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就能免费喝咖啡?是的,静安区开了这样一家特殊的“咖啡店”

“你愿意花点时间聊聊天,换一杯免费的咖啡吗?”这两天,在静安公园内8号楼一楼的一家特殊的咖啡店开业了,这家以“爱”为谐音的“A-coffee”营业时间只有在工作日的11:00-15:00,每天来光顾的顾客30人左右,然而为顾客制作咖啡的却是一群不普通的自闭症患者。

■自闭症孩子正在冲咖啡

全家人的骄傲:18岁的凯凯终于有机会“上班了”

“你好,请问你需要什么?”“我要一杯拿铁。”“好的。”18岁的凯凯身穿咖啡师的衬衫、围裙,显得格外专业,完成简单的点单后,他转身按下咖啡机按钮,开始磨豆、做咖啡,随后又熟练打奶泡,最后还拉出了一颗心形的拉花,整个制作流程2分钟内就完成了。

凯凯住在松江,这是18岁的他第一次“上班”,即使前一晚有点兴奋,这一天一早9点,他还是让妈妈早点出门,从家里打车到莘庄地铁站,然后一号线转七号线,10:20就到了咖啡店,开始上班前的准备工作。凯凯的妈妈更是激动:“真的没想到,我儿子也会有上班的一天。”自从凯凯学会了做咖啡,家里也买了一套打奶泡的机器,给他日常练习,甚至连平常根本不喝咖啡的爸爸,时不时对儿子说:“给爸爸也泡一杯。”端起香浓的咖啡,爸爸说自己体会到了久违的简单幸福。

别看凯凯现在不仅可以跟人做简单交流,还可以制作美味的咖啡。其实,他曾是一名重度自闭症患者,5年前的他,还是整天耷拉着头、完全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模样。通过在“天使知音沙龙”5年的音乐学习,凯凯不仅抬起了头,还能看着别人的眼睛,跟人交流。看着凯凯一点一滴的变化,他的妈妈说,“音乐是一帖神奇的药方,让我的孩子开口说了话。我希望咖啡馆能够成为第二个产生奇迹的地方,让我的孩子能做正常简单的社交。”

目前,“A-coffee”咖啡店共有8名“员工”,他们的恢复程度都相对较好,工作起来,脸上个个都洋溢着青春的气息,他们分成两班隔天上班。这些孩子们的家长更是风雨无阻地陪伴他们来“上班”,很多自闭症患儿的家庭原本都对孩子失去了信心,如今能够恢复到正常简单社交的程度,父母都感到很欣慰。

■自闭症孩子正在冲咖啡

对于顾客有要求:需要会倾听、会沟通、会“挑剔”

在上海外事服务中心工作的金小姐,通过“天使知音沙龙”微信公众号得知“A-coffee”咖啡店开业的消息,便利用午休时间慕名而来。

16岁的天舒做完一杯卡布奇诺,用托盘小心地递到了金小姐面前。金小姐说完“谢谢”之后,随即问:“你叫什么名字呀?”在日常训练中,天舒似乎从来没有听过这句话,于是,他反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呀?你叫什么名字呀?”

第一次接触自闭症患者的金小姐有些吃惊,她以为天舒没有听清楚,于是又一字一顿地问:“你-叫-什-么-名-字-呀?”天舒接着又开始重复……在一旁的志愿者李雯婧对天舒说:“这位姐姐想知道你的名字,你告诉她一下。”天舒好像明白了什么,“我叫天舒,你叫什么?”于是,一段新朋友互相认识的场景开始了……

其实,金小姐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在餐厅饭馆里遇到残章人士当服务员,“可能是因为能力所限,他们大多数不会做与顾客沟通交流的工作,只是在幕后从事一些体力工作。”金小姐说,“我觉得这个特殊的咖啡馆真的很好,作为普通人与自闭症患者接触的机会,真的很少。现在我们不仅可以近距离地接触,还可以通过交流成为朋友。”金小姐表示,以后要带同事朋友来体验一下。

作为“天使知音沙龙的一名白领志愿者,李雯婧说:“他们的世界很简单、思维方式很单向,一旦遇到不懂或没未知的问题,他们就会在自己的世界里无限重复。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人引导他、告诉他,应该怎么办。”李雯婧举了一个例子,“有些客人要求续杯,但续杯这个名词对这些孩子而言,是个新鲜词。因此,顾客就要尽可能地用各种各样的表达方式,帮助他们理解。比如,续杯就是再来一杯的意思,能不能帮我再做一杯咖啡呢?”

