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便利店,2017年的入局和厮杀只是开始

2017年,电商巨头、传统零售大亨和初创企业相继布局无人便利店。这条新的赛道上,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

最近一年,国内零售业的从业者们都有点激动。

去年12月5日,亚马逊推出了革命性的线下无人超市Amazon Go,无人便利店的概念由此被拓开,更具有想象空间。

在西雅图这家独一无二的店,亚马逊的内部员工可以享受到这一身份带来的独家福利。下载好Amazon Go的App,在商店入口扫码成功,让监控系统就会认出你是谁后,就可以走进未来零售世界的大门了。

挑一瓶下午喝的果汁,再拿一个纸杯蛋糕和一块巧克力。这一系列动作都被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探测到,并同步到了你的手机中。吃这么多,会不会长胖呀?把巧克力退回货架,看了一眼手机,刚才还躺在购物车里的巧克力果然消失了。不用排队等扫码结账,拎着果汁和蛋糕走出别设立的“交易区”时,系统会算出账单,从你的亚马逊账户中扣款。

这是无人便利店进入公众视野时的打开方式,今年国内无人便利店的风口,最早应该就是从这里吹起来的。

阿里京东入局,无人便利店刮起强风

Amazon Go在全球的走红,感触最深的应该是阿里和京东。

同样遭遇了移动互联网人口红利期结束、线上总流量区域饱和的瓶颈,同样抗出了到线下去寻找流量的大旗,领军的亚马逊把Amazon Go做出来了,同为电商巨头阿里和京东自然也不能落后。更何况,用户在哪个货架上停留最多,什么产品最畅销,哪一种最不受欢迎,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可以在无人店的一个个数据中获得。

数据,是互联网的核心。

毕加索说,“好的艺术家复制作品,伟大的艺术家窃取灵感。”

说到复制作品,Amazon Go并不是一个特别理想对象。

技术上,Amazon Go主要运用了机器视觉、传感器融合技术和深度学习算法等AI技术。这些专业术语或许有些生涩,我们还是来看看这些技术是如何运用在购物过程中的:

扫码进店:用户需要在手机上下载安装Amazon Go的App并绑定信用卡等支付方式,登录亚马逊账号找到自己的二维码后,扫码进店;

室内定位:进店后,店内的多个摄像头和麦克风能从图像和声音时差分析出的用户的具体位置。同时,用户进店时扫码的手机也可以通过GPS及WIFI来协助定位;

取货退货:通过货架上的摄像头、可以区分用户的手和物品的红外传感器、侦测物品移出和进入时间的压力感应装置以及荷载传感器,哪位用户取走了货架上的哪些商品,退回了哪些商品,都可以被检测到。手机里的购物车也会实时更新,显示最新的购物情况;

离店支付:购物完,用户只需直接走出店即可。传感器会通知系统,对用户带走的商品立即结算。所以,几乎是在走出Amazon Go的同时,用户就可以收到App上弹出的购物单了。

尽管看起来我们已经找到通往未来零售的新钥匙了,但这扇门当时并没有真正打开。

据了解,因为目前技术尚不成熟,识别率达不到应用要求,Amazon Go只能同时支持20人在店购物。一旦入场超过20人,或者,两个距离很近的人同时拿商品,复杂庞大的系统计算会让Amazon Go傻傻分不清楚谁是谁。此外,曾经探访过Amazon Go的智能便利店小麦铺副总裁全斌估算,这家店的成本大约是500万人民币。昂贵的造价和未攻克的技术门槛,让Amazon Go落地日期一再被延迟,完全复制这一作品并不是明智之举。

所以,有技术有资本的阿里京东只是借鉴了Amazon Go的灵感,然后造出了自己的无人店。

7月7日,第二届淘宝造物节上,“淘咖啡”亮相。

这一套无人零售方案涉及到三项技术:生物特征自主感知和学习系统、目标检测与追踪系统和结算意图识别和交易系统。

与Amazon Go一样,“淘咖啡”进店也需要打开“手机淘宝”验证电子码。进入店内,密布的多路监控摄像头会追踪用户在店内的行为和运动轨迹,甚至通过捕捉行为来判断用户的消费意图,从而指导商家调整货品陈列方式。

不过,“淘咖啡”的最终结算是在两扇门之间的通道完成的。当用户站在第一道门前被感应到时,门会自动开启,让用户进入一个通道,系统会在通道里对商品进行识别与结算。结算完毕后,会有语音提示消费金额,同时第二扇门打开,用户离店。

至于结算到底是通过机器视觉还是RFID技术,官方并没有透露。但是据不少体验过“淘咖啡”的用户反映,他们在不少商品上都看到了RFID标签。

RFID标签采用的是一种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商品,获取相关数据。由于RFID标签技术已经很成熟,而且整个识别过程不需要人工操作,所以被大量无人便利店采用。不过,RFID标签也有很多缺陷。诞生于30年代的RFID标签需要人工黏贴在每一件商品上,并且商品包装还不能是金属、铝箔等RFID的非友好介质,否则识别率会非常低。当然,RFID标签最广为诟病的还是它高昂的成本。缤果盒子CEO陈子林就曾说过RFID方案仅为过渡产品,因为仅一个RFID就要1元左右。9月,缤果盒子推出了“小范FANAI”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并表示将会在明年落地。

