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定路转角遇到高逼格洋楼,主人与杜月笙有过交集

在静安区康定路胶州路口,有一处门牌为759号的花园洋房,现为静安区政协办公所在地,而这栋洋房的历史却鲜为人知。这座洋房的原主人姓朱,名斗文,而这栋楼原先就被人称为“朱楼”,又名“朱斗文公馆”。

出身名门,朱楼落成

经查,朱斗文,约1889年生,原籍安徽泾县,出身名门,读过九年私塾。他的曾祖父朱宗溱与晚清名臣李鸿章是莫逆之交,其祖父朱鸿度曾参与洋务运动,1894年在上海创办了第一家民营纱厂——裕源纱厂。父亲朱幼鸿继承家业后,先后在常熟创办裕泰纱厂,在上海开办裕通面粉公司、裕丰面粉厂等企业,朱家生意日益兴隆,实力更为雄厚。

1925年,朱幼鸿过世后,儿子们各自在康定路、霞飞路等处购地建屋。作为长子的朱斗文挑起了家里的大梁,从而也就有了康定路(原名康脑脱路)这幢“朱楼”的诞生。

■“朱楼”主楼正面照,洋房上方刻有1926字样

■老上海地图里,红色框框区域就是朱公馆

中西合璧,精致典雅

建于1926年的朱楼,高两层(假三层),坐北朝南,砖混结构,体量颇大,占地6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花园有500平方米。建筑平面为正方形,主立面为对称式,外墙为大面积清水砖墙,柱头、栏杆、转角等处采用石材饰面,色彩对比明快。

立面中部采用两层的巨柱式入口和敞廊,二楼为圆弧形阳台,三楼为花瓶式栏杆露天阳台,侧立面入口门厅精致,局部带有中国传统装饰,门廊上方有露天阳台,西侧有线条优美的雨廊。

屋面设有4个壁炉烟囱,凸显对称原则,整体为古典主义风格,极为漂亮雅致,与朱斗文的堂号“朱德馨堂”相得益彰。

■曾经的朱公馆,现静安区政协办公楼

创办银行,出租房屋

朱斗文一生中娶过好几房太太,自1927年入住康定路759号以来,全家共处在这一幢洋房里。洋房的内部装饰也极为考究,彩色玻璃和吊灯、壁炉等设备,琳琅满目,均是从国外进口,尽显奢华。当年的朱宅,园内树木葱郁,花草遍植,别具韵味。据说他弟弟朱如山的婚宴,就是在这花园的大草坪上举办的,总数达两百桌,极一时之盛。

1934年,朱斗文与胞弟朱如山联合杜月笙、尤菊荪等人,共同出资50万元创办了大亚银行,担任常务董事,在近代上海金融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自1941年1月起,朱斗文将部分房屋出租给交通模范中学作为校舍使用,但约定学校开学期间每天上下课不得敲响铃声,以免打扰朱宅清静。1943年底合同期满后,双方又续约两年,直至1945年底。

除了朱斗文一家自住外,洋楼还曾作为交通中学的校址,前后共五年之久,为抗战期间的上海教育发展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如今,当我们漫步康定路上,亲眼目睹这幢已历经90多年风霜的老洋房,欣赏它的典雅真容,抚摸时光的沧桑时,禁不住叹服当年设计者和能工巧匠的造诣与匠心,同时也会不由开启探寻它的往事之路。

此情此景,正应了辛弃疾的那句“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