■志愿者李雯婧正在教孩子记下客人的咖啡

对于来店点咖啡的顾客而言,是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的,但为了帮助自闭症患儿更好地融入社会,顾客需要坐下来与他们进行简单的交流。对此,“A-coffee”咖啡店也对顾客提出了要求:必须有耐心、会倾听、能沟通,更需要“会挑剔”,其实就是指出并纠正一些错误,这样才能让这些自闭症患者在实践中进步。

对于那些没有时间坐下来聊一聊的上班族而言,也可以到“A-coffee”来捐献一杯咖啡,金额不限。据悉,这些捐款将直接捐赠于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

不能永远做温室里的花朵:咖啡只是社交第一步

随着“天使知音沙龙”知名度的不断提升,慕名而来要做志愿者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这也给自闭症患者带来了各种各样的体验参观的机会。

“但这些孩子不能永远生活在温室里,我们志愿者都是充满爱心,对这些孩子们关怀备至。为他们提供体验机会的学校、企业,也都非常友善,甚至还提供了特别的绿色通道。”“天使知音沙龙”创始人曹小夏表示,这些孩子的父母总有一天要离开他们,当他们真正独立于社会,碰到的形形色色的人并不都会那么友善,当面对“陌生”情况的时候,“星星的孩子”不能“玻璃心”。

这正是曹小夏创办“A-coffee”的目的所在,让自闭症患者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陌生人”,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是全世界各地的人,都会给他们带来新的语言体系和新的考验。在这个相对安全和宽容的氛围里,自闭症患儿还能够在志愿者的帮助下,逐步适应一些突发情况。

■孩子为客人送上做好的咖啡

在孩子和他们父母的眼里,曹小夏看起来有点“凶”,其实,这是她为了自闭症患者的长远考虑。曹小夏说:“爱子心切是人之常情,但很多父母都太溺爱孩子,因为他们特殊,总希望能够给予更多的关怀。有时候,他们在公共场合大吵大闹、甚至在地上打滚,父母束手无策,还要反过来安慰孩子。”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曹小夏都会板起面孔,让父母暂时离开孩子身边,“想哭、想闹就让他们闹,闹累了也就停了。其实自闭症患者的心智跟五六岁的小孩差不多,做好规矩他们就明白了。” 

如今,只要曹小夏一出现在咖啡馆,孩子们就会安静下来,“公共场合不能喧哗,不能因为他们是自闭症,就打破了社会规则。”其实,曹小夏明白,这些孩子内心很敏感,有些重度患者刚来的时候,连父母都碰不得。通过日常音乐练习,曹小夏会不自觉地拍拍他们的背,久而久之,孩子们慢慢接受了爱的鼓励。

很多自闭症患者的父母,最担心的就是孩子未来如何生存。有些悲观的父母甚至表示,自己离开世界的时候,也要把孩子一起带走。如今,看到在“A-coffee”咖啡店里认真工作的孩子们,很多父母重拾了信心:“真希望看到孩子能够真正自信、独立地走上工作岗位,自食其力。”

自闭症患者融入社会:更需要宽容的大环境

目前,“A-coffee”咖啡店营业每天“卖”出30多杯咖啡,其实,这一杯杯香气宜人的咖啡背后,是“小员工们”反复学习和练习的结果。他们每周都要到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学习和巩固咖啡制作。除此之外,老师还会教他们日常人际交往的礼仪,比如工作的时候需要点头保持微笑、递咖啡的时候需要双手送上……据了解,自2016年开始,该校便联手“天使知音沙龙”每周一天举办各种职业培训班。

“没想到这些自闭症患者学习如何泡制咖啡,比我们正常的学生还学得快、动作更准确。刚开始时,我们老师都感到很吃惊,比如在抖匀咖啡粉的时候,老师示范抖三次均匀,这些孩子就像计算机般准确记忆在脑海里,最快的一个孩子学了三次就会制作拿铁咖啡了。”李小华校长表示,“现在社会上,能够给这些孩子职业培训的地方不多,但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学习能力并不同龄人差,我们老师都很乐意帮助他们逐步适应未来的工作。”

■自闭症孩子正在冲咖啡

据了解,我国自闭症患者已超过1000万人,其中0—14岁自闭症患者超过200万人。一般自闭症儿童可以选择特殊学校、或者在公办学校里就读,但事实上很多教师宁愿教十个“唐宝宝”(唐氏综合症患儿),也不愿意教一个自闭症患者。华东师大特殊教育学系副教授苏雪云表示,目前特殊学校对残障儿童有一套完整独立的教学体系,但对于自闭症患者的教育仅仅停留在校本教材上,因此很多教师对怎么教也有一定的困惑。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自闭症患者比较容易出天才。对此,苏雪云解释说,这是一种误解,自闭症患者中出天才与普通人中出天才的概率差不多。大部分患者在沟通、社交上有严重障碍,因此在记忆、集中力等方面就有突出的孤岛能力。

“即使在国外,能够完全融入社会的自闭症患者也是少数,主要还是取决于每一个人康复程度。目前,在上海可能也只有个位数的自闭症患者能够真正从事日常工作。”苏雪云说,“如果家庭里有一个自闭症孩子,往往整个家庭都很悲观,逐渐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其实,早期治疗和干预对自闭症患者的康复有很大帮助,但更重要的是需要来自全社会的理解和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