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危重症一体化诊疗”如何造福患者?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打破学科壁垒,医疗服务流程“无缝连接”

为进一步推进区域性医疗中心学科建设和发展,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成效,4月12日,“区域性医疗中心急诊学科高质量发展学术会议暨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揭牌仪式”于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举办。

记者了解到,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急危重症一体化诊疗能力提升建设项目”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不仅标志着医院自身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也可能对闵行乃至上海的区域医疗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有助于构建更加均衡、高效、创新的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一体化诊疗能力”如何切实造福患者?对此,记者采访了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副院长、急诊科主任孙克玉。

孙克玉表示,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医院,意味着该院在特定专科领域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通过建立更紧密的医疗联盟或合作网络,可以促进区域内外优质医疗资源的流动和整合,实现医疗资源特别是高端医疗资源的共享。

另外,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所属医院通常具备更强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应急医疗响应能力,对于提高区域内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控制和处理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体化诊疗模式!打破学科壁垒,缩短患者就诊时间

“急危重症一体化诊疗能力提升建设项目”对于患者来说,意味着能够享受到更为快速、全面、连续和个性化的医疗服务,显著提升就诊体验和治疗效果。

“这种一体化诊疗模式的核心,在于实现医疗服务流程的无缝连接,从而为患者提供一个更加高效、协调和连贯的治疗过程。”孙克玉告诉记者,急危重症患者往往需要医疗上的立即干预,一体化诊疗模式能够确保从患者入院到诊断、治疗的各个环节紧密衔接,从而缩短时间,快速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这种模式可以打破传统医疗模式壁垒,使患者获得跨学科专家团队的综合评估和治疗方案,得到各相关科室的共同参与和治疗建议。

患者在就诊过程中,医疗信息能够在不同的医疗环节中无缝共享,有助于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制定和调整治疗方案。这种模式强调以患者为中心,治疗过程在高效协调的同时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其中也包括了对患者心理、社会等多方面需求的关注和支持,从而提供更加人性化的医疗服务,提高治疗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急”和“救”是关键!不断提升诊疗能力及服务水平

急诊是以急危重症抢救为主,“急”和“救”是关键所在,为了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就要不断提升急诊学科的诊疗能力及服务水平。

首要的就是加强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急诊科计划建立临床实训中心,定期举办急诊医学知识和技能培训;其次要提高诊疗效率,通过信息化建设,优化就诊流程,减少患者等待时间,确保急危重症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治疗的同时提升患者和家属的就医体验。此外,还要加强科研创新,鼓励支持急诊科医护人员参与科研项目,采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进行优化,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有效性;同时,增强公众健康教育,开展急救培训,通过多渠道普及急诊相关健康知识,帮助公众理解急诊流程和注意事项,提高自我救护能力。

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急诊大楼

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急诊医学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上海市急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目前,急诊医学学科群形成了以急危重症诊治为核心,重点围绕急性药物中毒、急性肺栓塞、脓毒症、严重创伤等危重疾病,打造涵盖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及儿科“五大中心”建设的多学科综合诊疗中心,年救治人次和综合医疗救治能力位居同级医院前列。

谈到急诊学科未来的发展规划,孙克玉认为首要是人才培养与引进,科室将继续重视现有医师的学历教育及进修学习,引入急诊医学专业人才,留住科室培养的优秀急诊医学硕士研究生和规培医生的同时招收在外院规培的优秀青年医师,进一步调整科室人员结构,为科室的长期发展做好人员储备。

另外,医院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急诊科承担了周边地区巨大的医疗急救任务,在学科建设过程中,科室秉承医院“一切为了民众健康”的办院宗旨,将“提升医疗水平、提高医疗质量”为首要目标,在硬件设施和业务能力上做出了巨大努力,对于就诊流程也进行了改进与优化。科室将以“五大中心”建设为核心,继续细化急诊患者就诊流程,进一步提高“院前-院内”绿色通道急救效率,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水平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加强与周边社区服务中心的联系,使得治疗好转的患者可以在适合的时间、地点享受适合的医疗服务,合理安排医疗资源。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周到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