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到春荟 | 以诗歌致敬大地,礼赞春天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从小,妈妈就会教孩子们去吟诵这样优美的诗句。有没有想过,带着孩子,真正地来到户外,一边踏春赏花,一边教孩子吟诵?

大地春回,人们纷纷到户外探寻春天。历代文人墨客也都与踏青结下不解之缘,吟诗作赋,为春游大抒雅怀。古人春天的民俗活动丰富多彩,观赏山川风光,游览名胜古迹,进行野炊,采摘百草,狩猎,放风筝……

如今,我们也有这样一场丰富又精彩的“春荟”活动,期待你的到来。

新闻晨报携旗下官方APP“周到上海”即将于3月11日本周日举办首届周到春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邀请市民认养樱花树、体验传统经典、共飨文化盛宴的活动中,上海市作家协会的两位女诗人将来到现场,诵读她们自己的原创诗歌,让文学走进大众,让人们亲近中华传统文化。

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王伟说,市作协一直致力于让文学走进大众,为社会提供一些文学的服务和文学普及。上海的诗歌界在这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现在每年有几个相对固定的诗歌诵读活动。

上海市朗诵协会专门成立了一个女诗人朗诵队,除了自己组织诗歌诵读活动外,她们也参与了不少社会活动,主要朗诵原创的诗歌作品。比如这两天,她们就参加了“三八”妇女节的主题诗歌朗诵活动。

王伟说,新闻晨报周到这次3月11日的活动是和绿化、迎春有关,他们觉得诗歌诵读这样一种文学方式,可以很好地融入这个主题。而借这样一次面向社会大众的活动,也能很好地向人们展示诗歌朗诵的魅力,使人们亲近文学。这次登台朗诵的张烨、杨绣丽都是上海著名的女诗人,此次诵读的都是她们原创的诗歌。

■上海市作家协会诗歌专业委员会主任张烨

■上海市作家协会诗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杨绣丽

上海市作家协会诗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杨绣丽说,此次她将朗诵的,是自己创作的诗歌《大地妈妈》。

“……

爱做梦的云,爱做梦的树

夜晚天鹅经过时将为这些而歌唱

这些树,像一双筷子

夹住一枚光明的大月亮

大地妈妈。今晚大漠将不会黑

很多年以后也不会黑

……”

杨绣丽介绍说,这首诗歌的灵感来源于上海市虹口区四川北路街道居民易解放。2000年,易解放的儿子不幸去世后,旅居日本的她信守对儿子承诺,毅然辞去收入颇丰的工作,与丈夫一起带着儿子的遗愿和“生命保险金”,以及“绿色生命”组织的希望回到祖国,到内蒙古的沙漠种树。她立誓用10年时间种植110万棵树,用20年时间来保护这些树,并于20年后,将这些树全部无偿捐献给当地的村民。她还在国内开展“百万母亲捐献百万棵树”活动,号召每位母亲捐出5元钱,栽下一棵树。易解放先后荣获百名优秀母亲、上海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十佳好人好事等荣誉称号。

杨绣丽说,这个故事让她十分感动,为此她创作了诗歌《大地妈妈》。易解放在网上读到这篇诗作后,辗转联系到杨绣丽说:“读了你的诗,我流泪了,谢谢……”她们二位也因此结缘,成为了朋友。

就像这首诗歌一样,很多诗歌的创作背后,都有一个令人动容的故事。常常,一个故事的主角打动了诗人,诗人借由诗歌,将她们最真实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因此也特别容易让人产生共鸣。诗人通过诵读的形式,让这份情感在更多人之间流动。每一次的诵读演绎,仿佛让诗歌又有了新的生命。

市作协在中华文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方面一直不遗余力。近阶段,在市委宣传部部署推进的“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和教育传播工程中,上海市作家协会承担了中华创世神话史诗创作的任务。这项创作工程自2017年4月启动,上海作协组织了创作团队,准备采取长篇叙事组诗的体裁、集体创作与个人创作相结合的方式,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中华创世神话史诗的首版创作。

新创作的史诗分现代诗和旧体诗两个版本,参与创作者都是上海写作经验丰富的诗人,上海作协副主席、著名诗人赵丽宏承担序诗写作和完篇统筹。参与创作的上海诗人们力求把民族集体的审美表达出来,把中华创世神话的精、气、魂传达给广大的读者。

■图片来源:上海市作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