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申报馆”收到的来信,背后是两位老友的故事 | 上海会客厅

这是关于一位老人给已经终刊的老报纸投稿的故事,这是关于一位传奇诗人叶落归根、魂归故里的故事,这是关于两位热爱文学的老友相识相知的故事……

本期新闻晨报·周到《上海会客厅》节目,我们为你讲述一封寄到申报馆大楼的来信在几经辗转被人收到之后,背后所引出的一段感人故事。

《汉口路》李守白,海派剪纸,2017年创作

申报馆大楼收到一封老人的来信

位于汉口路309号的申报馆大楼是一栋具有百年历史的老建筑,为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单位,大楼内有文化创意类公司入驻办公。在申报馆大楼的THE PRESS是一家由复旦校友众筹创立的文化餐饮品牌,经营西餐及咖啡。前不久,THE PRESS的小伙伴们收到了一封由物业转来的信件。

位于汉口路309号的申报馆大楼

THE PRESS主理人杨本立先生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2009级本科),曾从事过媒体工作,回忆当时收到这封信的情况,他告诉记者:

当时这封信给到我们的感觉首先是非常穿越,因为信封上写的收件地址是“汉口路309号”,收件人是“《申报》编辑部的同志们收”,信件历经一年辗转,最终到了我们手上,仿佛是一件穿越时空的礼物;其次,我们在看到这封全部手写的长信的内容之后,非常感动,这封信讲述了作者所熟悉的一位老友其一生的故事,一直写到这位老友叶落归根。

THE PRESS收到了一封由物业转来的读者来信

对于这封信为何转到THE PRESS,杨本立告诉记者:“其实申报馆大楼内有多家公司,可能物业方觉得THE PRESS是这栋建筑里面一直都在介绍和传播申报馆大楼和《申报》文化历史的,所以最终把这封信转给了我们。而我们也怀揣着期待的心情开启了这封特别来信,信很长,但字字如珠玑,将一位诗人的传奇一生重现于纸上。在有温度的信笺上写下的那些文字,一下子将人带回了那个年代。”

记者拿到了这封来信的扫描件,读后为文字内容所感动,按照李景涵在来信《钟鼎文传略》一文当中的叙述:

1914年4月,钟鼎文生于舒城,父在安庆业律师,母居家乡务农桑,敦睦相邻,治家甚严。留学日本期间,他在大学读哲学系,兼任《申报》驻日本特派员。从日本学成回国之后创办《天下日报》并任总编辑,特邀艾青主编副刊。1949年去台湾之后,钟鼎文开展新诗运动,举办新诗研究班,培养青年诗人,被称为台湾新诗运动的推手。1969年,第一届世界诗人大会颁给他桂冠奖、金质奖及纪念金牌;1973年,第二届世界诗人大会推选他为会长,他个人参与并举办了14次世界诗人大会……

李景涵在来信《钟鼎文传略》(第1页)

钟鼎文思乡思国,“午夜里,越洋的远梦初回……” 乘尼泊尔航空经过珠峰时,他呼唤祖国,“中国!中国!中国!我亲爱的母亲……” 1995年9月,钟鼎文回安徽舒城省亲祭祖,受到家乡政府和亲友们的热情接待,心情十分激动。他说,世界上再好的地方,去过就去过了,从不入梦,唯有故乡常常入梦。2012年8月,钟鼎文归西,安葬于故乡舒城春秋山陵园。钟鼎文生前曾创作《留言》一诗,诗曰:让我将我不朽的爱,留给世界,将我难忘的恨,带进坟茔……

杨本立告诉记者,他和小伙伴们读完来信,心中满是敬佩与激动,他们因信件内容当中提到的这位诗人竟与当年的申报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钟鼎文在日本留学期间兼任《申报》驻日本特派员)而感到兴奋,又被信尾手写的长长表格(钟鼎文主持的14次世界诗人大会简况表)而深深震撼。杨本立请小伙伴对信件内容进行了誊录校对,并将文字内容刊发于5月12日的THE PRESS公众号上。

钟鼎文主持的14次世界诗人大会简况表(第8页)

