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名作家到文物史专家,论彻底转型,谁比得过沈从文?

几乎每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身上,都有一些不知道怎么就开始流传起来的段子。在复旦大学中文系,关于张新颖老师最著名的段子是这样的:正上着课呢,张老师站在讲台上忽然自顾自地发起呆来,下面的学生面面相觑。不知过了多久,只听得张老师一声欢呼“我悟了”,回过神来,继续上课。

张新颖最近一次出人意料之举,是2014年推出《沈从文的后半生:1948—1988》,然后又在4年之后的不久前,推出很多读者原本认为“应该不会倒转来写”的《沈从文的前半生》。

■《沈从文的前半生》,张新颖著

“沈从文后的后半生,超越了时代可能强加给自己的角色”

近年来名人传记出版非常多,但2014年您推出《沈从文的后半生》的时候,读者还是蛮吃惊的,因为很少看到只写“后半生”的传记。这次是有什么原因,让您转过头来再写“前半生”呢?

张新颖:从我对沈从文的理解来说,这个人生命的阶段性特别明显,以1948年为界,在此之前他是一个搞文学的人,之后就变成了一个研究文物的人。在2002年《沈从文全集》出版之前,是没有可能写他的后半生的。《沈从文全集》32卷,其中将近一半的量是他在世的时候没有发表过的,这当中绝大部分都是他1949年之后写的,包括书信。

《沈从文全集》的出版,使得他的后半生的书写成为可能。沈从文后半生非常丰富的东西以前是被忽略的,所以我就很着急,很愿意大家了解他的后半生在做什么,是怎样一天一天过下来的,所以就从后半生写起。

我在《沈从文的后半生》里也提到过,沈从文的前半生已经被写过很多次了,尤其是1937年之前的阶段。他在前半生的文学阶段,还可以分成三个小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他出生,到二十一二岁的时候离开湘西,一个年轻的生命形成了;第二个阶段,是他二十一二岁到北京开始写作,到1936-1937年,他从一个完全不知道怎么写作的人,变成一个备受瞩目的作家,这时候他最好的作品《边城》《湘行散记》都已经写出来了。然后是第三个阶段,抗战爆发之后的沈从文,出乎大家意料,大家都觉得你前面已经写得这么好了,你怎么不接着写下去呢?这时候的沈从文,是一个非常苦恼、痛苦、不知道拿自己怎么办也不知道怎么跟这个世界相处的人,是一个不断在想问题的人。这个阶段以前被写得很少,这是非常吸引我的地方。

年轻时代的沈从文、张兆和夫妇

您有那么大的冲动先写后半生,是因为认同后半生的沈从文活出了生命的厚重感,或者某种高度吗?

张新颖:如果没有沈从文的后半生,他生命的厚重感肯定能减掉一半,甚至更多。如果没有后半生,他就是一位很优秀的作家,到此为止了。但有了后半生,他成了一个以自己的生命持续与时代对话的人,而且是在他周围的大部分人都失去了对话能力的时候,他还保持着这种对话能力,用沈从文自己的话说,就是他做了一个“健康的选择”。沈从文后半生的意义,还可以说他超越了一个时代可能强加给自己的角色,活出了自己想要活的样子。

“要努力让自己的生命不那么单调,活得丰富点”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说,“知道一个人,或不知道一个人,与他是否为同代人,没有关系,主要的倒是对他是否有同情的了解。归根结底,我们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们只能完全了解我们真正喜欢的人”。读者也很好奇,一个做传的人跟传主之间,是不是需要这样的相近性?您与沈从文的相近性在哪里?

张新颖:好像不能这样说,这样说我就有点夸大自己了。确实会有一个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但是这个关系的契合度,我也不知道在哪里。我只能说,沈从文这个人很吸引我,很打动我。

避开问题本身,我有一点另外的建议,就是如果要做研究,我建议你选一个很好的、很大的的研究对象。这样当你在研究他的时候,他会不断地给你营养,使你的研究工作丰富。我们一说到学术研究,就会说学术研究要做冷板凳啊,要耐得住寂寞啊,会很辛苦啊。其实不是。好的学术研究,你能跟你的研究对象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而你的研究对象又足够丰富的话,他会不断给你带来营养,使你在研究过程中活得快乐,获得进步。所以说不一定是要找一个跟我特别像的研究对象,而是说要找一个比我好、比我高、比我大、比我丰富、能够给我很多东西的对象。

沈从文、张兆和夫妇的后半生

如果沈从文的前、后半生能带给读者一些借鉴或者意义的话,您会怎么说?

张新颖:沈从文的前半生色彩层次很多,后半生我刚才说了很暗淡,但依然是特别丰富、特别厚实的。沈从文的一生可以给我们一个启示,就是一个人不管是前半生还是后半生,不管什么年龄什么境遇,都应该努力让自己的生命不那么单调,把自己的生命过得丰富一点,宽阔一点,这很重要。

一个人要不断地获得营养,可是我们都生活在同样的世界上,为什么有的人获得的多,有的人就少呢?当然这跟外界条件有关,但也跟一个人的心态有关。我要让外界的事情进来,首先得把自己的心打开。但这样的一个生命习惯,这样的一个打开的状态,在不同的人那里是很不同的。有的人可能一辈子就没怎么打开过,有的人就打得很开大。还有的人,可能30岁之前很开,30岁之后就觉得自己什么都懂了,就慢慢关了,所以到了40岁就比较讨厌,到了50岁就在退步了。很多人的后半生,生命的丰富性都在减少,在萎缩,这跟他生命的状态是有关系的。

而纵观沈从文的一生,我觉得也是一个奇迹,他是一个从小就不断吸收、不给自己设限的人。他看自然,看人事,看文化,都没有限制,所以很多东西都能够进来。而且他的这个没有限制,一直延续到了生命的最后,这使得他的后半生可以超越外界的压力和实际生活的困顿。

张新颖讲座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