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特刊“海上花”①| 沪语的诗 时代的歌 导演的梦

2012年年底《繁花》书稿定稿时,金宇澄先生在文后的跋中写了这么一段话:在国民通晓北方语的今日,用《繁花》的内涵与样式,通融一种微弱的文字信息,会是怎样。

“会是怎样”的后面跟的是“句号”,而不是“问号”,似乎可以判断,金老先生对这部沪语语境下的作品,最终能形成的“通融感”,是有信心的。

2023年末、2024年初,电视剧《繁花》的火爆热播及形成的各种社会效应已经无需多言,全部30集放完,较得人心的评价是:这是我这辈子看得最长的电影。开局阶段曾发生短暂争论的书迷和剧迷不得不承认:我们吵早了,吵错了。

沪语与普通话的交织,为这部剧增添了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底蕴,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的上海,感受那繁华背后的悲欢离合。

上海一直是繁华与梦想的代名词。王家卫镜头下的《繁花》巧妙捕捉到了这座城市的精髓。通过细腻的画面和地道的方言,成功还原了上海的历史风貌,让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与剧中的人物一同经历那些喜怒哀乐。

方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情感的纽带。《繁花》中的沪语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形式,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它传递出上海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展现了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与此同时,普通话的融入也为该剧增添了更广泛的受众群体,使得不同地区的观众都能领略到上海的风采。

时代情境是《繁花》引爆大众情绪的雷管。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社会经历巨大变革。剧中通过展现这一时期上海的变迁,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无论是物质生活的丰富还是思想观念的变革,都在这部剧中得到了深刻体现。

有人说《繁花》是又一部《上海滩》,我非常不同意这种说法,区别就在于,看《上海滩》时,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看的是电视剧,看《繁花》时,你会觉得自己在看邻里,在看某个故交亲朋,甚至就是在看曾经的自己。

90岁的老艺术家游本昌在拍完某场戏之后,情绪迟迟走不出来,那个场景被片方剪辑成了花絮,在短视频平台播放量惊人。大多数观众看完《繁花》之后,其实也是那种情绪,对,就是三个字:走不出。

剧情中,每个人物被饱满刻画,写满兴奋的脸、藏着躁动的心,“搏一搏,单车变摩托”,呼吸着填充了“时代荷尔蒙”的空气,不知疲倦。这就是时代的歌。

王家卫对上海有着深厚的情感,他的童年时代在上海度过。剧集刚开播时,他说,希望看过原著不过瘾的人,再来看看片子;看完片子不过瘾的人,再去看看原著。

完全按照原著来拍,那就不是王家卫;完全按照王家卫的风格来拍,那也不是《繁花》。

一帧帧画面追求完美,这是王家卫;30集用57首经典老歌做插曲,这也是王家卫。从解构导演的内心来说,(当然,我们其实没有水平解构,就是猜一猜),他其实是通过《繁花》将自己的情怀、自己对于人生的理解融入其中,叙事的逻辑、时代的记忆、做人的尺度、做事的规矩,甚至谈恋爱的方法……

当一个35岁的导演说要拍“人生”的时候,最后拍出来的很可能还是电视剧;而当65岁的王家卫说要拍自己第一部电视剧的时候,最后拍出来的很可能是“人生”。毕生绝学发力在一掌,推向你胸膛,侬讲,哪个观众吃得消。

总的来说,《繁花》通过细腻的呈现、地道的方言、丰富的时代情境、导演的情怀和鲜活的人物形象,展现了这座城市的繁华与变迁。对于那些曾经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这部剧无疑是一次美好的回忆;而对于年轻人来说,它则是一次了解历史和文化的机会。

在《繁花》剧集首播完毕后,我们策划深度解读的特刊专版,旨在解答剧情之外一些疑惑,比如,为什么是《繁花》、为什么《繁花》这样的作品最终会诞生在上海、上海对影视行业生态的建设做了哪些努力、剧集的内核是教方言还是讲规矩、每一个角色的选取是讲名气还是重轨迹。当一个个能解答这些疑惑的细节都呈现后,我们觉得,每个人追索的关于“城市精神”和“时代发展”的答案,会自然而然,从风中转化到心中。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黄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