缤果盒子内通过RFID结算的收银台

从很多方面来看,“淘咖啡”都像是一个Amazon Go的升级版。

这也不奇怪。就在“淘咖啡”问世的前一个月,曾在亚马逊担任主任科学家、负责Amazon Go视觉技术部分的任小枫更新了自己在华盛顿大学官网上的个人主页,新身份是阿里巴巴人工智能核心团队iDST的副院长和首席科学家。尽管有消息称,任小枫在同学群里否认了阿里挖任小枫就是为了做无人超市的传闻,但“淘咖啡”与Amazon Go的相似度如此之高,还是让人忍不住联想。

同样,由于技术复杂,“淘咖啡”也没有逃脱与Amazon Go相似的命运——这家200平米的门店最多只能同时容纳50人。

尽管阿里至今没有宣布无人便利店的落地计划,但这并不影响它入局。

早在6月25日,深兰科技携手芝麻信用,首次发布了Take Go无人智能店,同时与娃哈哈宣布合作,三年供应10万台,十年计划扩大到百万台。11月21日,阿里旗下本地O2O平台口碑宣布开放无人餐厅技术,向餐饮商家提供全流程解决方案。

也许,阿里是想坚持“天猫超市”的赋能路线,为合作方提供技术。

10月17日,京东在11·11好物节发布会的前一天一口气发布了两个“无人店”,一个是由新通路事业部负责的无人便利店,另一个是X事业部研发的无人超市。

无人便利店的支付秘诀在于一台智能结算台。

用户将商品放到结算台上,内置的摄像头和感应器会自动结算出商品的数量和价格。对着结算台上的屏幕刷脸即可结算。

值得一提的是,无人便利店的开放将京东的D-Mart智能门店解决方案推向了公众视野。这套解决方案包括四个部分:智能感知摄像头、智能货架、智能广告牌和智能结算台。

从这些可以随意组合的模块中不难看出,京东极有可能在未来通过D-Mart对线下门店赋能改造,吸收线下零售的各类数据。

无人超市的支付方式则与“淘咖啡”颇为相似,同样是在通道内完成支付。据了解,结算方式采用的是RFID标签技术。

当时,京东承认没有推广复制的计划,推出无人店的目的更多是通过测试期摸索出可行的计划,所以才会出现两个不同部门同时推出两套模式不同的无人店的情况。

不过,从京东在供应链和物流方面无可比拟的优势,以及运营线下京东超市的多年经验来看,京东无人店走到线下是必然的趋势。

12月,英媒称,京东宣布与房地产开发商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签署协议,计划开设数百家无人便利店,希望在购物革命的下一个阶段击败亚马逊。

不管是通过哪一种方式走进赛道,阿里和京东的入局,把无人便利店的这把火越烧越旺。

抓住趋势,实体零售试水无人店

风口过来,最有底气也最不淡定的,是传统零售界的名门望族。

底气来自多年积累的口碑、资金、渠道和营运管理模式,不淡定则是因为这个行业正面临着洗牌,一个不留神,可能就要被后来的大浪拍的无影无踪。

于是,苏宁体育推出了主打体育衍生品的Biu,娃哈哈要在未来布局3年十万台、10年布局百万台TakeGo无人店,来伊份瞄准了上海街头,要投放1000家无人智能门店,伊利则盯上了社区,要在2000多个社区推广无人便利微店。

大户们纷纷开始尝试用各种方式入局。

比如,欧尚选择“领养”。

6月6日,上海杨浦区欧尚总部的开放式停车场“长”出了一个15平米的“缤果盒子”。扫码注册后门锁打开,挑完物品后在无人收银台自助结账。这一次合作,把欧尚和“缤果盒子”送上了各大媒体头条。

不过,这段甜蜜期充满坎坷,四个月后以分道扬镳收尾。

先是因为上海的连续高温而暂停营业,好不容易7月份修好了空调,又因涉嫌违建而被城管调查。10月底,首批“缤果盒子”关门,官方原因是与欧尚合作结束。

那个时候,欧尚已经有了自己和门当户对的海信的合作结晶——“欧尚一分钟”。

门当户对是因为,欧尚有145项无人便利店领域的专利,而海信则有技术。

“欧尚一分钟”有些“缤果盒子”的影子,面积约18平米,扫码注册进门,通过自助收银机付款结账。11月6日宣布,今年年底要开设750家24小时无人便利店,18年开设3000家。

相比欧尚和海信的“联姻”,家居卖场品牌“居然之家”则是自己玩起了无人便利店。

7月,“居然之家”在北京落地两家EAT BOX。EAT BOX门店面积在30平米左右,首次进店需要录入人脸信息,每件商品上都有RFID 标签,用户购物完后将商品放在在结算柜台上,扫码支付,然后“刷脸”出门。

