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已建成64个应急避难场所

见习记者 潘 文

5月12日是我国第九个防灾减灾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减轻社区灾害风险提升基层减灾能力”。上海现常住人口超过2300万,地铁运营里程超过420公里,已成为特大型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综合性和临时性应急避难场所显得尤为重要。

中学公园都可成避难场所

应急避难场所是指在城市中人口集聚地附近,以应对地震灾害为主,兼顾其他灾害事故,用于接纳受灾居民紧急疏散、临时或较长时间避难及生活,确保避难居民安全,避免灾后次生灾害危害,并可供政府组织开展救灾工作的场所。按照避难场所服务时间,本市Ⅰ类为国家规范中的长期固定避难场所,Ⅱ类为短期和中期固定避难场所,包括格致中学、天山中学、鲁迅公园等。Ⅲ类为紧急避难场所,包括江湾初级中学等。其中,Ⅰ类避难场所容纳人数大于5000人,Ⅱ类避难场所容纳人数大于1000人。
据了解,2015年前已建成46个应急避难场所,2016年11个区的财政积极投入建设资金,完成了18个应急避难场所项目的新建任务,分别分布在浦东新区、徐汇区、黄浦区、静安区、普陀区、杨浦区、宝山区、闵行区、嘉定区、松江区、金山区等。其中,Ⅱ类的11个,Ⅲ类的7个;场所型的14个,场地型的4个。总占地面积104.13公顷,有效使用面积28.76公顷,可容纳避难人数7.82万人。
到目前为止,全市已建成各类应急避难场所64个,其中Ⅰ类的3个,Ⅱ类的38个,Ⅲ类的23个;场所型的50个,场地型的14个。总占地面积333.58公顷,有效使用面积110.726公顷,可容纳避难人数32.81万人。已建成的应急避难场所具有独立的应急供电、应急供水系统、标志标识指示牌、疏散安置示意图等设施,在紧急状况下可开设和启用避难安置区、篷宿区、指挥场所、通讯设施、监控系统、场地照明、应急广播、食品供应、医疗卫生、消防设施、应急厕所、污水处理、物资储备、专业救援车辆停放区、设置应急和消防通道、垃圾储运处理等应急避难功能。

郊野公园也纳入避难场所

记者从上海市民防办了解到,为了全面提升本市应对自然灾害与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能力,最大限度减少灾害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从根本上扭转和改善本市防灾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滞后局面,构建本市应急避难场所保障体系,本市已经编制了《上海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规划(2013-2020)》,下一步的重点工作就是落实好相关规划。
规划显示,本市重点建设的避难场所主要为Ⅰ类和Ⅱ类。至2020年,全市规划Ⅰ类应急避难场所16处,总建设规模426.5公顷。全市规划Ⅱ类应急避难场所299处,总建设规模707.27公顷。其中场地型避难场所94处,建设规模426.12公顷,场所型避难场所205处,建设规模281.15公顷。近期重点建设场地型避难场所26处,场所型建设32处,共计58处,建设规模115.14公顷。
民防办表示,中心城区要利用现有绿地、学校、体育场馆建设避难场所,对于条件具备的学校、体育场馆要优先改建。要把新建郊野公园纳入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范围,同步建设应急避难场所配套设施设备。并按照规划要求,推进每个街道(镇)逐步建设1至3处应急避难场所。
此外,将继续深化学校民防教育。在认真修订《中学生民防知识读本》、《小学生民防知识读本》、《高等院校民防知识教程》以及《小学生民防知识教育动画片》 等教材的基础上推进在大、中、小学校开展民防教育,利用高一学生参加东方绿舟军训的时机,与市教委合作,落实听辨警报信号、组织人防演练、开展自救互救技能训练等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