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肿瘤医生”也能远程坐诊!“上岗”半年多,“沃森”的“中国话”也越说越好咯~

大家还记得去年下半年在沪上义诊的人工智能机器人“沃森”医生吗?

虽然“沃森”在外形上非常接近一台普通的电脑显示器,但拥有“最强大脑”的他却可以在“接收”到肿瘤病人的具体情况后在十几秒的时间内“跑”一趟美国,在超过300种医学专业期刊、超过250本肿瘤专著和超过1500万的论文研究数据中,给出最适合病人的治疗方案。

到现在为止,“沃森”已经在第十人民医院“上岗”近半年啦,周到君了解到,相比去年只在义诊中亮相,如今的“沃森”已然被纳入了常规的临床工作中去。在第十人民医院肿瘤科,每周四都会固定设立一场多学科会诊,采用“人工智能+多学科联合诊治+病人”这一三维一体的新模式,由医院病理、放疗、影像等等相关科室的医生进行’强强联手’。

周到君上周去采访的时候,刚好遇上了“沃森”的首次“远程会诊”。会诊过程中,专家双方就患者病情共同进行了探讨,并针对本次的会诊提出了自己的治疗方案。这种会诊形式不仅让患者不出国门就能得到顶尖专家的诊疗意见,医生也可以在平台上进行学术交流,这也是沃森会诊中心成立后,在跨区域诊疗的进程中再上一个新台阶。

“沃森”医生首次远程“看病”

视频通话的另一端,是河南省周口市中医院肿瘤科的张跃强主任及其团队,共有3例较为复杂的肿瘤病例参加了本次会诊——

周到君所在的会诊室里,则是第十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许青及其团队,在沃森医生给出方案后,许青教授再通过视频通话与张跃强主任进行沟通,并给出建议。

“神经病变、肝肾功能都正常,心血管、肌酐方面也没有问题,没有证据证明有远处转移……我们来ask沃森一下吧。”许青教授一一录入了第一例结肠癌患者的病历后,“沃森”给出了具体的手术方案建议。

“不过我觉得最好还是做一下进一步的检查,包括PET-CT以及核磁共振等等,在确定没有专一的情况下,手术的确是最好的选择。”许青教授同时指出,由于前期检查项目不够全面,如果出现了转移,还是需要对方案进行调整,“可以联合靶向药物进行治疗,原发肿块不缩小的话,姑息手术还是可以考虑的。”

随后,“沃森”又对两例乳腺癌病例进行了分析,两方的医疗团队也在“沃森”给出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了探讨,根据实际情况,给出更个性化的诊疗建议。

据悉,开设于十院的沃森肿瘤智能联合会诊中心如今已启动了“远程会诊”的新模式,有需求的医院可以通过视频的方式对会诊全程进行观摩学习,如有符合条件,并备齐了相关检查报告的患者,即使在其他医院甚至其他城市,也可以远程参与诊疗,享受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提供的“红利”。

“沃森”的“中国话”说得越来越好

“2018ASCO.Abstract.被接受,Watson诊疗的中国模式”。上月底,许青教授发布了这样一条朋友圈,和大家分享了将人工智能运用于肿瘤领域的诊疗模式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得到认可的喜讯,“这也代表了我国的这种创新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高度肯定。”

在国际上得到认可的同时,在十院“上岗”的这段时间里,“沃森”也在努力的适应国内的工作环境,“中国话”越说越好了呢:

身材瘦小的患者,通过“沃森”得出的诊疗方案可能参考自国外最近一名“大胖子”的病例,化疗所使用的剂量就要调低;

“沃森”给出了马上开刀的建议,但主诊医生考虑到患者目前的营养支持还不够,手术日程就得延后一阵;

甚至有推荐方案中使用的药物在国内无法买到的情况,就需要专业人士寻找最接近的替代品……

“人工智能虽然可以让医生第一时间掌握到全球最前沿的诊疗方案、规范条例等等,但机器人毕竟还有些‘硬邦邦’,医生在其中必须起到微调的作用,而病人的现场参与,也能够了解到诊疗方案的决策过程,从而起到‘定心丸’的作用。”许青教授在接受周到君采访的时候这样表示。

“沃森”将逐步向门诊转移

虽然越来越“聪明”,不过目前“沃森”仍只在联合会诊中心里“工作”,为有需要且符合相应条件的患者“诊断”。周到君了解到,待运作成熟后,“沃森医生”的功能将逐步向门诊转移,不久的将来,肿瘤患者可以在看门诊的过程中,就享受到人工智能带来的便利和帮助。

此外,同济大学癌症中心如今已全面开展了免疫治疗、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肿瘤治疗研究,考虑到庞大的数据需求量,沃森医生对基因组学的分析诊断系统也即将被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