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看不懂“优人神鼓”的道艺合一,你其实还是假“佛系”

■优人神鼓的鼓声有种魔力,可以分分钟黏住你的耳朵。(点视频亲耳感受一下?)

在中国传统戏曲中,“优”是表演者,“优人”即表演的人,“神”是人在高度专注下,所进入的一种宁静、无我的状态,“优人神鼓”亦即——在自己的宁静中击鼓。1988年,“优人神鼓”在台湾木栅老泉中的一座原始山林里创立,将“自己生命的修炼”与“生活美学的实践”融于一身。今年,优人神鼓剧团将与上汽·上海文化广场建立战略合作,并于10月12-13日以代表作《听海之心》纪念创团30周年。

《听海之心》是一种宁静的分享

1993年6月,优人神鼓剧团(当时名为优表演艺术剧团)在致力戏剧性演出六年之后,准备在作品当中加入击鼓。那时音乐总监黄志群刚从印度回到团内,他曾在佛陀悟道的小城孤独地静坐了半年;在几近一天二十四小时的静坐过程后,他的眼神显得清澈而宁静。他说:“先教静坐,再教击鼓”。

当优人们跟着黄志群学习静坐的同时,也开始了《流水》的编作。“就从无开始吧!”他在山上安静地坐着,将鼓棒轻轻落在小鼓上,发出“滴”的一声,“滴滴”两声,“滴滴滴……”就这样,音乐开始,生命初生;小水滴汇成了河流,流进了大海,再流向未知。

所以,《听海之心》是一部关于水的故事,也是关于生命的故事。几面巨大的铜锣传递的颤音,正是宇宙的原音──“om”。黄志群在庙里听师父撞钟,“一波又一波的钟声像海水一样侵袭过来,整个人像洗过澡一样被冲刷干净。”撞钟声引发他的灵感,因此编作出《听海之心》。

《听海之心》不是一个叙事性的戏剧表演,亦没有对白式的语言,只有一种梵唱和在祭典中原始呼唤的人声。《听海之心》可能是一出比较接近音乐剧场的作品,但又绝对不是一出传统的音乐会。

若说《听海之心》是一部聆听的创作,那它就是一部可以用眼、身、鼻、舌、身、意共同聆听的创作,而这聆听者,包含了观众和表演者本身。在《听海之心》里,演员曾经摊开双手,心中默念:今日我将《听海之心》与您一起分享,分享心中的喜悦与宁静。

《听海之心》是一种分享,一种和观众之间的分享,分享生命、分享片刻接着片刻,分享现在。

创团30周年,优人神鼓魔都庆生

自2015年起,优人神鼓剧团分别将《时间之外》、《勇者之剑》带到上汽·上海文化广场,这些作品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好评。2018年,优人神鼓剧团代表作《听海之心》将再次登陆文化广场。日前,《听海之心》发布会在剧院户外舞台进行,在天地之间,叩响生命的旋律。

发布会上,优人神鼓剧团为在场观众及媒体带来了《听海之心》中展现结合力与美的片段《冲岩》,表演者以弹跳动作,用45度倾斜的方式打鼓,迥异于传统的打法,象征着海浪撞击岩石,是优人神鼓创新的打击法。

在对谈环节,著名舞蹈艺术家黄豆豆和优人神鼓剧团的艺术总监刘若瑀、音乐总监黄志群与在场观众及媒体分享了《听海之心》的创作历程,以及选择这部作品作为创团30周年来沪演出的起源。刘若瑀强调此次登陆文化广场的版本既保留了原版的初心和坚持,又在岁月的流逝中不断进化,呈现出另一种焕然一新的格局。

随后,剧院副总经理费元洪先生正式宣布:2018年,上汽·上海文化广场与优人神鼓剧团正式建立合作。除了为观众带来经典演出作品外,还将开展一系列表演艺术工作坊活动。活动将集结优人神鼓三十年来表演艺术训练与艺术教育系统的精华。课程体验包括:注重团队协作的击鼓工作坊,教你如何深度放松的神圣舞蹈工作坊,和提升专注力与洞察力的演员训练工作坊。

发布会最后,优人神鼓剧团的两位舞者还带领在场嘉宾一起体验了《听海之心》击鼓工作坊的部分环节。

《听海之心》是一部关于“水”的作品,也是优人神鼓最经典、全球获邀最多的作品之一;《听海之心》是一种“宁静”,也是一种“分享”。一棒一棒的,打开你的心,打开你自己;放下过去、现在、未来,真实地活在当下。

( 演出信息)

