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泾古镇用古法修复明清老宅,预计八年完成下塘历史文化风貌区改造

不久前,有着1200年历史的松江区泗泾古镇完成了下塘历史文化风貌区改造的重要一步,即将重现过去青瓦白墙、十里长廊的水乡风貌。为了让重修的文物保护建筑保留老味道,泗泾镇从浙江请来老木匠,用古老的校蔑、传统的手工雕花方式参与修缮,现已完成了程宅、孙士林宅、管宅三座明清老宅的修复工作。下一步,泗泾镇将对80多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恢复“烟雨长廊”和“三弓一箭”地标原貌。下塘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后续改造工作将进一步展开。

漫步古镇:建筑风格混杂,老宅交错其中

日前,记者来到泗泾古镇探访。开江中路不算长也不算宽,写着“古镇泗泾”的牌坊立在路西端的西市桥边,乌沉沉的飞檐上爬着几只木雕小兽。路的两边是门牌五颜六色的小商铺,间或夹杂着黑瓦白墙的几间老建筑,看起来风格很不统一。路的南侧,一座七层高的八角佛塔看起来有点暗沉。马路上方交错拉着几堆黑乎乎的架空线。沿街的房屋之间有小弄堂,记者沿着弄堂穿到泗泾塘边,河水泛绿,一艘清洁船靠在岸边打捞垃圾。沿河民宅样子灰败,只有佛塔院子隔壁一排复古式样的房屋看起来比较光鲜。

■ 开江中路上的泗泾古镇牌坊。(何雅君摄)

年逾七旬的李德复老伯从小住在泗泾镇上。他向记者介绍,这座佛塔名叫安方塔,隔壁那排房屋是本月刚刚完成修缮的明清老宅——程宅、孙士林宅和管宅。程宅初建于明代,孙士林宅和管宅建于清末民初时期。

记者推开最西面的程宅木门,一股桐油味扑面而来。屋里有三个无遮挡的开间,看起来像一个打通的大房间。最边上的稍间安装了隔断和房门。屋内梁柱有的是旧物,局部被熏黑了,但花纹依然清晰。有的从颜色看就是新的,不过花纹、饰边都和旧物相仿。程宅天井里的西墙显然是老墙,上面附着斑驳的纸筋灰。粉白的东墙看起来是新砌的,顶上覆盖着齐整的黑瓦。

参观完隔壁的孙士林宅、管宅后,记者发现,三宅格局相仿,仅在细节上有所不同。比如,程宅大门上有块匾,刻着“月栖华明”,这四个字取自元代泗泾诗人陶宗仪的诗。稍间的墙壁上有一片笔触随意的涂鸦,像是孩童所为。孙士林宅第一进的西山墙上嵌着一块界碑,上面刻着“慎修”和一行标记山墙位置的字。光明泗泾建设发展公司的工程师王进是此次老宅修缮工作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程宅的涂鸦是解放后的居民留下的痕迹。孙宅的界碑应该是建房时嵌入的。每一代人的生活痕迹都值得保留,所以我们把它们留了下来,因为数百年后,它们同样是珍贵的历史。”

■ 改造后的三处老宅并排沿泗泾塘而立。(何雅君摄)

记者从泗泾镇政府了解到,泗泾古镇历史悠久,自元代中叶开始形成村落,迄今已有1200多年。记者走过的地方属于古镇的下塘历史文化风貌区,区域景观主要集中在泗泾塘沿岸的下塘街及中市桥南岸一带,基本保存了传统水乡市镇的河街格局,沿河分布着许多历史保护建筑和不可移动文物。

因为紧邻安方塔,程宅、孙士林宅和管宅成为文保建筑中最先修缮的“幸运儿”。王进透露了勘察和修缮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由于史料不全,三宅的具体年代无法考证,只能根据建筑材料和建造样式推断,建筑图纸也无处找寻。

复原老宅:校蔑技法、手工雕花是法宝

三处老宅的修缮工作是2017年6月启动的。在此之前,它们的破损程度让古镇上的人们心惊,难以相信它们竟是松江区的不可移动文物。三幢老宅看起来都有点歪斜,屋顶的瓦片残缺不全,窗户有的缺损、有的倾斜,沿河搭建的几间大小不一的违章建筑上盖着破布,墙面破损,碎砖块堆积在门前的杂草丛里……王进和团队成员勘察后发现,老宅的修缮很有难度,房屋结构不稳,部分木料被白蚁蛀空或是被火烧过,梁柱衔接没用任何钉子。这样的老宅谁能修?泗泾镇有关人员四处寻觅能工巧匠,浙江临海一支貌不惊人的木匠爷叔团队接下了这个任务。

