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岁阿婆腹部罕见“小地雷”!上海专家“拆弹”有一套,穿刺点仅一毫米

罕见的变异脾动脉瘤隐患解除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血管外科介入室传出一阵欢呼声,历时不到一小时,血管外科主任医师薛冠华团队运用“弹簧圈栓塞加支架置入”,仅用1毫米的穿刺点就为55岁的季阿婆成功拆除“脾动脉瘤”这颗腹部的“小地雷”。

用创新的方法解决罕见的“定时炸弹”

1月前,季阿婆因腹部不适在外院检查,诊断不明确,对症治疗后症状无缓解。

为了得到进一步诊治,季阿婆家属多方打听来到了仁济医院血管外科薛冠华的专家门诊就诊。基于多年在血管领域疑难杂症的经验,薛冠华仔细评估季阿婆的病情后进一步完善CTA检查,发现季阿婆腹部有一罕见的变异型脾动脉瘤,动脉瘤直径已达到4cm,随时有破裂大出血风险。

但治疗的难点在于变异的脾动脉开口于肠系膜上动脉。常规的介入方法栓塞动脉瘤,极有可能会造成肠道缺血坏死。

如何确保肠道血供不受影响,又要拆除变异型脾动脉瘤这一“定时炸弹”?整个治疗的难度成倍增加。

经过精准的术前评估和手术规划,薛冠华决定使用肠系膜上动脉支架置入联合经导管弹簧圈栓塞,治疗这一变异型脾动脉瘤,通过支架确保肠系膜上动脉血流不受影响,再利用弹簧圈栓塞脾动脉瘤。

手术中,薛冠华通过穿刺右侧股总动脉进行弹簧圈栓塞和支架置入,根据术前方案顺利完成手术,复查造影:瘤体隔绝佳,肠系膜上动脉主干及分支通畅。手术不到一小时就完成了,术后第二天季阿婆正常下床活动,术后第四天顺利出院。

“拆弹”有一套!介入治疗保住脾脏

腹腔内脏动脉瘤是较少见疾病,而脾动脉瘤发生率居内脏动脉瘤的60%,多发生在30-60岁,男女发生率之比为1:4。

据薛冠华介绍,

脾动脉瘤并非肿瘤,而是脾动脉的瘤样扩张。它就像是人身体内的“小地雷”随时有爆炸的危险,之所以前面加一个“小”字,是因为脾动脉瘤属于内脏动脉瘤,内脏动脉本身就很细窄,而且位置隐匿,不如大动脉那样容易被发现。一旦破裂,这颗“地雷”就会引发腹腔内大出血,甚至休克死亡,破裂后死亡率高达25%。弹簧圈栓塞是治疗动脉瘤常用的微创介入方法,并非通过手术切除动脉瘤,而是通过栓塞阻止高速的动脉血流进入到动脉瘤内,导致动脉瘤血栓化,从而避免动脉瘤破裂,起到“拆弹”的作用。如果市民发现动脉瘤,建议至专业的血管外科就诊,密切随访判断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拆弹”有一套!薛冠华团队在动脉瘤的血管腔内治疗上大胆创新,完成大量胸主动脉、腹主动脉的夹层及动脉瘤疑难手术。对于一些罕见疾病如变异型脾动脉瘤的治疗,团队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微创介入损伤小,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佳。薛冠华透露,脾脏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保留脾脏对提高患者的生活生存质量至关重要,而介入治疗可以在栓塞脾动脉的同时保留脾脏。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陈里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