餐厅快递回信,老人去世未能收到

“李景涵老师投稿于报刊,是希望让钟鼎文这位在故乡鲜为人知的诗人可以为我们所知。”杨本立和小伙伴们决定给这位远在安徽舒城的李景涵老人写一封回信,信件随上一份小小心意——餐厅八周年的伴手礼(因为4月30日是餐厅在申报馆大楼开业8周年纪念日)一同寄出。

在5月9日的回信中,杨本立和小伙伴们这样写道:

我们的餐厅叫THE PRESS,也就是新闻/媒体的意思,从名字的选择您可能也可以瞥见,我们对于这栋报业文化摇篮般的历史建筑,是有很多尊重和敬意的,在我们的餐厅里也陈列着很多与《申报》历史相关的刊物、照片,甚而在我们的菜单里都穿插着许多对《申报》、申报馆大楼的介绍,希望有更多人可以知道这份报纸曾经的故事,了解这栋建筑的底蕴之所在。我们也非常欢迎您,如果来到上海,到餐厅来坐坐。(节选部分内容)

THE PRESS通过快递发出给李景涵老人的回信

按理说,故事到这里应该已经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不过,5月12日晚上8点多,当记者向THE PRESS询问反馈情况时,得到的回复却是“我们给李景涵先生寄出了快递(回信和伴手礼),但是快递员没联系上他。”

那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在重要采访对象线索中断的情况下,为了解《申报》的相关历史,记者联系到上海报业集团曾参与编写《上海市志·报业卷》《上海市级专志·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志》的王健先生。当记者提到写信人是安徽舒城县委统战部的退休干部李景涵时,老家也在安徽舒城的王健在电话中激动地告诉记者:“我认识李景涵,李景涵先生就是我的老师啊!”

原来,王健在安徽读小学时,李景涵就是他的老师。王健还记得多年之前与老师见面聊天时,李景涵曾提到过同为安徽舒城人的钟鼎文先生,因此他对钟鼎文的情况也略知一二,知道这位同乡是台湾著名的新诗人。

当晚,王健与李景涵的家属取得了联系。5月13日,他告诉记者一个非常令人遗憾的消息,李景涵老师已经于今年1月15日因病去世,享年83岁,他已无法收到上海的回信了。

王健将李景涵女儿的电话告诉了记者,记者又转发给了THE PRESS。5月21日,当记者再次联系THE PRESS时,工作人员表示:“我们将联系方式换成李老女儿的电话之后,显示快件已经签收了。”

《申报》是近代中国最有影响的报纸

对于许多老上海来说,“申报纸”代表着报纸的俗称。记者在工作当中,有时出于报道的需要,也会通过数据库查询《申报》相关版面资料来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

那么,《申报》究竟是一份怎样的报纸呢?记者向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了解《申报》的相关历史情况,根据《上海新闻志》(2000年,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中的介绍:

《申报》是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有广泛影响的报纸。原名《申江新报》,1872年4月30日(清同治11年3月23日)创刊。创办者为英国商人安纳斯脱·美查,1909年,产权转为中国人所有,1912年,由张謇、赵竹君、应德闳、史量才、陈冷等五人合股经营。后张謇等退出,由史量才独资经营,自任总经理。

   1872年4月30日,《申报》创刊  

史量才主持《申报》后,锐意报业改革,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申报纸”一词几乎成为所有报纸的代名词,可见影响之大。到民国初期,《申报》已是全国性的一张大报,但报馆简陋的房屋设施没有得到改善。史量才请了上海第一流的建筑师设计新报馆,在当时的汉口路山东路口(今汉口路309号)选址动工兴建,并在1918年建成,当年10月迁入新址。大楼按报纸工作流程设计建造,编辑业务、营业广告和排字浇铸、照相制版及生活卫生设施一应俱全,底层还有印刷厂。这在当时的上海以至中国新闻界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

1918年建成后的申报馆为五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

此外,《申报·自由谈》是上世纪30年代上海最有影响的报纸副刊,鲁迅、茅盾、巴金、老舍、周扬、胡风等一大批作家参加撰稿,其中鲁迅在两年内发表的杂文就有143篇,形成了报纸杂文的全盛时代。

