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去管《后来的我们》10亿票房,你眼中的矫揉造作,或许是别人爱情最真实的样子

五一档电影票房的最大赢家是谁?

毫无疑问,《后来的我们》。

票房过10亿元,刘若英成华语影坛票房最高女导演。

更因为前任、爱情、北漂话题,以及异常退票事件成为讨论热点。

点击“异常退票”,了解事件始末。

与其热度相对应的是口碑,该片豆瓣评分已经跌破6分及格分。

本来国产青春片这几年有如过街老鼠,人人可唾,再加上异常退票的行为,讨伐声四起。

这片子连及格都达不到?

奶茶刘若英的知性文青人设就此崩塌?

10亿票房与6分不到的豆瓣评分,是不同受众的审美隔离还是越烂越火?

昨天,奶茶回应退票房事件,表示该说的已经说了,希望回归电影本身。

那么,我们回归电影本身。

电影怎么样呢?

我想说一句“其实没那么差”。

到不了好,但也不至于是烂片,及格线水平都不到。个人认为,豆瓣评分有点虚低。

先说好的,演技不错、摄影不错、剪辑不错。

周冬雨演技真实自然,井柏然很意外的稳住了。

而田壮壮老师,明明副业演戏却足以称得上老戏骨,承包了本片所有泪点。

影像视听部分,坐镇的都是大佬们。

摄影李屏宾,剪辑廖庆松,都是大师级的人物。

李屏宾有《刺客聂隐娘》、《长江图》、《花样年华》,金马、戛纳、柏林,该拿的奖基本都拿过。

廖庆松有《刺客聂隐娘》、《悲情城市》,杨德昌、侯孝贤,你知道的台湾电影大师都跟他合作过。

服装设计更是直接找来了操刀过《甜蜜蜜》的吴里璐。

有这些大佬坐镇,影片成色怎么会差呢。

差就差在剧本上。

相比于之前的国产青春片,这次的《后来的我们》至少在踏踏实实地讲故事。

很《甜蜜蜜》式异乡漂泊的爱情故事。前半段还算稳住了,崩的是后半段和黑白部分。

这点从制作团队阵容上也能看出来。

摄影、剪辑、服装设计都是大佬,而编剧五人,除了刘若英,其他四人的代表作分别有《滚蛋吧肿瘤君》、《奔爱》、《微微一笑很倾城》和《陆垚知马俐》,难怪会有国产青春片及都市片的通病了。

不过,前半部分对于爱情、亲情、奋斗的刻画我都觉得合情合理,不至于掉到6分以下。

以下,从奋斗、爱情两个部分聊聊对剧情的看法。

 

周冬雨:更真实的北京女子图鉴

豆瓣段子手说,跟男女主相比,自己感觉像没北漂过。

电影讲的是异乡漂泊的爱情故事,但对于奋斗的描述,不少人诟病不到位不真实。

毕竟,编剧是个停电爬楼梯都觉得是奋斗史写进剧本的人,难怪影片中的人蛰伏期就只能卖3C,理想实现就是做出款像《纪念碑谷》的爆款游戏,一个人哦。

于是,所有井柏然卖3C卖片儿做客服、周冬雨卖小商品卖房子的段落都像对《甜蜜蜜》里黎明蹬大杠车、张曼玉卖房子的拙劣模仿,空中建楼阁,一出现我就尴尬。

■《后来的我们》

■《甜蜜蜜》

但编剧对小晓(周冬雨角色)的描写却值得一说。

一句话总结小晓命运的结症就是:一个没有家庭、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无法靠自己实现成功(买房子);当她选择房子时无法得到爱情与家庭(那些不靠谱的男友);选择了爱情,爱情却在追求梦想时,慢慢消失。

10年后,两人相逢,女主经济舱,男主商务舱。男主已经在大房子里操心给孩子上最好的小学,而女主仍在秀水街、七浦路、城隍庙这样的地方收摊。

如此残酷。

是编剧世界观有问题,不让女性同时得到玫瑰与房子?还是我们社会给艺术工作者留下的对女性奋斗的想象空间太小?

