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走转改丨从青年到白发,他用三十年青春演绎工匠精神

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大调研活动在小东门街道如火如荼进行中。在大调研走访过程中,通过发现身边好人,引导大家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争当身边好人,传递社会正能量。

大调研·发现身边好人

“爷叔,侬这个插线板电压太小了,插上功率大的电器很容易烧坏啊。”

“这个嘎能办,还修的好不?”

“没问题,您放心交给我吧!”

在小东门街道邻里屋里厢里,方明祥一边转动手里的螺丝刀,一边笑着和对面的老伯说道。谈话中,方明祥拿起小工具不停摆弄,只三两分钟,小小的插线板就亮起灯来。自1988年,方明祥在小东门街道开了一个维修“小作坊”,这一修就是30年。

小作坊里修出名气

1988年,小东门街道在小石桥街上办了“便民维修一条街”,得知这个消息后,有着一技之长的方明祥第一时间报了名。就这样,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个小小的摊位在这条街上伴随着他从青年走到了白发。

一开始,街上还有许多维修摊位,可时间久了大家觉得辛苦不赚钱,纷纷干起别的行当,方明祥的摊位却坚持了下来。小修小补不要钱,更换配件只收成本费,有时碰上困难户,即使换配件也分文不取。凭借着手艺好热心肠,渐渐地方师傅的名气在小东门街道打响了。每天都有客人拿着坏了的家电找他帮忙,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的人从四面八方找上门来,整条街上就数他的摊位最热闹。

2016年,小东门街道邻里屋里厢便民服务站正式运营。方明祥的“维修站”也从小石桥街上搬了进来。空间大了,条件好了,这也让他工作起来更起劲儿了。走进邻里屋里厢,方明祥的维修屋里挤满了人,桌子上放着各种各样的工具,包括螺丝刀、万能电表,还有各种小零件。方明祥边检测边和居民讲解维修家电的一些原理及注意事项。

老物件中施展才能

起先,方明祥也不是什么电器都懂修,遇到不明白的,他就网上查查资料自己研究。凭借着爱钻研的劲儿,到了方明祥手里的电器,99%以上都能修好。

别人不会修的他会修,别人不愿意修的他也给修。

小到插线板、电吹风,大到电视机,电风扇,有的居民还将家中老式的收音机、钟表等拿来修理。这些看似在外面很难维修的东西,在方明祥这儿却不用操心修不好。

方明祥:从小我研究电器修理的时候,就是从老式的物件起步的,看到这些觉得很有意义,对我来说也正有用武之地呢!

前不久,一位老伯拿着一台老式收音机过来,请方明祥修理。经过排查发现收音机配件已经老化严重,甚至有一些配件现在市面上根本买不到了,好在有一些平时积攒的一些器件,经过梳理,用在了收音机上。看着修好的收音机,老伯很是欢喜,这个陪伴自己多年的物件,终于又可以用了。

随着东西越来越现代化,方明祥也在不断更新自己的技术,接受新鲜事物。一年365天,他只在大年初一那天给自己放一天假,其他时间便窝在维修站里边修理边研究,忙到晚上九十点钟是常有的事。

三十年来,方明祥为居民修理的生活用品、家用电器不计其数,由于常年累月的劳作,他的一双手早已皲裂生茧。不过在方明祥看来,他只是在做一件令自己开心的事情,“只要做得动,只要大家需要,我愿意一直做到干不动为止。”方明祥说道。

【走基层手记】成功就是把简单的事重复做

记者 徐景

30年来,方明祥的身影从未在小东门街道消失,他是居民心里的“修理大王”,也是百姓心中最熟悉的“方师傅”。在如今日新月异的社会里,缺少的不正是这样慢工出细活的“师傅”吗?他们坚守着自己的信仰,保留着用手艺吃饭的传统,守护者自己的一亩三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