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老朋友”即将离开淮海路!被市民亲切称为徐中心,还有一栋老洋房建筑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以下简称徐中心)是一家拥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三级综合性医院,地处淮海中路闹市之中。1月14日上午,医院发布搬迁通知,宣布门诊(不含干保门诊、互联网医院)、急诊(含发热门诊、犬伤门诊)将于2024年1月15日零点起关闭,住院部同步暂停收治。

本期新闻晨报·周到《上海会客厅》节目,我们前往即将离开淮海路的徐中心,用镜头记录下当天门急诊的历史画面,探寻这家医院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并采访部分文化界人士。

《上海会客厅》节目

对于住在徐汇的市民来说,徐中心交通便利,可以说是他们家门口的老朋友。在海派收藏家范基农先生看来,徐中心地处陕西南路淮海中路繁华地段,多条地铁及公交线路可达,而且该院配备的药也较多:

从参加工作不用去定点医院改到这里看病算起,大约三十余年。即便是我后来搬到闵行住,仍一直去徐中心看病开药,就不去三甲医院轧闹猛(沪语:凑热闹)了。

徐中心地处淮海中路繁华地段(沈国栋1月14日拍摄)

在上海作家孔明珠看来:

徐中心离单位近,交通便利,而且看病的病人比三甲医院少,一般都是本地居民。在社区医院还不那么普及时,附近单位职工或居民都选择来徐中心,不是疑难杂症就化验配药什么,方便解决,还有普通体检也选择此地。我自己急诊、小手术、被猫狗咬伤打疫苗等也去徐中心。

即将于1月15日零点起关闭的急诊区域张贴了搬迁通知(陈征1月14日晚上拍摄)

范基农的母亲家在徐中心附近,而他陪母亲去医院看病已经有几十年了:

徐中心因离我母亲家不远,所以我常陪我母亲去看病。我母亲常膝盖痛,那里有个张银网医生看骨关节专家门诊,每次母亲膝盖痛就去看张医生门诊,当场注射一种药水到关节内,疼痛就可缓解一段时间。母亲长期患有房颤,她就看心内科赵莉芳医生,跟着她一看也是好多年,目前房颤是老毛病,因年龄已高评估下来不适手术除颤,全靠赵医生给她每次调整用药得以基本控制。去年母亲心衰加白肺,二次120抢救,都是送徐中心,收入心内科病房,我记得赵医生用了一种大蒜液,加上其他药物治疗,效果很好,所以我母亲和家人对徐中心医生一直心存感激。

范基农告诉记者:“徐中心现在的行政楼是一幢近百年历史的老洋房,以前是虹桥疗养院,因喜欢老房子,我也数次去拍照。”

1月14日当天,记者乘坐地铁1号线前往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在陕西南路站的站台相关交通示意图上,记者发现有徐中心与上海虹桥疗养院旧址的标注。

上海地铁站台内的相关示意图

在医院保安的指引下,记者找到了5号楼也就是行政楼,铭牌上面写着“上海虹桥疗养院旧址”。该建筑属于徐汇区文物保护单位为假四层砖混结构,装饰艺术派风格,布局对称。

据悉,上海虹桥疗养院由社会名流丁福保、丁惠康父子筹建,丁福保为我国防痨界一位先驱,而丁惠康是著名医学专家。1934年,虹桥疗养院竣工,包括一栋4层主楼和一栋1层副楼,院址坐落于虹桥路。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后,虹桥疗养院被迫停业,1938年,该院迁入淮海中路966号内继续开业。解放战争期间,民盟领导人张澜、罗隆基曾被国民党政府软禁于此,经中共地下党全力营救才得以脱险。因此,这幢小楼也成为民盟与共产党风雨同舟、肝胆相照的见证地。

“上海虹桥疗养院旧址”

那么,虹桥疗养院最初建成时是什么样子呢?作为长期从事海派文献研究的专业人士,闵行区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孙莺查阅了不少相关资料,她发现虹桥疗养院的开业广告是1934年,而之前在虹桥路的建筑格局与今天淮海路的老建筑很不一样。

按照医院简介,1958年上海虹桥疗养院与怡和医院合并,命名为上海市淮海医院,1961年正式改名为上海市徐汇区中心。也就是如今市民简称的“徐中心”。

徐中心拥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

上午在门诊大厅,患者和家属排队挂号,一切如常。不少来看病的市民已经获悉医院即将搬迁的消息,一位老人告诉记者,以后准备去邮电医院或街道看病。记者前往病房区域,发现住院部仍然井然有序,病人家属进进出出,似乎并未受到医院搬迁影响。据相关媒体报道,现有住院病人将在医院继续治疗直到出院或妥善安置。

晚上8点过后,医院门诊大厅和急诊区域的患者和家属已经明显减少。

根据此前的规划图显示,新医院位于植物园西侧(龙川北路),用地面积约5.3万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11.84万平方米,地下8.3万平方米,总规模20.14万平方米。整体分为医疗中心、综合楼、科研楼及传染病大楼。建成后的新医院,将成为徐汇三级医疗网络中最大的医疗共同体,该项目由著名的Perkins&Will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

各位市民朋友,侬去过徐中心这所医院伐?欢迎在读者评论当中留言。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严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