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校,乡村振兴,如何划等号?一份因盛泽烧卖而生的课题报告书有了点滴收获

4个中学生,14天夏校经历,居然是为一个小小的盛泽烧卖设计一个盛泽烧卖博物馆,居然还写就了一份44页的《成果展》。在盛泽当地家家都卖、人人都吃的烧卖,是怎么和夏校关联上了呢?

这不是一份简单的涉及博物馆内部与外部空间设计,形象设计和衍生产品以及营销方式等板块的报告书,其中还诞生了专为盛泽烧卖博物馆绘就的IP设计稿、烧卖IP人偶设计以及专属本次夏校的海报。

这个名为“盛泽烧卖博物馆夏校”是如何诞生的?在此次夏校的规划人张文轩看来:

由乡村振兴生发的夏校,只要主题和规划设计契合,这样的形式今后值得多多尝试,完全可以成为乡村振兴的一种新模式,因其完全见证了乡村振兴实现的每一个环节和目标——吸引年轻人走入乡村、了解乡村、再将乡村所见所闻进行传播并最终实现反哺乡村。”

从乡村社会设计师、前江村乡村振兴总顾问到白相里品牌创始人,张文轩还担当了夏校的带队、指导老师,带着孩子们沉浸在这个特别课题的夏校里,不仅仅是让孩子们深度体验、调研吴江乡镇文化、经济,更是明确了以“盛泽烧卖博物馆”为载体,激发孩子们输出烧卖博物馆产品开发、文化研究、空间设计、IP创造、营销传播等全套方案。

先来看看这个14天“盛泽烧卖博物馆夏校”的日程安排吧!从6月26日至7月9日共计走访盛泽三家丝绸企业、参观学习费孝通纪念馆、杭州民艺研究中心和嘉兴粽子博物馆,居然还要采访N家盛泽烧卖店,最终的《夏校成果展》放在了盛泽蚕花里广场举办,最奇妙的是,孩子们的方案还要和本地居民互动。

如此接地气的夏校,真的是实践了张文轩对乡村振兴的理解——以文化、美食带动地方、区域性发展乃至品牌提升,让孩子们吃住在农村,深耕在地内容,才是乡村振兴的新尝试。  

制定了很好的夏校规划。从最开始走访盛泽烧卖博物馆毛坯房,到烧卖店的采访和调研,到探访三家当地丝绸企业,再到嘉兴的粽子博物馆、杭州的自然造物,我们获得了十分宝贵的运营策略,给了我们初步的博物馆设计和营销灵感。”

其实,孩子们从中的收获早已超越了夏校规划之初的设定,用心成就更多。

“盛泽烧卖形状如石榴花,可设计头戴石榴花;图案设计则参考师俭堂木门框上的祥云纹,或可变更为中国传统纹样中的寿桃纹、石榴纹、冰梅纹等”
“可能的周边产品:盲盒、玩偶”
“烧卖很适合当成人偶的脸蛋,上面的褶子当成头发头饰;剩下部分则可以设计成传统丝绸作为装饰,主体衬托烧卖这颗大大的脑袋”……

就这样,这颗人人口中好吃的盛泽烧卖有了自己的IP形象、自己的人偶和IP设计稿。

在孩子们用心为盛泽烧卖绘就的这些设计稿中,无不体现了这14天他们从深耕在地文化中得到的启迪。无论是以“盛泽烧卖只只如花”作为核心设计理念,将烧卖顶部作为花朵的形状加入盛泽的传统文化元素,通过小满戏的戏服以及妆容来展现盛泽特色风情的IP,还是将潦草拼接的人偶形象层层叠在一起,像极了一笼笼烧卖的人偶……

2022年11月敲定由白相里张文轩团队设计和运营盛泽蚕花里历史风貌街区城镇更新项目。在蚕花里历史风貌街区里,不仅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先蚕祠、晟明桥和带福桥等名胜古迹,还同时拥有苏州市级非遗小满戏,盛泽烧卖博物馆也是规划中的一个重头戏。

用夏校的形式吸引孩子们,跳出他们熟悉的都市生活,在他们陌生的乡村场景中设计需要完成的课题。引领孩子们深入了解调研,不仅仅是场景的转换,更要增强他们与在地文化、在地人的多元互动,最终实现夏校与乡村振兴的联动,也是完成孩子们在乡村—学校—城市这三个场景中的切换和连接。或许也能给出夏校如何赋能乡村振兴的些许启示吧!”

织云绣锦,小满盛泽。钟情于乡村振兴的张文轩在转场盛泽蚕花里历史风貌街区后,寄望于用夏校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乡村振兴,看到中国地区发展的多样性,挖掘乡村文化的丰富内涵,提升盛泽蚕花里历史风貌街区这个文旅项目的知名度,最终更新乡村振兴的可实践方案。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陶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