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穿绿衣、踩旧鞋,他很平凡,却让所有曹杨人敬重

最近

曹格格有幸采访了叶其懂

说到叶其懂

不少曹杨的居民们

应该都不陌生

曹格格之前虽没见过他

但在街道、学校、居民口中

就多次听过他的名字和故事

“全国劳模”

“感动上海年度十大人物”

“都功成名就了还愿意在一线干,

真叫人没话说!”

“像他这样的人太难得了”

……

几乎所有的人

对他都是大力夸赞

没有一句坏话

一个能让所有人都喜欢的人

一定不简单

曹格格表示很感兴趣

与叶其懂的采访约在周日,这天原本是他的休息日,但早上他给自己找个了推广邮品的活动,索性下午就回单位加个班,同时接受了采访。

初见叶其懂,第一印象是朴实,他全身上下自然流淌着一种朴实的气质,随着采访的深入,越发感受到这种朴实的魅力。

自小与邮政结缘

叶其懂的母亲是从上海到云南的知青,父亲从浙江到广东当了炮兵,两个出生与工作之地迥异的人,因一次火车上的偶遇产生了交集。当年,母亲在火车上晕车呕吐,古道热肠的兵哥哥上前照顾,母亲感激之余,留下了通信地址。凭着书信往来,成就了这段姻缘。

在浙江出生的叶其懂儿时最期盼的,就是到村里接收邮寄物件的小卖部门口,等待邮递员叔叔出现。

那时候,上海的外公外婆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寄来一些最时兴的小玩意儿,大白兔奶糖、自动铅笔、文具盒等。

当时在村子里这些东西可都是稀罕物,不管拿到班级里还是跟村里的小伙伴分享,总能收获大家惊羡的目光。后来,每当看到一个绿色身影出现在村里的小卖部,叶其懂总会第一时间跑上去……

在叶其懂的童年里,绿色,与他许多重要的片段关联着。邮递员的绿色身影,自此也印刻在了他的脑海。

用心创造“邮界”奇迹

因为“不喜欢和钱打交道”、“不喜欢应酬,也不喜欢烟酒”,到上海务工的他,一看到曹杨新村支局招聘邮递员,二话不说就去应聘,追寻他年少记忆里的那抹绿色。在邮递员的岗位上,他一干就是20年。

清晨六点,大多数人还在享受难得的懒觉,叶其懂已一如往常地准时到达单位,认真分拣成捆的邮件。不一会儿,他就骑上自行车,走街串巷开始了一天的投递工作。

信件虽小,但在他看来绝不是几张纸,一个小物件那么简单,而是承载爱情、友情、亲情甚至生命的重要媒介。

每封信都是一个嘱托

每个邮件都是一份信任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叶其懂总是用心对待每封邮件,面对“疑难”邮件,从不轻易退信。

送信件最怕遇到的就是漏写或错写地址,因漏写错写地址而产生的疑难邮件,行话叫做“死信”,按规定应该退回寄件人。

但很多人寄回地址也没写清楚,这种情况如果退回的话基本上也很难回到寄件人手里。“虽然地址有误,但毕竟有线索,万一信件内容很重要,事情很紧急怎么办?”怀着一颗赤诚之心,叶其懂主动将难题扛在自己身上,经常用私人时间帮信件找主人。

2013年夏天,叶其懂拿到一封国外来的信件,地址写着梅川路69号XXX室,他一看心叫不妙,没写多少弄,寄回地址也没写清楚。

这封信件是用牛皮纸包裹,叶其懂凭经验判断寄的应该是证书,如果按规定退信多半是要石沉大海的。为了将这封信件顺利送达,叶其懂按照线索一幢一幢楼排查,走居委问邻居,终于锁定了一户人家,但去了好几次,家里都没人。

但叶其懂依然不死心,下班后和休息天中午是家里最有可能有人的时间段,他专挑这个时间去,妻子和儿子不忍心看他这么辛苦,抽空也陪着一起去,就这样,叶其懂坚持了整整52天,终于顺利将这封信件送到了收件人的手中。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为了尽快找到收件人,叶其懂自己制作了很多张小纸条投进居民的信箱,写上信件的部分信息和自己的联系方式,如此尽职尽责的做法,收获了居民的高度赞扬。

通过多年摸索,小叶探索出“查询法”、“试投法”、“贴条法”等工作方法,把4300多封“死信”、1600多个疑难包裹送递到收件人家中,惠及5000多名用户,妥投率100%。

20年几乎从不参加娱乐活动

有人评价,叶其懂是个简单、纯粹的人。只要别人需要,他就努力去做,每天忙忙碌碌就很知足。共事18年的曹杨新村邮政支局副局长董顺林,常说叶其懂“傻”。比如,现今邮递员流动性大,曾有个别新员工以亲戚生病为由借钱,叶其懂二话不说就掏钱,然后那位新员工拿了钱就不见踪影,然后叶其懂手里的借条就越来越多。而他还是那句话:“别人需要嘛,我相信他。”

董顺林说,“认识他18年,他没有一年春节回老家过年。”大年三十,叶其懂常在单位呆到晚上9点半,才回家与妻子吃年夜饭。从业20年来,工作强度巨大的叶其懂每天都早睡早起,几乎从不参加夜间的娱乐活动。做四休一的工作节奏让他难有时间出去旅游。

不过,这位获奖无数的劳模家中,却不见一张奖状。“关于我的报道,我也从来不留档。那些东西有时候就像一阵风,吹过就好。”倒是他家的床底下有几大箱子的书籍,看书读报,是他的业余爱好。

尽管他几乎已获得了邮政行业的所有荣誉,拥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很多条路摆在他面前,但他却依然选择坚守在一线送快递、服务居民,很多人对此不解,他的回答十分简单:“我就是喜欢这份工作,这份工作也需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