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好苗子”容易错失早期培养黄金期?上中一项尝试让学生所作课题与升学专业的匹配率达到七成

为什么很多原本有望能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好苗子,却容易在中学时代错失了早期培育的黄金期?日前,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等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120多名各领域专家齐聚上海中学,共同探讨“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链”的建构。

图片来源:海洛创意

高中与大学长期以来存在衔接盲区

每周二下午,同济大学汽车学院的5位教授会轮流来到上海中学,为高一高二对汽车很感兴趣的十几位学生专门开设现代汽车技术及基本原理的课程。每次两节课连上,有系统完整的课程体系,教授们各展所长,还会根据汽车科技发展更新教学内容。

而在同一学年下半学期,由大学教授、大学里的师兄师姐以及大学车队资深工程师组成的导师团,还会带领这些中学生进行赛车设计制造及相关实验。这群中学生组成的“龙门车队”,甚至在由近百个大学生队伍角逐的Honda中国节能竞技大赛中,获得了第12名的好成绩。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谭丕强副院长介绍,中学生们思维活跃、充满好奇心,最重要的是对研究的领域充满兴趣,学习起来有韧性,课堂互动认知很强。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研究探索中,孩子们对今后的职业发展目标也渐渐明晰。

上海中学校长冯志刚告诉记者,长久以来,我国高中阶段教育与高等教育,在科技、人文等多个领域专业教育之间存在着衔接盲区。在一批批有潜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由于缺少方法、平台与机制,错失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育黄金期,让孩子们“立大志、干大事”只是停留在口号鞭策阶段,缺乏学术支持。

为此,该校进行了一项尝试,目前已与17所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中航商发集团等高新企业建立实质性的合作,推进不同领域、不同类型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育。比如与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合作的无人机实验组、与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合作成立的金融实验组、与华东政法大学设立的法学实验组等等。

学生所学课程与升学专业匹配率达到7成

大学教授到中学讲课不是新鲜事,但一门课今年有明年取消了怎么办?一位老师今年来明年有事不来了怎么办?怎么把对学生的培养真正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上海中学校长冯志刚介绍,该校率先探索了基于学生学术志趣与素养培育的多样性态导师制运行机制,比如这几年面向创新实验班学生,提供了11个科技类专门领域方向的多样形态导师制运行机制,每周二、周四下午,每年邀请200余名专家来校授课指导。

但这一模式不能仅仅针对创新实验班学生,所以该校还探索推出微课程+导师探讨模式,比如与复旦大学合作,面向全体学生、双向选择,开设了16门微课程,每周二有导师对学生个别化指导;还有与5所高校合作的导师指导下的实验组模式,全体学生选择参加7个实验组,每周二与周五各1节专门课程,在专家指导下完成相关领域课题;今年更开设了5个STEAM课程的课程包,全体学生选择参加,STEMA各学科教师合作开始、共同指导。

“大中学合作衔接的要素应关注课程的衔接、早期识别与培育的衔接、教学方式的衔接、思维与探究方法的衔接、评价方式的衔接等多个方面”,冯志刚介绍,

这一实践也促进了学生对未来职业方向的理性选择。

比如,微电影实验组每学年有14人参加,而这些学生也陆续升入美国西北大学、纽约大学帝诗艺术学院电影电视系等名校的传媒类专业深造;2017届有三位学生高一时选择了软件工程实验组,应用物联网概念,完成了便利店的数据分析可视化系统课题研究,分别进入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计算机方向专业深造。

根据该校的一项调查,2017年,科技班、数学班、工程班学生在校期间所选课程、所作课题与升学专业的匹配率均达到七成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