手的这三个关键词知道吗?

抠抠鼻子、揉揉眼睛、摸摸脸、抓抓头等小动作都是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不经意间常做的。

病毒可以通过手部接触传播。如果你没有勤洗手的习惯,这些小动作则会增加感染风险。

远离病毒,必须牢记——以不变应万变的“继续做好手卫生”!

疾控专家提醒,这些情况一定要洗手:

①外出或者购物回家后;

②乘坐出租车、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后;

③接触过扶手、门柄、电梯按键等公共设施后;

④在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时,如擤鼻涕、打喷嚏后;

⑤抚摸过宠物后、接触过快递后、上完厕所后等;

⑥戴口罩前、摘口罩后。

如何正确洗手呢?

三个关键词一定要记住:肥皂、流水、20秒。

世界卫生组织提示,正确洗手包括“三要素”:洗手时使用流动水冲洗;

使用肥皂或洗手液等清洁用品;洗手时间不少于20秒。因为新冠病毒有脂质包膜,难以被水破坏,而皂液在作用一定时间后可破坏病毒包膜,从而瓦解病毒。所以,洗手需要保持一定时间,充分搓揉不少于20秒。

同时提醒,肥皂应保持清洁和干燥,减少共用,并定期清洗肥皂盒(架),以免成为微生物的“摇篮”。

出门可以随身带一瓶免洗消毒液,及时进行手消毒。

春节去公共场所注意些什么?如何保持安全的社交距离?

“社交距离要留”,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处或室内密闭场所,在公共场所内遵守秩序、避免拥挤,自觉与他人保持社交距离,避免与有呼吸道症状如咳嗽、打喷嚏等的人接触;

节日期间,尽量减少聚集性活动,可以利用视频、电话多交流,感情不会淡。

儿童、孕妇、老人及有慢性病的患者建议尽量少参加聚会聚餐;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人员,应主动避免参加聚集性活动。

什么是咳嗽打喷嚏的正确姿势?

上海市民总体健康素养水平监测发现:只有36%的人掌握了处理咳嗽、打喷嚏的正确方法,有55%的人选择用手直接捂住口鼻这种错误的方式。

什么是咳嗽打喷嚏的正确姿势?

“咳嗽喷嚏要遮”,咳嗽、打喷嚏时尽量避开人,用纸巾或弯曲的手肘遮挡口鼻,防止飞沫四溅,使用后的纸巾立即丢弃并洗手。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陈里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