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微信圈昨刷屏,事关今年幼升小、小升初可能出新政

昨天一早,不少上海家长的微信朋友圈,就被关于“2018年幼升小、小升初是否会公民办学校同招”的文章刷屏了。消息源自市教委的一则文件,即上海教育在2018年将着手进行的50件事,涉及“公民同招”的内容,仅为一句话,“上海将制定2018年度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政策,稳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公民办学校同步招生,加强对民办学校招生的规范化管理和监督”。

各种“解读帖”热刷家长微信圈

《“公民同招”定了!2018上海幼升小、小升初迎来重磅新政》《靴子落地!2018年公民办同招确定!》……昨天一早7点多,闵行区大班家长胡女士的手机就响起接二连三的微信提示音,她所在的多个幼儿家长群都在转发这些帖子,众多教育培训类微信公众号纷纷推出“解读帖”。

记者发现,这则消息其实最初来源于市教委的一则文件,也即上海教育在2018年将着手进行的50件事,其实文件中内容非常丰富,如上海将试点实施幼小衔接、出台幼升小入学评估指南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民办中小学办学秩序、深化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等……而涉及“公民同招”的仅为一句话,“上海将制定2018年度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政策,稳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公民办学校同步招生,加强对民办学校招生的规范化管理和监督”。但不少公众号抓住这句话大作文章,进行推测联想,还进行了所谓的“择校分析”,不少文章短短几小时里已经有了10万加的阅读量。

而这样的解读也引发了不少家长的反感。记者看到,不少家长留言“细则还没出呢,这样随便猜测有点不负责”。而中午起,不少公众号也发文呼吁“谣言中止”“静候细则出台”,甚至有文章标题直接疾呼《你们这些无耻的自媒体不要兴风作浪了好吗》,文中直言,“解决你的问题了吗?没有,他们全是凭空猜测;给你出主意了吗?更没有,他们只是让你更着急。”

不少“民间解读版”存在明显漏洞

记者发现,虽然官方尚未推出细则,但不少“民间解读版”存在明显漏洞。

如对“公民同招”的理解,部分民间解读为“同一天招生”,但根据往年经验,报考民办学校要先报名、安排场次、面试、通知录取等,而公办学校对口入学一般是进行证件等对口入学资质的查验,流程不同,需要的时间周期也不同。事实上,政策原文中的定义是“义务教育阶段公民办学校同步招生”,没有“同一天招生”一说。

此外,对于“稳妥推进”的理解,也是昨天不少民间解读重点关注的内容。有的文章还煞有其事地称“很可能在某几个区试点,已经致电确认”,还有的文章认为“稳妥推进”指的就是“先从幼升小开始,再推广到小升初”。但事实上,目前对外公开的资料里从未有过任何明确信息。

记者发现,即便是这些猜测本身也有许多漏洞。如“几区试点说”。有家长就质疑,“民办小学里有些是本区招生、有些是全市招生的。假定是徐汇区的学校进行试点,那是不是一个长宁区户籍的孩子,报考盛大花园小学就要公民同招,报考协和双语就不用呢?亦或者如果是虹口区所有户籍孩子进行试点,那是不是报考区内招生的丽英、宏星就要公民同招,报考上外附小就不用呢?这样岂不是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很多推测都有疑点。”

“很多民间版解读都是建立在道听途说上的添油加醋,还是应该理性对待,静候细则出台。”有家长表示。

不少家长对这一举措表示欢迎

”如果家长冲民办小学的热情降低,对孩子的教育规划趋于理性,一些特别超前鸡血的幼升小机构估计就要从门庭若市转为门可罗雀了”,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他分析,如果“公民同招”真的实施,可能部分对口公办名校且排序靠前的家长会让孩子安心对口入学,不去冒民办落榜的风险,而一些人户分离或是对口学校比较一般的家长,或许会让孩子冲民办“放手一搏”;而最纠结的可能是对口公办名校但排序靠后、原本就有可能被统筹的家长。

另一位常年从事幼升小培训的机构负责人则分析,“公民同招”的同时,政府这几年一直在加大对公办学校的扶持,所以对一些“一梯队民办”而言,生源质量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而且决定“搏一把”报考的家长会花更大心思进行充分准备,但对于一些“二梯队民办”而言,部分优秀生源可能会放弃原本“一心进民办”的念头,转回对口公办就读,但此举也会促使这些民办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以获取口碑。

记者发现,虽然细则尚未出台,但不少家长已经对这一举措表示了欢迎。

胡女士就告诉记者,孩子正读大班,家里对口的是一所不错的公办小学,原本想让孩子冲一冲区内的一所知名民办小学,为此每天晚上在家备战面试。但现在“消息确认”了,心里反倒踏实了,“虽然还不知道细则,但还是就让孩子读家门口的好学校吧,不用给他太大压力,这个寒假可以放飞了!”

而家住杨浦区的刘女士本身是一位老师,也是一位小班孩子的妈妈。在她看来,这一政策如果真的落地,不仅能让不少家长回归教育理性,更理智地评价孩子、规划教育路线,也有助于优秀生源回流到公办小学,“论师资论硬件,公民办小学的差异并不大,但此前民办小学掐尖招生,有了好的生源,在升学时可能成绩更好,反过来又吸引了更多家长报考,而一旦实施公民办同招,会有不少重视教育的家长为求稳而放弃冲民办,优秀生源回流到公办后,也有利于公办学校整体提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