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正青春! | 新闻晨报“魔都生活盛典”致敬新时代 上报党委书记、社长裘新寄语“2018新闻晨报”

由新闻晨报及其官方客户端“周到上海”主办的2018魔都生活盛典,2月7日在上海浦东香格里拉酒店成功举行。本次盛典的主题是,“致敬生活,致敬上海”。近500名来自上海政府、学院、企业和媒体的重量级嘉宾和意见领袖参加本次盛典。

■上海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裘新

上海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裘新出席生活盛典并发表致辞,他指出,媒体融合是两个层面,第一个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新闻晨报跟“周到”APP之间的关系体现了第一个层面的发展成果。同时,他强调,正如盛典的主题——致敬生活,“我们也希望新闻晨报第二个层面的融合,即媒体跟都市生活、上海生活的融合,也能够在满18年的时候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裘新还特别提到新闻晨报报头“晨”字选自唐太宗字贴的典故,寄语新闻晨报能像“晨”字一样展现出舒展、自信和青春,在两个层面融合方面展现万千气象。

美好生活,周到晨现

“城之所向,晨之所想”,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记录上海人所经历的衣食住行种种改变,以新闻晨报为核心的晨报全媒体传播平台,从未缺席。2月7日生活盛典的主题是,致敬上海这座城市的伟大,并盘点和展望上海市民的美好生活。

“民以食为天”。历数2017年上海在美食领域的变化发展,有一个人不得不提,他就是阿山师傅。阿山师傅大半辈子的时间都在做菜,直到他去世。我们致敬像阿山师傅这样的,这座城市里宝贵的匠人精神。

■旅行版块颁奖

旅行,是美好生活的另一关键词。在上海迪士尼乐园旁,浪漫的星愿湖边,有D+房车社区;裸心堡让一百年前的城堡终于得以重建,让所有住客仿佛穿越时空,体验到独特的异国风情……

文化创意与美好生活的内在品质似乎贴得更近。谷好好,13岁学艺,被誉为“当今昆曲第一刀马旦”,40岁率领上海昆剧团,在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市场两方面均取得优秀成绩;光的空间新华书店、大隐书局、钟书阁……好的书店,就像一座座迷人的精神花园,散布在每一个角落,构成了城市的灵魂和底蕴。

■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党委书记、总裁、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

2017年,晨报记者也看到了活跃在城市各个领域,用自己的理解去诠释“乐活”健康生活方式的身影;看到上海在财富领域的飞跃与突破;看到根植于上海每一条大街小巷的这座城市的美好生活。

从18年前创立至今,从传统的纸质报纸到集合了线上线下全媒体矩阵,“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一直是晨报人的不变初心。一路观察、记录上海城市发展点滴的晨报人,在盛典上也发布了2018行动计划。

这个行动计划,涵盖了亲子嘉年华、迎新跑、穿越可可西里、河马生活节、国际民宿大会等各个领域、丰富多彩的活动。

■新闻晨报图片中心主任王杰介绍今年将启动的穿越可可西里活动

■河马生活节制作人翁韬介绍河马生活节

2017年,新闻晨报·周到上海客户端发起组织了首届上海国际民宿大会,今年还将继续,将走进英国,以更加全球化的眼光反观海派民宿和城乡建设。

此外,生活盛典上,旅游、医疗、社会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对美好生活的理解,预测2018新生活方式大趋势。

华东师范大学休闲研究中心主任楼嘉军表示,目前正在上海发生的,就是城市休闲化的趋势。主题化、表演化、定制化的服务体验模式值得借鉴。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教授段涛分享说,没有最好的医生,只有最适合的医生。中国社科院社会学副研究员朱迪认为,知识消费越来越受到大众关注,同时也推动了文化消费,逐渐进入中产阶层的生活视野。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于海建议,培育追求文化优越性的竞赛,创造有抱负的生活。

■多个区县代表与新闻晨报一起宣布启动“周到社区民生大调研”,为上海美好生活献计献策

在盛典现场,以“上海市民生活指南”为己任的晨报全媒体传播平台还进行了“周到社区民生大调研”的启动仪式。与此同时,周到新春版也火热上线。这个平台就像一面镜子,将映照普通上海市民生活的点点滴滴。新的一年,晨报与周到上海客户端将进一步融合,为上海人的美好生活献计献策,也为上海这座城市的伟大添砖加瓦。

砥砺前行,不忘初心

上海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裘新,在生活盛典上致辞说:“非常高兴参加新闻晨报这个盛典。2018年是新闻晨报历史上非常特殊的一年,因为今年它正好满18岁,18年前的2000年,创立的团队也包括我,在上海推出了新闻晨报的改版,眼睛一晃18年过去了,刚才在大厅的入口处看到整个一面的照片墙,我想今年大家都在晒18岁的照片,我看照片上的形象个个都是18岁,永远的18岁,也祝福新闻晨报从今年开始进入一个更加成熟、更加旺盛的阶段。”

