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四重奏40岁重回诞生之地再出发,85岁恩师带着老照片忆当年

1983年的秋天,4位还在上海音乐学院读书的本科生为了可以在更大的舞台上演出,组成了弦乐四重奏组合,开启了每天5-7小时、每周7天的辛苦排练。

2年后,他们带着磨练过无数次的4首弦乐四重奏作品首次走出国门,远赴英国参加了室内乐领域的顶尖赛事——朴茨茅斯国际四重奏比赛,并惊喜地荣获第二名。在参赛前,为了给组委会报名,他们临时给四人男团取了个简单直接的名字——“上海四重奏”。

后来,他们前往纽约,跟随着多位室内乐的重量级前辈进行了4年的专业训练,并在1987年完成了四人的首次演出,随后便签约经纪公司,从此开启了上海四重奏的全球巡演生涯,载誉无数。

如今,恰逢上海四重奏成立40周年。第一小提琴李伟纲、第二小提琴于翔、中提琴李宏刚和大提琴尼古拉斯·萨瓦拉斯组成的这支四重奏组合重回诞生之地,在上海交响音乐厅带来了上海四重奏成立40周年巡演启程音乐会。

85岁恩师助阵,用一张张老照片话当年

当年的老师丁芷诺如今已经85岁了,演出前她来到音乐厅听排练,时光仿佛一瞬间穿越回了40年前。

4个年轻人正在准备他们走出国门的第一场国际大赛,却面临着“一穷二白”的窘境。没有乐谱,丁芷诺特地从美国的书店里买回来;选择贝多芬的《F大调十六弦乐四重奏》,还是因为唯一这首曲子李伟纲有唱片。“也因为这部作品比较短,以为很容易。后来发觉这是贝多芬去世之前写的,是他这辈子最有哲理的音乐,当时根本没有理解,现在再拉都仍然有难度。”

朴茨茅斯国际四重奏比赛规定选手要拉四首曲子,他们也就正正好准备了4首曲子,苦练了两年,登上了国际大赛的舞台。

第二轮比赛结束之后,丁芷诺得知上海四重奏是那一轮唯一一个得到评委全票通过的组合,非常惊喜。“我吓了一大跳,想着要不要告诉他们,后来决定还是不要,怕他们一下子兴奋,把第三轮拉砸了。”

最终,初出茅庐的上海四重奏用实力说话,赢得了这场比赛的第二名。

1985年 上海四重奏获奖归来,丁芷诺(中)随行

在那个年代,人们对于独奏的重视程度要远高于重奏,四重奏组合的元老成员李宏刚、李伟纲兄弟俩原本也在独奏领域展露过头角,父亲对兄弟二人的“转行”颇为不满。在丁芷诺带到排练厅的一张老照片里,兄弟二人看起来不太高兴,也是因为就在拍照之前,父亲刚和他们为此吵了一架。

1984年 上海音乐学院排练厅

丁芷诺为了让孩子们可以练习他们喜欢的重奏,特地和李父“谈判”,定了一个时间点,在那之前让他们只练独奏,但之后要匀出时间排练重奏,保证全国选拔不出洋相。“我说也不指望他们十几岁的年纪就在那么大的比赛上拿奖,结果李爸爸说怎么就不可能拿奖,我们俩竟然就这样达成了协议。兄弟俩练了两个礼拜,就在全国选拔赛中选上了。”此后才有了那次英国之行和之后的无数荣誉。

对于丁芷诺而言,李宏刚、李伟纲兄弟俩是她看着长大的。“那时候丁老师就住我们家楼下,小时候我们总在她们家外面的院子里玩。而且我们俩都属虎,我就一直喊她‘老虎阿姨’,后来到学校里才慢慢改过来。”李宏刚回忆起小时候,还分享了一个小故事。有一次李父借了丁芷诺的自行车去米店买米,60斤的米自己背回来,却把自行车忘在米店了。“丁老师自己也有点健忘,过了几天才问,自行车去哪儿了。”

新成员加入也已多年,上海四重奏从诞生之地再出发

和李氏兄弟俩比起来,后辈于翔成长在了一个室内乐教育开始有起色的时代。虽然因为独奏成绩不错,也听到过周围人略感可惜的声音,但不想孤单拉琴的他还是在重奏里找到了学习音乐的动力。

“上海四重奏是鲜有的能达到世界水准的华人组合,当我知道上海四重奏的二提琴位置需要新人的时候,作为中国人的责任感油然而生,就放弃了国外的工作回到了国内。上海四重奏40岁,88年出生的我自己都还没到40岁,但作为年轻一代,希望能继续把这份音乐梦想传承下去。”

尼古拉斯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也已经加入上海四重奏二十多年了,是组合里在任时间最长的大提琴手。在他看来,加入这个组合也让他对中国文化和音乐有了更深的理解。“我第一次来中国的时候还是2001年,从最初只是被邀演出,后来开始来到这里工作,过程中我看到了室内乐在中国越来越受欢迎,上海交响乐团甚至也让他们的演奏者演奏室内乐,因为觉得这也对乐队很有帮助。”

40年来,上海四重奏一直游走在西方大师杰作和中国民间音乐以及前卫的当代音乐作品之间,足迹遍布包括林肯中心、纽约卡内基音乐厅、东京三得利音乐厅等世界级各大音乐殿堂,累计演奏了近3000场音乐会,录制过30多张唱片。接下来,他们将要前往广州等地,开启驻场及全国巡演。

“一眨眼的时间,李宏刚都已经60多了,我看着他们长大的。”丁芷诺感慨万千。“时代给他们的使命,都完成得很好。希望中国的室内乐在他们的带动下,能发展得越来越好。”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王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