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教授身兼编剧、作词和导演,用音乐剧讲述苏州河北岸难忘的历史

彩色玻璃窗映照着烛灯肃穆的光,悠扬动听的中国民歌、犹太民歌和爵士金曲相互交织,坐落在上海虹口的摩西会堂宛如化作一艘“诺亚方舟”,载着观众穿梭时空,亲身体验中国人和犹太人在战争离乱中的苏州河北岸同舟共济、震撼心灵的真情相守。  

3月21日至4月9日,关于上海犹太难民的音乐剧《苏州河北岸》将在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摩西会堂实景演出。年过七旬的孙惠柱教授身兼该剧的编剧、作词和导演。
在3月17日举行的发布会上,孙惠柱教授介绍了《苏州河北岸》诞生的缘起:十多年前,他得知一段历史事实,由此写下剧本。“那段历史有很多细节不为中国人所知,也不为世界所熟悉。”而他门下的美国研究生李迈(Michael Leibenluft)恰巧是犹太人,联系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共同促成了演出。

■2015年的剧照

七旬教授坦言,演出选址有深意

孙惠柱教授是50后,对虹口的历史深有了解。为何选在摩西会堂演出?孙惠柱教授坦言,选址有深意: “这地方有味道!”

原来,摩西会堂最初由俄罗斯犹太人于1927年修建,位于今天的虹口区长阳路,是二战期间上海犹太难民聚会和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当年,无处可去的犹太人纷纷来到上海寻求避难所,1933年至1941年,约有2万名犹太难民登陆上海,超过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印度和南非五个国家收留的犹太难民的总和。

2012年春,该剧曾以《苏州河北》的名字首演,成为中国首部描写犹太难民、日本军官和当时上海人在二战时的特殊关系的原创戏剧,场地就选在纪念馆内的摩西会堂。演出场馆虽小,只能容纳六七十个观众席位,但观众反响极佳,此前多轮演出都维持很高的平均上座率。

2020年纪念馆完成扩建后,馆内有了其他演出的场地,但主创团队依然选择在纪念馆内的摩西会堂旧址演出,因为这里具有更强的历史沉浸感。

■摩西会堂旧址

摩西会堂旧址是纪念馆的一个展厅,也是整个故事线上的组成部分,音乐剧《苏州河北岸》把会堂变成了演出场地,让历史建筑焕发出了新的活力。这也非常契合“让文物活起来”的理念,使建筑可阅读变得更具象,得到更生动的体现。

上了年纪的老人对那段历史深有感触

许多犹太人特别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对当年的历史深有感触,被这部戏剧真实独特的视角、跌宕起伏的情节感动,口口相传后慕名而来。故事虽是虚构,处处能照见历史的真实。

孙惠柱还透露,他本人受邀在纽约电影学院授课期间,在校长的邀请下排了该剧的英文版演出。美国制作人莎朗•莱维(Sharon Levy)在墨尔本见过一位曾居住在上海的犹太老人,老人的父亲当年开了一家名为“路易”的犹太咖啡馆,位置就是如今上海商城波特曼酒店的所在。      

■2015年的剧照

经年岁月洗练,观众仍然想念这出戏剧;创作者也不忘初心,不断强化故事的情感内核与文化诉求。

“首版《苏州河北》是话剧,后来加了些年代老歌变成音乐话剧《白马Café》,现在的《苏州河北岸》真正成了以歌舞演故事的音乐剧。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和为贵’,传统艺术中历史最久、地位最高的是讲究‘和’的‘乐’,戏剧则长于以歌舞演故事。”孙惠柱介绍,“《苏州河北岸》这个跨文化戏剧强调的是身处危难之中的爱、友谊和互助——这也是犹太人和上海人在二战中那段历史的真实反映。”

本轮《苏州河北岸》演出以风靡大小剧场的音乐剧形式重新制作,创新表达,让剧目更贴近当下受众审美。演出班底集结了国内优质音乐剧主创团队、沪上人气演员。剧中以一段运用投篮慢动作,营造出梦幻感的双人对唱,暗示主人公松耀和来到咖啡馆的地下党林先生如何接头——两人曾是苏州河畔圣约翰大学的同学。好听好看的音乐舞蹈,让剧中爱情、同窗情、同胞情、姐妹情自然生发,也为观众留下想象空间,探索历史传奇的奥秘。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何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