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好了零食,《舌尖3》却没能把我看饿

《舌尖上的中国3》看了吗?

吃货们翘首以盼的《舌尖3》,选在了接灶神的年初四正式开播,节目组的确有心了。

时隔四年回归,《舌尖3》制作团队大换血,总导演从陈晓卿换成了刘鸿彦。

节目风格也悄悄发生了改变:食物少了、故事多了,连最标志性的片头曲也换了……而对广大吃货而言,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好像没那么容易看饿了。

年初四那天,为了迎接《舌尖3》,海带君做好了万全的准备:早早吃完饭,检查好家里的糖果、曲奇、饮料存货,坐等开播。可是看了一大半,完全不用翻出零食解馋,心里反而空荡荡的。

第一集的主题是“器”。这一集里,食物退居二线,器具担当主角。让人食指大动的镜头,自然就少了很多。

比如拍摄陕西宴席时,节目的重点放在了“七孔穿山灶”上。这是陕西地坑院办酒席的特殊炉具,能同时用七个火力不一样的炉头做出七道热菜。再加上三道凉菜,就组成陕西传统的“十碗席”。

七孔穿山灶固然让人开了眼界,但是吃货最关心的“十碗席”——红油豆腐、糯米饭、小酥肉、杂烩菜、高汤海带……镜头几乎是一闪而过。口水还没吞完,就没了。

介绍四川泡菜坛子的时候,节目花大量篇幅讲述四川厨师兰明路如何寻找好坛子、如何正确使用泡菜老坛以及泡菜腌制过程等。作为广东人的海带君,被充满神圣感的四川泡菜腌制过程惊得合不拢嘴。

片中的四川名厨兰明路四处寻找别人家的旧坛子,使用坛子之前还得祭神:把草纸点燃,放到坛子里。坛子顶部加水,盖上盖子↓↓↓

坛子里的空气烧完,水也被吸干了↓↓↓

说是“祭神”,实际上这种做法是为了检测坛子的密封性。不过,整个步骤真的充满了东方神秘色彩啊!尤其是掀开盖子之后,还会有青烟袅袅升起↓↓↓

正式腌制之后,兰明路的几十个泡菜坛子都存放在地窖里。敲一敲,还会咕噜咕噜地响,简直跟活物一样↓↓↓

不过,观众大多数时间只能看到土黄色的坛子。真正鲜艳欲滴的泡菜,只有可怜的几个镜头↓↓↓

将器具主题放在第一集播出是个颇为冒险的行为。明明是个下饭的节目,怎么只给我看锅碗瓢盆呢?果然,这一集引发不少争议,有人说觉得自己在看工匠纪录片,有人则吐槽:“不如改名叫《舌尖上的炊具》吧。”

《舌尖3》主创对此也有回应。本集导演骆永红在采访中谈到,食物再精美,都离不开灶、离不开锅、离不开食器和盛器。

总导演刘鸿彦也介绍说,节目组确定了八个分集的主题,分别是器具、宴席、厨人、小吃、点心、食养、时节、融合:“这种结构是有内在逻辑的。大家都说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想把背后附着的东西挖掘出来。”也就是说,第一集承担的是开宗明义的功能,由此引出《舌尖3》对中华美食文化的溯源。

其实,大家也真用不着那么快失望。第二集的“小吃”,各种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就重夺“C位”:腾冲稀豆粉、乐山串串、汕头宵夜、西安水盆牛肉、天津煎饼果子……

《舌尖》系列拍了三季,该多拍美食还是多讲故事,一直是最大的难题。

最“好吃”的《舌尖1》豆瓣评分最高,达9.3↓↓↓

人文情怀加重的《舌尖2》,评分降至8.4↓↓↓

《舌尖3》的评分目前是7.6。

总导演刘鸿彦很明确节目的定位:“我们不是教人做饭的片子,是讲食物和其背后故事的片子。食物、人物和文化,一个都不能少。”

但不得不承认,《舌尖3》的呈现效果的确有点不尽如人意。杂而不精的剪辑、水平忽高忽低的旁白成为最大的槽点。

《舌尖3》一集不到50分钟,每集的信息量都十分巨大。比如第一集,就介绍了云南石板、陕西七孔穿山灶、竹编蒸笼、中式菜刀、四川泡菜坛子、章丘铁锅、江苏银杏砧板等近10种器具,中间还穿插着炒菜绝技“花打四门”、江苏名菜豆参鸡汤等等。

而汕头的小伙伴看了第二集之后估计会觉得有点憋屈:汕头宵夜登上《舌尖3》,才刚展示完宵夜档的丰富食材,还没开吃呢,镜头已经转向四川麻辣烫了。

前两集中拍得比较巧妙的是第二集“胡辣汤走出河南”的故事。明明是拍河南的胡辣汤,节目组却去了杭州。

因为许多河南人在这座南方城市里谋生,连带着把家乡的胡辣汤带到这里。

总策划周塬透露:“胡辣汤是河南、山东那一带人特别喜爱的一种食物。但从纯美食的角度来说,它很难拍得出彩。”

通过调研,他们发现,河南逍遥镇五万人口中,有两三万人都是做胡辣汤生意的,分布在全国各地。通过这个小故事,这一集的主题“小吃不小”呼之欲出:一碗胡辣汤关系着全镇的生计,食物的背后是中国人的生活。

这也是《舌尖3》创作思路的一次成功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