我不知道。

我宁愿相信,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

但从《甜蜜蜜》到《后来的我们》再到大火的《北京女子图鉴》,我看到了一个个试图依附婚姻解决房子解决工作的女性。

异乡的爱情:错过就错过了

对于国产青春片&爱情片:

有人反感矫揉造作、无病呻吟;

有人反感鸡汤段子、QQ签名的堆砌;

有人反感逢青春必堕胎、车祸、死亡。

堕胎、车祸、死亡的剧情这次没有发生;

鸡汤段子、QQ签名好歹有主演们的演技镇场;

而对于矫揉造作的爱情,谈谈我对两处强行转折的看法。

一处是小晓的第一次离开。有人说,这是在强行前任,强行分手,强行爱却不能在一起。

其实,此时两人的感情已经走到了死胡同。

见清(井柏然角色)入狱的那年,小晓一个人回老家陪见清父亲过完春节。

见清父亲一边装辣椒酱一边絮絮叨叨让见清回家,从小家庭缺憾没有体会过亲情和家庭温暖的小晓或许在此刻明白亲情的含义。回到北京接见清出狱时,她放弃以婚姻换房子的人生路线,接受见清的爱情,选择与爱人一起为未来而奋斗。

然而,几年过去,未来没有实现,感受到与老同学落差的见清,也迷失了。就像小晓对见清说的,“我怎么知道你要什么?你要想清楚你要什么”。

爱情的甜蜜,在双方的迷失中,走向了尽头。

见清的冷漠是郁郁不得志、是对追求理想信念的动摇、是爱一个人却没能给她最好的自责。

你身边有男生“因为给不了ta一个更好的未来”而选择放手吗?应该不少吧。

小晓呢,当初她选择见清是选择了爱情,然而此刻的见清却离她越来越远。她做出了各种努力,搬进地下室,春节不回家,甚至离开前的最后一刻还给见清留了碗面,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如果小晓不离开,见清会做出改变吗?谁知道呢。

“我等了你七年、十年,但现在,我不想等了”,说着这样话的女生你我或许都见过。

这个时候,女生知道男生还是爱她的么?

这个时候,男生知道女生更在乎的是两个人的爱情么?

应该都不知道吧。

爱情中的女生和男生,来自两个星球,隔着真空的宇宙,谁也不理解谁,才酿出了那么多分手故事。

也才有了一年后雪地里那场隔阂延续的争吵。

很多人不理解的小晓为什么不回到成名后的见清身边。

老家除夕夜,见清有了房子,想让小晓回来。而小晓则觉得爱情流逝、单纯爱她的见清再也回不来了。

小晓的脸上流淌着无奈与冰冷、见清脸上流淌着急躁与迷惑,让我一眼看到了婚后无尽的争吵,就像现实中无数夫妻那样。两人之间的昏黄雪地,就像是两性之间的差异,永远无法跨越,只能在新恋情中寻求理解。

就像主题曲里唱的那样“没有句点/已经很完美了/何必误会/故事”。

故事发展到这里,当一段恋情纠缠太多误解、坎坷、挣扎,分开已经是完美,再下去又会怎样?

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所以,个人观感来说,片子没那么烂。一些硬转折、强行分手其实是能理解的,只是剧情缺少铺垫,交代不够明确。

然而,豆瓣评分跌破6分,随便谁都可以打个一星踩上一脚。

有多少人看都没看过,就因为有烂片面相而贴上烂片的标签?

有多少人因为异常退票事件而怒打低分?

是否能因为剧情的漏洞而否定影片其他方面的价值?

是否能因为宣发上的严重错误而抹杀影片本身的质量?

如何评价或许取决于我们对电影的看法。

电影是什么?

是某一个人的作品还是各环节人员的工作成果合集?

是一杯水,弄脏就不能喝了?还是一潺溪,不会因倒进了洗脚水就纯净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