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银、企、学、研”四方合作效应,安泰金融与发展论坛引导金融支持现代服务业生态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在经济复苏的大趋势之下,金融如何助力实体经济令人关注。为促进小微市场主体全面复苏和创新发展,更好激发市场活力和内生发展动力,11月12日下午,“安泰•问政”系列论坛之金融与发展论坛暨中国工商银行“走万企 提信心 优服务”活动,暨民建金融大讲堂活动在沪举办。活动发挥“银、企、学、研”四方合作效应,引导金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旨在有效打造“学术-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回归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本源。

 

陆铭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民建上海市副主委陆铭作题为“地方政府债务与金融改革:统一货币区的视角”的演讲时指出,地方政府债问题主要源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劳动生产率不高以及人口流动不畅等。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往往通过借债来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福利支出,但这种债务增长并不可持续。要解决地方政府债问题需从几方面着手:首先,通过劳动力流动来提高欠发达地区的竞争力,从而减少财政负担;其次,充分发挥城市群和都市圈的集聚效应,促进资源配置效率提高;最后,进行金融改革,调整央地关系,依靠市场机制来约束地方政府的举债行为。“随着人口流动,地区间人均GDP差距将逐渐缩小,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他说,线上经济与线下经济是互补关系,线上经济的发展并没有取代线下经济,反而在服务业中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

潘英丽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潘英丽演讲题目是“普惠与产业的宽基础发展”。她认为,中国经济过去过度依赖投资和外部市场,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无法满足内需。实现内循环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调整资源配置,从14亿老百姓的需求出发重新配置资源,以满足内需。其次,关注重资产行业的去产能、去杠杆要求,以减轻经济压力。此外,还需要关注金融结构、行政体制、土地政策等问题。“内循环的核心是劳动市场的循环,有效率的企业应该创造就业岗位,增加家庭收入,家庭完成人力资本积累,适应产业发展需求。金融中介在内循环中起到核心作用,需要发现和培育优秀企业,提供优质金融资产。”她提到,中国经济需要关注结构性问题,如第二产业就业占比下降、人口结构变化等;应该关注宽基础产业的发展,如大农业和消费服务业,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解决就业问题。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特聘教授钟宁桦作题为“城投债务与一揽子化债方案”的演讲时表示:中国地方国企债中城投债占一半,非城投债占另一半。一揽子化债方案包括债务置换、债务展期和城投转型。债务置换分为置换给高级别主体、置换给金融机构和置换给中央政府三类;债务展期是以时间换空间,降低短期还款压力;城投转型包括从建设型公司转型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运营型公司。他认为,债务置换可能导致道德风险,但政府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防范。同时由于债务展期可能对银行资产造成损害,因此不能大规模进行。

金融与发展论坛结束后,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发布《金融支持现代服务业行动方案》,通过不断打通产业链各个环节,实现业务整合,深度开展与各类连锁服务业多场景的深入合作,打造现代服务业生态圈。该行还分别与物流运输、餐饮、住宿、家政服务、电商平台等现代服务业代表企业,如韵达股份、长三角智慧冷链联盟、小红书、饿了么、华住酒店集团、锦江国际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首旅如家、上海亚朵商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家庭服务业行业协会、上海悦管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共同推进高质量发展。该行将通过不断优化资金供给结构、盘活优势资源、努力将普惠金融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做深、做透、做宽、做广。

当天,该行还与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启动“金融大数据实验室项目”签约,结合双方发展需要,以开展课题研究的方式合作建立“金融大数据实验室”,共同探索现代服务业发展路径,赋能普惠金融产品研发实施,打造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服务现代服务业生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