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出租车内首推“车载便利店”,的哥每月增收5、6百,但也带来一些疑问!

沪上出租车又出新鲜事,车内首次开起了“车载便利店”。

眼下,已经有200辆左右“海博”出租车在车厢内开出“车载便利店”,乘客如有需要可用手机微信支付购买,取用放置在小袋内的小零食、小饮料。海博五分公司驾驶员姚燕军告诉记者,试验做下来发现比较受乘客欢迎,自己每隔两天就要去添货,一个月的新增收入有600元。

今天下午,在浦三路上,一位女乘客正好从姚燕军的车内下来。她告诉记者:“今天很热,打车进入车厢时看到有饮料购买,手机支付买了一盒‘红牛’饮料,只要1分钱,不错的!”记者发现,车厢内一共有三个地方放置着食品,最多是在副驾驶座后背处,有20多件,如雪碧、牛奶、薯片、坚果、口香糖等等,标价都是一分钱。另外两处是在后排座位左侧车门内侧,以及副驾驶车门内侧。

车厢内的整个商品品种有30多种。最高价格是十几元一袋的牛肉干,其它的大都是4、5元一件。购买支付一般不能用现金,可使用手机微信支付,用手机扫一下车厢内的“汪汪”二维码,进入“汪汪便利店”公众号,然而按照提示一步步操作即可。“如果一定要付现金,可以由驾驶员用自己的手机扫码,乘客将现金交给司机即可。”姚燕军表示。

“今年3月1日开始,我得知可以在出租车内可以附带销售小商品,就开始做起来了,每售出一件食品可得15%的利润。现在市区做扬招生意很难,我基本做机场生意,每天到浦东机场排队接客,每月收入平均5000元,开‘便利店’后多了几百元收入,也蛮开心的。”姚师傅表示。

因出租车的多余空间有限,放置商品后是否妨碍乘坐舒适度?

记者体验发现,商品都是贴着椅背或车门内侧放置,对乘坐舒适度影响不大。

由于司机看不到后排乘客的举动,有没有可能被乘客顺手牵羊将商品“卷走”?

姚师傅说这种情况基本没有发生过,只是在微信群里看到有一个驾驶员说起,自己被乘客拿走一袋猪肉脯。

“个别乘客拿走点东西也很正常的,不必太在意。” 他还告诉记者,有一次一位乘客买了一盒牛奶,打开时不小心将牛奶撒到了坐套上。客人下车后,他立刻将车开回公司更换坐套。

此外,副驾驶车座后背放置食品,是否对后排乘客的安全造成隐患,比如急刹车时乘客会不会容易磕碰到东西?

记者发现,副驾驶座位后背上的食品都较为柔软,而罐头等硬包装食品都特意放置在车门内侧。

今天中午12点半,记者还来到浦东康凌路上的“汪汪车载便利店海博五分公司补货站”。只见有三、四辆出租车停在门口等待补货。一辆车一次能补满总价500元的商品。

负责人李经理告诉记者:“目前天热了,矿泉水要货最多,司机补货最多的就是饮料,一个品种大约要补十个。我们上午7点就开始为司机服务,一直要忙到下午5点。全市已经有几十家临时补货点。”

出租车“便利店”合规吗?

记者采访了市城市交通运输管理处副处长马斐。他告诉说,行业法规里没有涉及这部分的内容,也就是说没有这方面的禁止性条款。他表示,出租车内新安装车载设施设备的最大原则是不能影响乘客乘坐安全。

市出租车行业协会一位人士指出,此次海博出租车公司与汪汪便利公司合作,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一部分车厢内试点开设“便利店”,为出租车行业内的新生事物,不仅方便乘客,也给辛苦的的哥的姐们增加了收入,有益于提高其从业积极性。在眼下正规出租企业面临困局、驾驶员招收难的形势下,此举同时也是一种无奈之举。

不过,也有乘客说,出租车内开便利店为多此一举,因为乘客乘坐时间相对短暂;驾驶员会不会因此而分散注意力,给出租车营运安全埋下隐患?

与其新推这样不是很有必要的做法,不如集中精力抓好运营主业。

还有,车载便利店虽然方便,但商品安全与质量能否得到保障,如果有乘客吃了感觉身体不舒服,该怎么维权?若有不法之徒将商品调包,又该怎么办?这些都是需要考虑到的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