演出时间:2018年10月12日-13日 19:30,共2场

演出地点:上汽·上海文化广场 主剧场

演出票价:680/480/380/280/180/80元

(媒体评论)

他们是戏剧张力与性灵的组合,把波特兰演艺中心的 Newmark 剧场转化为一处洁净的圣地。

——美国《奥瑞冈周报》

伟大而繁复的击鼓、声响和寂静之美。

——《纽约时报》

这些年轻、漂亮、肌肉结实的光头表演者就像一队纪律严明的军人,要不是他们身着戏服,你会以为他们就像僧侣一样,他们的技巧就像经过了军事化训练一样整齐,他们的表演又是那么地惊人,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给予他们赞扬。

——法国《费加洛报》

这个星期最让柏林人灵光乍现的表演节目。

——《柏林日报》

(主创介绍)

艺术总监 刘若瑀

1956年出生于台湾,1980年代初为兰陵剧坊主要演员,因而被团员昵称为「兰姐」,当时的代表作为《荷珠新配》。曾主持中视「小小脸谱」,荣获金钟奖「最佳儿童节目主持人」。

1984年获美国纽约大学剧场艺术硕士,来年获波兰剧场大师果托夫斯基遴选、接受为期一年的专业训练,开启了她生命本质的探寻之旅。返台后,决定从东方人的精神出发,探讨内在心灵世界。随后带起前卫小剧场风潮,在剧场界深具影响力。

1988年创立「优表演艺术剧团(原优剧场)」,由民间祭仪和民俗演艺的学习入手,以太极导引和身体能量的开发为训练基础,她深刻认为,那是「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1993年,与黄志群合创「优人神鼓」,将击鼓、静坐与武术融入创作中,开创剧团新的风貌。曾率团两度云脚(优人神鼓独特的肢体训练方式,在行走中全程禁语、放空身心)台湾,远赴印度、西藏等地,以行者的脚步带领优人走上『道』『艺』合一之路。

近来更进入新的转化,将击鼓的表现形式给予新的转化,并着重开发于表演者内在质地的提升以及将音乐、剧场和舞蹈融于一炉的种种尝试。

音乐总监 黄志群

1965年出生于马来西亚,六岁开始学习击鼓,十岁正式拜师于怡保精武体育会学习中国武术,浸淫在武术与击鼓的世界超过二十年。毕业于台湾体院,曾加入台北民族舞团及云门舞集,随团巡演于欧洲、美国和非洲等许多国家和地区。1993年初次到印度,学习静坐及「活在当下」的智能,从此多次进出印度与西藏等地,探寻心灵的故乡。

1993年受刘若瑀之邀,合创优人神鼓,担任击鼓指导,以「先学静坐,再习击鼓」的方式,改变了剧团体质,奠定了优人以击鼓与武术为表演形式的基底。他认为,表演和打坐的境界并无二致,都是「活在当下」,「表演不是向外投射的力量,而是内在的自我探寻。」

音乐创作上虽非科班出身,却以其禅修定力编作出《流水》、《崩》、《冲岩》等令人赞叹的鼓曲。团员们都称他『阿襌(ㄉㄢ)师父』,其击鼓之神韵与技巧,堪称现代华人年轻击鼓艺术家之翘楚。

舞台/灯光设计 林克华

亚洲华人地区最负盛名的灯光设计家之一。其作品显现深刻的人文关照、以及对戏剧情绪、音乐脉动与肢体呼吸的精确掌握,为表演内涵提供契合而动人的视觉诠释。近年来以舞台及灯光设计二者兼顾的方式,整合影像、剧场空间规划及建筑照明设计的多重经验,创造出独特的空间感及光影层次的舞台新视觉,与优人神鼓合作的主要作品包含:1998《听海之心》、2002《金刚心》、2006年《与你共舞》、2007《正版禅武不二》、2008《空林山风》、2009重制《入夜山岚》、2011《时间之外》、2017《墨具五色》等。

服装设计 叶锦添 

上世纪九零年代台湾和香港电影及剧场的重要服装设计家之一。与李安导演电影《卧虎藏龙》荣获2001年奥斯卡最佳美术指导、英国电影金像奖最佳服装设计及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之最佳艺术指导。叶锦添的舞台作品亦包括亚洲多个重要表演团体如《云门舞集》、《优表演艺术剧团》、《无垢舞蹈剧团》、《当代传奇剧场》、《汉唐乐府》、《城市当代舞团》等。优人神鼓自1998《听海之心》后便与叶锦添合作至今,合作作品还包括2002《金刚心》、2003《蒲公英之剑》、2006年《与你共舞》、2009重制《入夜山岚》等。

(本文摄影  何雯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