 1940年代上海老地图中标注的申报馆位置

《申报》还办有《申报月刊》、《申报周刊》、《申报年鉴》,申报文化补习学校、申报流通图书馆等为读者服务的社会公益事业,在社会上有广泛影响。

1949年5月27日,《申报》出版了最后一期报纸

1949年5月27日,前后发行时间长达78年的《申报》终刊,申报馆转为解放日报社使用,这幢建筑迎来了历史新篇章;5月28日,在上海解放后的第一天,散发着油墨清香的《解放日报》(当时作为中共中央华东局机关报和中共上海市委机关报) 的创刊号在此出版。1994年5月,解放日报大厦投入使用,解放日报社离开申报馆并搬入新大楼办公。1997年,汉口路309号建筑被批准更名为申报馆大楼。

家属回忆:两位老人缘何与成为朋友

李景涵先生的外孙女张晶在北京工作,在她的记忆当中,外公生前喜爱写作,笔耕不辍,而且经常会给报社投稿。关于外公与钟鼎文先生的这段交集,她本人并不清楚,在近日电话询问了外婆,同时查询一些过往外公记录的材料之后,才对这段历史有了大致的了解:

外公1984年至2000年间在舒城县委统战部及台办工作,钟鼎文先生是舒城旅台同乡会首任会长,他热心家乡,经常联络。钟先生的表侄胡广益当时曾在六安市海外联谊会、台胞台属联谊会当会长,因此也与外公工作有交集。上世纪90年代,外公和钟先生有书信往来。

1991年,钟先生在北京参加艾青作品国际研讨会,当时安徽水灾,因水灾他未返乡。返回台湾后,他有一批赈灾物资运到合肥,并在水灾过后,派他在美国经商的小儿子邀台湾医药企业往返家乡舒城考察六趟,欲在舒城南港镇筹建药厂。1995年,钟先生受合肥市委邀请,首次从台湾来安徽作文化艺术交流,5月份回舒城探亲访友、祭扫父母,当时由县委统战部、台办做接待工作,因此他此后在返乡期间与外公有比较多的接触。钟先生曾打算将所藏文稿、纪念品及世界各国当代诗友所赠著作捐回家乡,本想捐给舒城图书馆,后由安徽大学接收。

钟先生赴台后在报社工作,喜爱写诗。而外公喜爱文学创作,曾在《江淮文艺》编辑部工作,后来调回县委统战部工作,他们有文学和历史方面的共同话题,因而成为朋友。

张晶告诉记者,“外公生前的个人照片,目前留下比较少,基本都是他以前出差旅游时拍摄的照片和聚会留念照片;餐厅给外公的那封回信,外婆按照当地旧俗已经烧给了外公。”

李景涵先生1995年7月拍摄的照片,当时在重庆至宜昌的船上
李景涵先生读书笔记手稿

当张晶看到记者近日新拍摄的申报馆大楼外景及一楼内部照片时,她表示,“之前我也来过上海好多次,但可惜没有来过申报馆大楼。好巧有这样的机遇认识这家餐厅,他们也好用心,真的感动,下次来上海一定要去看看!”

5月27日下午,记者从THE PRESS方面获悉,餐厅已经购买了画框,请师傅将李景涵老人来信进行了装裱,在近期会将这封来信收藏并陈列于店内。

一个多世纪之前,山东路、福州路、汉口路、九江路一带曾是中国的报业和出版业的中心;除了《申报》外,《新闻报》《神州日报》《时事新报》《民国日报》等多家新闻机构的报馆也在此设立,山东中路自福州路至南京东路一段,当时被称为报馆街,即许多文化人非常熟悉的望平街。1916年中华书局总店建在河南路福州路上,随后一批出版机构包括商务印书馆、世界书局、大东书局、开明书店等纷纷在此设店。在即将正式开馆的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主题馆巨型大屏还原了当时的书馆、报馆一条街,再现了这段历史。

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主题馆巨型大屏还原了当时的书馆、报馆一条街

“105岁的申报馆大楼”装载着历史,承载着记忆,给后人留下了一部 “中国近现代史大书”。相信在未来,它还会为我们书写着新的时代故事!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严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