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张上海初创企业生命周期成长图出炉

上海交通大学今天发布上海城市区域2017年度创业指数,首张上海初创企业全生命周期成长演化图以及上海创业者群体典型画像也出炉了。

上海2017年创业指数继续从创业制度与环境、创业文化与氛围、创业质量与成长、创业生态与潜力四个方面考察上海城市区域创业生态。2017年创业指数得分73分,较2016年微涨1分,表明上海城市区域创业生态总体稳定,且持续处于较高水平。

创业制度与环境、创业文化与氛围评分较高,显示出上海对于初创企业的服务流程标准化程度高,社会对于创业的认知与接受程度较高;创业质量与成长略有下降,显示处于成长期的初创企业遭遇发展瓶颈;创业生态与潜力连续2年成为短板。

发布方认为一个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既要有多样性,也要有代表性,既有大量的“灌木”生存,也能产生“参天大树”。能否助力创业企业从“青青小苗”成长为“参天大树”,是判断一个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准。当前“双创”生态建设过于强调初创阶段。关注从0到1的阶段,而忽视从1到N的潜力,导致创业企业的“出生率”大幅度提高,而“存活率”很低。

初创企业全生命周期演化图

上海创业者群体典型画像

上海创业者群体平均年龄34.2岁

发布方通过连续两年对800余家初创企业的调查和访谈发现,34岁创业正当时,八成以上创业者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高学历创业者“最纠结”。

上海创业者群体平均年龄34.2岁,超过八成的创业者拥有本科以上的教育背景,创业时一般有了5-8年工作经验。博士等高学历创业者更愿意利用技术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解决社会痛点,但学校背景越好、学历越高,创业的机会成本越大,对于创业失败的恐惧也会越大。

超六成创业启动资金来自个人积蓄

挑战自我实现梦想、增加收入改善生活依旧是最主要的两大创业动机。六成以上(62%)的创业初始资金来自于个人积蓄,表明创业者起步阶段的原始资本积累更充分,更容易控制股权。超过九成(92%)受访创业者来自第三产业。

18个月是初创企业盈利 “关键分叉点”

创业需要半年的准备期,特别是人才招募,优秀互补的创始团队是成功的基石;创业启动第一年为“生存关键期”,初创公司平均12个月后开始盈利,需要闯过“盈利生死线”,确保企业平稳度过出生期;实现盈利后创业企业进入“加速提升期”,第二年也成为企业能否迅速壮大、杀出重围、成为未来规模性企业的关键阶段。

调查发现,18个月是初创企业走向分化的“关键分叉点”,创业企业发展分成加速成为高成长性企业、进入瓶颈等待突破、企业经营不善三类。突破生死线、闯过成长关,成为一家真正成熟的初创企业。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供给依然不足

初创企业集中反映,创业人才需求得不到满足依然是成长最大痛点,结构性矛盾突出。团队依然被创业者认为是最重要的成功要素,也是连续两年创业指数调查中集中反映的关键问题。创新型人才的供给依然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人才教育和科研机构类型趋同,在人才培养上缺少特色和区分度,无法提供专精人才和特色人才;很多科技类创业团队创始人自身的技术才能突出,但是缺少运营与管理经验。

另一方面,是培养过程中创新意识、创业意识的教育不足。教育形式落后,依然以讲授为主,课程改革的进展缓慢或者在非关键环节,缺乏探究式、启发式、嵌入式的教育方法,大部分学生仍旧只善于解决目标明确的问题,却难以胜任自主性强、要求自我创新、创造性开展业务的重任。

部分园区成为城区中的“孤岛”

园区和孵化器一站式”服务成标配。调研发现,部分园区成为城区中的“孤岛”,未能看到各园区或者孵化器有明显对接区域内产业的规划,未能有效起到引入和培育重点种子企业的布局作用。

大部分园区签约了一定数量的合作机构、导师等,但园区与这些机构或人员关系松散,杂而不专,合作机构“脚踏几条船”,实质上成为各投资机构海选项目的来源渠道,并未实现实质性深度合作。园区内入驻企业之间关系疏离,各自关门闭户缺少交流。超过半数(51%)园区没有明显的行业特征,入驻企业冗杂,缺乏共同语言,创业者之间仅保持疏远的“邻里关系”,难以实现深入合作,共生共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