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DIY复刻官网卖35万元的LV茶几箱赚得盆满钵满,殊不知竟引来牢狱之灾

官网售价35万元的LV茶几箱,通过采购假冒LV商标的皮料、五金件,竟能DIY出与官网销售版本一致无二的复刻品。奚某本想凭借这手“绝活”赚个盆满钵满,殊不知竟引来牢狱之灾——

DIY的茶几箱在网上瞬间炸了

奚某本是一个奢侈品爱好者,日常总会关注LV等国际知名品牌发布的新款商品。2021年4月的一天,社交软件上一条名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百分百复刻LV茶几箱”的文章吸引了奚某的注意力,想着家中正有若干闲置的木箱,从小便有着不错动手能力的她顿时提起了兴趣。

此后,奚某通过各大购物平台寻找制作所需的假冒LV商标的皮料、五金件,收货后便顺着文章中描述的步骤摸索了起来……DIY完毕后,奚某迫不及待地将其分享到了自己的社交平台,

姐妹们,装修新家了,准备搞一个驴家的茶几箱,35w的价格望而却步,自己动手DIY丰衣足食!”

图片上茶几箱制作精美,与官网销售的版本一致无二。推文发送之后,点击量瞬间炸了,下方一条接一条的评论跳出来:“可以委托你帮我做一个吗?”“我也想要,求姐妹帮忙做一个!”“卖吗?我想要!”

瞬时获得的流量、铺天盖地的评论,兴奋惊讶之余,一个念头也悄然在奚某脑海中浮现:流量都掉在眼前了,不利用起来岂不可惜?

四个月制假售假获利18万余元

2021年5月起至2022年3月,奚某在浙江省宁波市租赁场地,未经商标注册权利人许可,从他处购入假冒“LV”商标的五金件、皮料及木材并加工为硬箱制品后对外公开销售,非法经营数额达人民币20万余元。期间,奚某的男友凌某加入团伙与奚某共同参与假冒商品制作。

在奚某与凌某的生意日益如火如荼的同时,激增的订单量也让二人感到力不从心。恰逢此时,二人得知向其定制茶几箱的周某是一名专业皮具师,便怂恿其加入,一起分享互联网带来的红利。在可期的收入面前,周某最终答应入伙。

2022年4月起,三人在原料购入、产品制作、物流寄递及售后处理等环节相互配合,借助多个社交平台“引流”,吸引客户添加其微信,进而销售侵权硬箱制品,在2022年4月至8月这短短四个月间,犯罪数额合计达18万余元。2022年9月起至2023年2月案发,被告人奚某三人团队拆伙,后分别于浙江宁波、安徽合肥继续从事假冒“LV”商标硬箱的生产活动,制假金额合计达26万余元。

然而,与销量同步递增的是客户的投诉:“太失望了,刚收到货钉子就掉了一半”“一眼假,皮根本没有贴牢”“味道太大了,放了小半年都散不掉”……对此,奚某等人则以“购买时已告知客户相关产品均系定制,售出后一概不退换”为由予以搪塞,不少客户由于无法退货便向公安机关报案。

长宁区检察院审查后认为,被告人奚某、周某、凌某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被告人奚某、周某犯罪情节特别严重,被告人凌某犯罪情节严重,其行为均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应当以假冒注册商标罪追究其刑事责任。2024年4月,法院作出判决,被告人奚某、周某犯假冒注册商标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五万元。被告人凌某犯假冒注册商标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缓刑二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

检察官提醒,未经品牌授权私自生产销售印有品牌LOGO的仿制产品,可能构成对品牌方商标权的侵犯。对消费者而言,购买假冒产品不仅缺乏质量保证,也可能无法获得相应售后服务,最终得不偿失。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孙沂培 叶松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