与零售同行相比,主打“便利店”的罗森没有开设新的无人便利店,而是在已有门店的基础上进行试点。扎根已久、有自己的客群的罗森采用的是比较保守的“无人收银”模式。

7月,罗森将率先在上海香港广场和万象城这两家门店进行试点。用户可以通过“火星兔子”app和微信公众号,以及罗森官方的“罗森点点”app定位到当前门店,选定商品后扫描条形码加入购物车,确认后支付,将生成的聚合码交由工作人员扫描后即可离店。

扫码支付离店,是目前除了AI技术、RFID标签外,另一种被广泛采用的方式。

相较AI和RFID带来的“无人”体验,模式较轻的扫码更像是一种自助服务。用户自己充当“收银员”的角色,通过手机扫码将物品添加到的虚拟购物车,线上结算。初创的无人便利店猩便利也采用了这一方法。不过,通过猩便利自己的App支付成功后会生成一个离店码,用户扫码后即可离店,不需要像罗森那样排队等人工验证。

其实,这种自助付款方式早就不是什么大新闻了。经常去欧美国家的人可能会在当地超市看到多个自助结账机。顾客拿着挑好的商品到机器前,通过扫描仪一件一件扫描商品条形码,确认结账后就可以离开了,比排队等人工收银要省时许多。目前,在国内的盒马鲜生和永辉等新零售代表店里,也可以看到这种自助结账机。

不过,无论是自助结账机,还是要走指定通道的AI技术,或者要在收银台上自动结算的RFID标签,当人多的时候,这些支付场景都会产生那个最让人头疼的问题——排队。

相比之下,自行扫码的方式或许牺牲了一部分用户体验,但确实是受场景约束最小的一种方式,只需要一部手机即可完成支付。

对于掐准时间上班的人来说,如果单位楼下所有的全家罗森们也能支持扫码支付,或许就不会再发生因为排长队结账而打卡迟到的悲剧了。

初创企业:风口战场的主力军

面对如此庞大的零售市场,除了阿里京东的入局和传统实体零售的试水,真正让国内无人便利店“满地开花”的,还数大量涌现的初创企业。

周到君在IT互联网公司产品数据库“IT桔子”中输入“无人便利店”,找到了34家带有此标签的新公司,其中,2017年成立的新公司就有18家,获得融资的公司达到了24家。

无人便利店的融资规模也非常可观。

17年2月,便利蜂A轮融资3亿美元,7月,缤果盒子A轮融资超过1亿人民币,小麦便利首轮融资1.25亿人民币。9月,猩便利获得天使轮1亿元,仅在一个月之后,又获得了3.8亿元A轮融资。

据了解,今年6月成立、做无人值守货架起家的猩便利已经覆盖了全国40多个城市,超过3万个点位,覆盖几十万用户,累积购买用户达到300万。10月,猩便利在上海同时开出8家门店,将业务扩展到了进军无人便利店。

在资本的驱动下,这些风口上的新玩家正在飞快地跑马圈地,都想成为无人便利店界的下一个“摩拜”和“ofo”。

不过,在技术和模式尚未成熟、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快速发展的背后也埋藏着许多问题。

缤果盒子于2016年8月落地,17年6月通过和欧尚的合作进入上海,走进公众视野。但在今年下半年,缤果盒子遇到了高温停业、违建被查等各种问题,和欧尚合作结束,并且在11月爆出高管离职员工被开除的负面新闻,引起一片喧哗。截至12月,缤果盒子全国只落地200家。由此看来,陈子林今年 7 月份宣布的一年内将缤果盒子开到 5000 个的目标还很遥远。

目前,多数便利店采用的仍是开放货架式,即店内布局与全家等传统便利店类似,用开放货架陈列商品,用户可以触摸、筛选、比较。

采用的技术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以TakeGo为代表,用户拿好商品直接离店的AI技术;以缤果盒子、EATBOX为代表,用户需要将贴有RFID标签物品的物品放在收银台后,自动识别结算的RFID标签技术;以猩便利为代表,拿到商品后自行用手机扫码即可结算的自取扫码技术。

“罗森们”的存在,还催生了一批像“火星兔子”一样为传统实体零售提供技术服务、提供线上入口的技术服务商。

初创公司层出不穷,资本东风强助攻,无人便利店从未像现在这样热闹过。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零售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2017年我国新零售商店交易规模将达389.4亿元,到2022年将至1.8万亿元,复合增长率将达115.27%。

尽管零售前景看起来如此之诱人,但一年就遭遇倒闭寒潮的“共享经济”又何尝没有经历过这样的繁荣期呢?

在与无人便利店场景类似的无人货架领域,果小美并购了番茄便利,而猩便利仅在成立四个月后就收购了51零食。可以看到,无人店领域的洗牌速度正在加快。而各位玩家们能够坚持到多久,还要画上一个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