此时的老宅已拆得只剩一副框架结构。为了修缮破损的梁柱,原来的砖头都拆下放到了一边,等待重砌时再次使用。另一边放着从福建运来的新杉木,给新梁柱做材料。木匠们对宅前、屋后、屋左、屋右各个梁柱的榫头测量一番后,并没有碰那杉木,而是在牵头人陈省林的带领下,坐下来削一种竹签,写上字扔到铅桶里。围观的人们感到好奇,有人抽了一支竹签,发现一行看不懂的短语“左边前大步上楣”,问:“这是什么?”陈省林告诉他们,这叫“校蔑”,是一种传承千年的古老木工技法。每根校蔑的宽度对应一处梁柱的榫头宽度,校蔑上标注的是木工术语,用来表示对应榫头的位置。他解释说:“过去,梁柱衔接都不用钉子,而是在木料的顶端分别做出凹凸,进行榫接。凸出的榫头呈圆柱形,用现代的尺子测量比较困难,容易有误差,用校蔑标注宽度更为准确。”这门已经快要失传的木工手艺,是他们从浙江东阳等木匠工艺传承地学来的。

■ 程宅保留的旧梁,局部因烟熏发黑。(何雅君摄)

新的框架搭好了,砖头也砌上了,老宅看起来基本恢复了旧时的样貌,陈省林却表示,距离修缮结束还早。他带着一堆杉木,每天在老宅的房间里雕花,一待就是大半年。只见他用笔描绘出图样,拿着凿子和刻刀一下一下雕镂。支撑屋子的梁柱样子厚重,他就把花纹雕得深一些。门窗下的裙板看起来薄一些,下手时就要轻浅细致。有人问:“这活如果交给机器完成,不是快得多吗?”陈省林解释说:“机器雕出来的花饰乍看也还精致,但千篇一律。人的心情每天都不同,即兴雕出的作品情感也不同,更有生命力。”雕花工作完成后,前来参观的人们发现,不少粗看类同的图案,细看之下的确很有差别:这一朵怒放的牡丹娇艳欲滴,那一簇含苞的蔷薇羞涩内敛,这当中全是心思。

展望未来:修缮更多老建筑,恢复“烟雨长廊”

如今,三处老宅的修缮工作已经结束。王进和他的团队正在修缮老宅南门外的长廊,廊下就是泛着绿波的泗泾塘。77岁的周治国从小住在附近,据他介绍,早年,泗泾塘北岸的房屋门前都有长廊,连在一起叫做下塘街,约有三华里,是上海最长的沿河楼廊。长廊顶上由于有篷遮雨,得名“烟雨长廊”。上世纪中叶,下塘街沿河都是商店,以米行居多,还有饭馆、竹行、蛋行等等。行到泗泾塘的商船相继停靠水边,商贩们将乡下的农副产品带到岸上销售。“以前的下塘街很热闹的,后来逐渐冷清了,烟雨长廊也断掉了,因为很多居民都把房子搭到了河边。”周治国说。如今,泗泾镇正在考虑动迁泗泾塘北岸的居民,对下塘街和烟雨长廊进行整体修缮,争取重现过去的风貌。老人说:“我在下塘街住了一辈子,当然舍不得走。但是政府要改造,我是支持的。等修好了,我每天都要回来,在长廊下面走一遍。”

■ 改造后的泗泾水街风情效果图(王进供图)

泗泾镇副镇长姜磊介绍,下塘街的居民动迁后,房子会全部保留下来。镇上已经邀请专家对沿河所有建筑进行了保护性的勘测,找到了80多处不可移动文物,之后将按照它们的建成时代,逐个制定修缮方案,要求复原建筑和新建建筑遵循泗泾古镇传统建筑形制及尺度。今年,开江中路北面的陈氏宅、吴氏宅、石氏宅和宝伦堂四处文保建筑也会启动设计修缮工作。

根据《泗泾古镇保护与更新利用实施方案》,泗泾镇预计将用八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下塘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改造工作。古镇将保留原有传统街道尺度及形态,拆除部分严重影响古镇整体风貌的违章搭建,恢复“三弓一箭安一方”的地标性景观。“三弓”指的是泗泾塘上原有的三座古桥——普渡桥、福联桥和武安桥,如今只有福联桥还在,镇上择机复建另两座桥。“一箭”指的是早先损毁、2000年已经按原样复建的安方塔。该景观恢复后,古镇将沿着水岸线,在不同的区段设置大小不一的水码头,结合泗泾塘古水道,打造水乡游览路线。不久的将来,游客可以在古镇上漫步欣赏老建筑,在烟雨长廊下听雨,或者乘着小船沿泗泾塘观景,像过去一样享受悠然的水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