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走转改|抓基层痛点找应对之策,周家桥青年跨前一步

停车难是当今社会的一大痛点,私家车数量的飞速增长使得住宅小区尤其是老式小区的停车位捉襟见肘,抢占车位、侵占绿化带、车辆剐蹭的情况时有发生,有人吐槽:“小区停车难过小路考。”周家桥锦屏居民区的宋璐和另外四名青年社区工作者,对此问题进行了调研,不仅剖析了问题,还试着寻找解决办法及建议。这是周家桥街道开展的“智汇周桥”系列活动之青年微调研,旨在让青年干部知民情、解民忧、连天线、接地气,让青年干部深入掌握基层现状,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研究对策,通过理论和实践结合,加深对社区工作和区域治理的理解。

■白天,小区内也停满了车

深入社区找问题,开阔眼界寻良策

三十出头的宋璐现为锦屏居民区党支部副书记,锦屏居民区是一个典型的老小区,停车难问题在这里很突出。因此,宋璐与周边几个小区的青年干部一同开展了“停车难”问题的相关调研。小组成员来自4个居民区,涉及近五千户居民,兼顾新老小区。宋璐介绍,锦阳小区现有90个车位,而实际每天有近120辆车需要停放,剩下的车主无处可停只能占道停车或停在车位外。找不到车位继而占道停放,导致车位里的车辆进出也变得十分不方便,因此车辆剐蹭事件时有发生。老小区车位紧缺,那么新小区是否也存在这个问题?通过调研,宋璐发现停车难问题在新小区一样突出。“停车位设置远,致使有的车主为了方便停在就近的地方。”2个月的时间里,小组成员每个人各自听取了居民、物业反映的问题及给出的建议,随后交流汇总。她们发现,“停车难”问题的主要是由车位供给不足,由而引发抢车位、侵占绿化、乱停放等衍生问题。

■车位紧缺,不得不停在上街沿

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后,她们开始着手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成员各自从网络上查找相关案例及解决方法,再集中交流,商讨各自方法的可行性。最终,她们汇总出了对小区停车位的改进建议:住宅小区车位数与商品房套数相匹配,建议达到1:1;鼓励和扶持更多的公共停车场;改平面车位为立体车位;探索停车APP;限制购买第二辆车等。

为社区工作培养接班人

“停车难”、“买菜难”、业委会组建、换届改选工作、老公房小区防盗门和门禁卡管理……调研的内容很多,涉及社区工作的方方面面,因此周家桥街道特地让所有青年干部动起来。青年人思路广,可以为社区工作中的问题带来新的想法,通过调研也可是使青年更加熟悉社区,增长经验,共同成长。在调研过程中,街道为青年们开展专题培训指导,提高调研能力,掌握调研方法;定期召开推进会,及时了解、交流各小组调研进展情况,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在调研完成后,让各小组上台展示汇报。

通过此次调研,宋璐和小组的成员们都觉得受益良多,首先她更加了解了社区问题的产生原因;其次通过交流,互相了解了新老小区各自的工作难点;在查阅资料时开阔了眼界,学习“他山之石”;同时还加深了各自对社区工作的思考。“我们了解到日本的制度是先购买停车位之后才能上牌照,这样确保了每辆车都有停车位,但按上海现在的情况显然无法实现,因此我们商议给出的建议是限制购买第二辆车,需要先有车位才能买第二辆。”每个调研小组都是自由组合,来自不同岗位居民区的小组成员通过调研期间增进了友谊增加了交流,也让青年们更加清晰地了解了社区工作的全面性。调研的目的不仅限于调研本身,更是为了培养社区工作的接班人,让青年们跨前一步,多思考社区存在的问题,对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都有着更深远的意义。

【记者手记】基层工作需要“新鲜血液”

居委会大叔、居委会大妈是大多数人对居委会的概念,这是基层工作的现状也是存在的问题,居委会是连通居民的桥梁。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人们的需求、矛盾也不断在变化,居委会也需要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周家桥街道开展的青年调研,正是为基层工作注入了一股新力量,青年工作者不再按部就班,而是变被动为主动,找问题、听民意、想对策,带来了不少“热乎”、接地气的新思路,得到居民们的认可,问题就能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