裘新说:“大家知道上海媒体从十八大以来在推进媒体融合的战略,我理解这个媒体融合是两个层面,两层意思。第一个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新闻晨报是一个纸质媒体,周到是一个新媒体的客户端,我想新闻晨报跟周到之间的关系就是体现了媒体融合发展的成果。可能更重要的融合还在于今天这个盛典的主题,就是致敬生活,我们也希望新闻晨报的第二个层面的融合,就是媒体跟都市生活、上海生活的融合,也能够在满18年的时候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裘新肯定道:“今天看到,我们媒体,有民宿、有旅游、有探险,有美食等等,市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和媒体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也完全符合市委市政府上个月发布的文创五十条,文化加产业发展融合业态的需求。所以借今天这个机会祝福新闻晨报18岁生日快乐,也祝福新闻晨报在媒体融合和都市生活融合这两个方面都取得更新的成就。”

“刚才在台下看到新闻晨报这四个字的Logo,新闻报三个字是印刷体,‘晨’字是手写体。今天在场的可能知道这个‘晨’从哪里来的不多,我就介绍一下。2000年新闻晨报创刊的时候,我们是委托了广告公司,他们设计了这个Logo,设计了这个字体,‘晨报’的‘晨’是从唐太宗的字贴里面选取的。大家端详一下,这个‘晨’字的舒展、自信和青春,就和18岁的年龄一样,希望新闻晨报的命运、前途就跟这个红底白字,跟唐太宗写的这个‘晨’字一样,展现出盛唐的气象。”

最后,他宣布,“今年集团决定,上半年新闻晨报的办公地回到威海路,跟集团总部在一起办公,都市报、都市生活还是得在都市里面。”

新闻报社党委书记、社长黄琼在生活盛典上说,“现在的晨报,除了报纸以外,有覆盖受众超过3000万的微博微信客户端,有2016年上线,靠‘最实用的市民生活指南’快速聚拢用户的周到APP,还有在文创、体育、健康、教育等多个领域一系列从线上到线下的平台。我们已经从一张单一的报纸,裂变成能够24小时不间断提供优质原创内容的全媒体矩阵。”

■新闻报社党委书记、社长黄琼

黄琼说,我们把生活盛典的主题定为:“致敬生活,致敬上海”,就是提醒我们自己不要忘记初心,时代在变、载体在变,但我们的使命与担当不会变,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推动不会变。

在新闻晨报主编杨伟中的眼里,这两年,晨报的变化很大。杨伟中说,晨报周到新进了很多员工,一大半是新人,其中不乏90后、95后的年轻员工。很感谢这些年轻人信任晨报这个平台,他们把新的想法带给晨报,同时他们也将把晨报的理念和精神传承下去。

■新闻晨报主编杨伟中

【上海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裘新 致辞原文】

各位来宾下午好!非常高兴参加新闻晨报这个盛典。2018年是新闻晨报历史上非常特殊的一年,因为今年它正好满18岁。18年前的2000年,创立的团队也包括我,在上海推出了新闻晨报的改版,眼睛一晃18年过去了,刚才在大厅的入口处看到整个一面的照片墙,我想今年大家都在晒18岁的照片,我看照片上的形象个个都是18岁,永远的18岁,也祝福新闻晨报从今年开始进入一个更加成熟、更加旺盛的阶段。

大家知道,上海媒体从十八大以来在推进媒体融合的战略,我理解这个媒体融合是两个层面,两层意思。第一个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新闻晨报是一个纸质媒体,周到是一个新媒体的客户端,我想新闻晨报跟周到之间的关系就是体现了媒体融合发展的成果。对于新闻晨报来讲,更重要的融合可能还在于今天这个盛典的主题,就是致敬生活。我们也希望新闻晨报的第二个层面的融合,就是媒体跟都市生活、上海生活的融合,也能够在满18年的时候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今天看到,我们媒体,有民宿、有旅游、有探险,有美食等等,市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其实都和媒体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想这也完全符合市委市政府上个月发布的文创五十条,文化加产业发展融合业态的需求。所以借今天这个机会,祝福新闻晨报18岁生日快乐,也祝福新闻晨报在媒体融合和都市生活融合这两个方面都取得更新的成就。

刚才在台下看到新闻晨报这四个字的Logo,新闻报三个字是印刷体,“晨”字是手写体,今天在场的可能知道这个晨从哪里来的不多,那我这里介绍一个典故吧,2000年新闻晨报创刊的时候,我们是委托了广告公司,他们设计了这个Logo,设计的这个字体,“晨报”的“晨”是从唐太宗的字帖里面选取的,大家可以仔细端详一下,这个新闻晨报这个“晨”字,它的的舒展、它的自信、它的青春,就跟这18岁的生日一样,跟18岁的年龄一样,所以也希望新闻晨报,我们的命运、我们的前途就跟这个红底白字,跟唐太宗写的这个晨字一样,展现出万千的盛唐气象。

最后告诉大家一个消息,大家知道新闻晨报七八年前在闵行办公了,今年集团也决定,上半年我们新闻晨报的办公地还是回到威海路,跟集团总部在一起办公,都市报、都市生活还是得在都市里面,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