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景传韵”师生作品展亮相-看梅景后人如何传承创新

“梅景传韵”师生作品展于3月17日至5月5日在张渊艺术馆举办。展览由上海书画院、闵行区文旅局作为指导单位,闵行区莘庄镇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中心主办,周浦画院为支持单位。展览展出了张守成、张渊、顾潜馨、王明祥、马军、顾炫、陆曙光的精品山水、花鸟作品65件,展示了“梅景”一派的书画艺术传承之力。

“梅影书屋”是海派画家和收藏家吴湖帆先生和他妻子潘静淑的书斋名,也是1940年代上海著名的文化沙龙。

吴湖帆夫妇都爱梅花,他们收藏有两件珍贵文物宋代《汤淑雅梅花双爵图》和宋刻印版《梅花喜神谱》,两件宝物的汇聚使“梅影书屋”得以诞生。

“梅影书屋”的“影”字是寄情用语,喻示了吴湖帆夫妇形影不离。在古文中,“景”与“影”通用,1939年潘静淑病逝后,吴湖帆便不再用“影”字题写斋名而改用“景”字了。

此次“梅景传韵”展的参展艺术家几乎都画过梅花题材作品,展览中,梅景书屋第四代传人顾炫的《雪堆遍满四山中》,将梅花的表现手法重新演绎,更为丰富的肌理效果和色彩演绎,更符合当下年轻观众的视觉感受;同时,作品又不失传统勾线填色的经典技法。通过一件作品,也展现了梅景后人对梅花题材的深度思考和文化传承。

“梅景书屋”主人吴湖帆先生曾经执上海画坛之牛耳,是一位集绘画、书法、鉴赏、收藏、诗词研究于一身的标志性文化人物。

“梅景书屋”第二代传人陆抑非、王季迁、徐邦达、朱梅村、俞子才、张守成等六人传承了中国书画学术的精髓。而后,“梅景书屋”又有了第三、第四代传人,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道路上继续探索发展。

画家顾潜馨回忆恩师张守成时说,老师对我一直是非常鼓励。我1972年开始跟着老师学习,经常是老师画,我就在旁边看,老师画完一张课徒稿,我就要回去临10张,再带去给老师点评,老师往往会给与我很多的肯定。有时候学习到了中午吃饭时间,老师一定要留我吃饭,怕我拘束,特地单独给我盛一份菜,还说“要吃掉,不能浪费。”

1980年代初举办吴湖帆师生展的时候,张守成先生还把当时年轻的顾潜馨的优秀作业拿去一起展出,为的就是增加年轻人的信心。如今“梅景传韵”,顾潜馨也希望通过这个展览,让梅景一门的艺术传承下去,给年轻人更多的机会和自信。

谈及如何传承时,顾潜馨说,传统不能丢,但一定要吸收新东西,后人不能停留在前人的基础上,不能墨守成规,一成不变,一定要吸收新的画风,包括很多新的技术手段。

“梅景传韵”师生作品展

展览时间:

2024年3月17日——5月5日

展览地点:

张渊艺术馆

(上海市闵行区七莘路305号2楼)

文/晨报记者 詹 皓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詹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