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预计2018年A股IPO会有所放缓

2018年首季,A股IPO巿场放缓,沪深两市37只新股发行,合计募集资金407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减少72%和42%。同时申请A股发行的公司已经大幅回落至300多家企业。由于监管机构对新股审批力度加大,不考虑CDR试点等因素,德勤预计,今年A股巿场将有180-240只新股融资约1700亿-2000亿元人民币,步伐有所放缓。中小规模的制造、科技行业以及消费行业发行数量将领先。

从全球看,今年一度度,由于更多超大型和科技新股发行(每只融资额至少100亿港元,如爱奇艺融资177亿港元),纽交所在新股IPO市场继续拔得头筹;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接下来上海证券交易所略微领先香港交易所。

德勤全国上巿业务组香港资本巿场华东区合伙人牟正非表示,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试点可能在本年推出。富士康一系列纪录的背后是整个A股市场的大变革。A股正致力于培育一批自己的科技公司,发行上市制度向新经济靠拢,一些境外上市的科技巨头回归也成为可能。

截至2018年3月31日,今年71只新股上会,其中32只审核通过,3只取消审核,32只被否,4只暂缓表决。通过率(不包括取消审核的公司)为47.06%,远远低于2017年的77.87%。同时,2018年第一季度,逾60家企业撤回IPO申请,其中仅3月份就超过30家。目前等候上市的正常审核企业363家,较2017年同期的511家减少148家,另有16家企业因申请文件不齐备等中止审核,24家过会,堰塞湖问题大大改善。

尽管一季度一级市场不算突出,但业内预料全球投资者将更关注中国内地和香港的新股巿场,因两地上巿规则修订或下半年正式落实,将迎来包括一些著名独角兽企业的新经济公司上市。

实际上,截至2018年3月31日,港交所64只新股上巿共融资244亿港元,同比分别上升64%和84%。牟正非指出:

在创业板活跃新股活动的推动下,今年首季香港新股数量创十年新高。融资额增长则受惠于甘肃银行、正荣地产和雅生活三只大型新股(合计融资154亿港元)。

他认为,虽然一些独角兽企业可能计划来港上市,但内地鼓励创新企业A股上市或CDR发行会吸引一些已经在美国上市的发行人、来自七大相关板块的境内新经济公司,以及计划上市的大型独角兽企业。

考虑到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企业的融资规模不大超大,同股不同权公司的数量也有限,德勤预计今年2018年香港市场共发行150只至160只新股,募集1600亿到1900亿港元,其中至少有5只与医疗保健、互联网金融和科技板块相关的超大型新经济概念新股。其新上市制度预计4月下旬生效,而来自东南亚地区以新加坡为首的地产相关企业为寻求高估值,将依然是海外企业来港上巿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