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阿维尼翁剧王”6月底登陆东艺,晨报专访导演卡洛琳·古伊拉·阮-《西贡》:踏踏实实地用故事打动你

  晨报记者 邱俪华

  2017年,在世界三大戏剧节之首的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上,法籍越南裔女导演,年仅35岁的卡洛琳·古伊拉·阮大放异彩,由她执导的 《西贡》 成为戏剧节上前所未有、一票难求的“剧王”。至今,该剧已在全球十多所殿堂级剧院进行了巡演。2018年,北京央华戏剧将这部世界现实主义戏剧的巅峰之作带到了中国,6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的保利剧院、6月29日至30日在上海的东方艺术中心与中国观众见面。
  日前,《西贡》 在北京进行了一场视频放映和媒体分享会,记者特地赶往北京并在放映结束后采访了导演。这位法籍80后女导演,父亲是阿尔及利亚人,母亲是越南人,她说《西贡》其实也是她自己的故事,“法国戏剧现在陷入了一种只讲究形式感的风潮,而我更想在舞台上踏踏实实地讲故事。”

  对话

  所有的观众会在“创伤”上有共鸣

  新闻晨报:《西贡》讲述的是1956年至1996年发生在西贡和巴黎的故事,涉及到法国在越南的殖民历史,而你是个80后法国人,为什么会想到做这样一部戏?
  卡洛琳:跟我的教育背景有关。我很晚才进入戏剧界,最开始在法国大学学社会学,社会学有很多旁枝比如民族戏剧学,才慢慢接触戏剧,后来进入斯特拉斯堡国立艺术学院,才开始学习导演。从莎士比亚、莫里哀、拉辛和古希腊的经典改编开始,后来才转入自己原创剧本的创作,然后就有了《西贡》。

  新闻晨报:家庭背景对你的创作有很大影响么?
  卡洛琳:影响很大。我父亲是阿尔及利亚人,母亲来自越南。我出生在法国,进入斯特拉斯堡这样的大学才发现,生活中的舞台上没有代表性,我爸爸是在北非出生的法国人,他的堂兄表弟还在北非生活,他们会和摩洛哥女人结婚。为什么这些人的生平从未在大剧院的舞台上呈现过?我觉得应该去呈现。

  新闻晨报:最终促成你做《西贡》的灵感是什么?
  卡洛琳:1996年越南政府第一次邀请越侨回国去看看,我当时15岁,我妈妈离开那里已经40年了。对于要不要回去,家里人讨论了一年,最后妈妈决定回去看看。回去了才发现,我一直觉得自己是越南人,但那里的人把我当成法国人。当时我就想,总有一天,我要把这个故事讲出来。我不想说“身份”,这个词在法国很敏感。我就想说,到底是什么代表了一个人的内心,我想在《西贡》里把这个讲明白。

  新闻晨报:但要讲好小人物的故事并不容易。
  卡洛琳:对,我在巴黎十三区的亚裔区做了很多调查,我坐在那里的饭馆里听大家讲故事,收集故事。排练时,我会给演员一本书,里面包含大量收集来的照片和DVD,我要让演员对于那些生活有非常具体的感性认识,然后再要求他们即兴创作。这个作品就是这样“磨”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的。

  新闻晨报:无法不注意到这个戏唯一的场景就是“西贡餐厅”,以及舞台光影的使用。形式、写作和故事,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卡洛琳:法国目前的戏剧风潮是,讲故事本身没那么重要,而形式如何脱离故事更重要。但我非常怀念讲故事和听故事这件事本身,而且我想把生活中那么多鲜活的人和舞台结合。我觉得戏剧的形式和写作之间并不对立,比如光影,是写作还是形式?我个人觉得形式就是写作,我是不会把自己固定在书桌前去写作的,而是会去舞台上进行更丰满的创作。

  新闻晨报:这部戏在世界各地已经上演一年多了,马上要来中国。想对中国观众说些什么?
  卡洛琳:我想讨论一个问题,我们的伤口是怎么来的?我们的心又是如何痊愈的?谈到“西贡”当然不可逃避法国在越南殖民的那段历史,但我觉得这个故事并不只是给越侨看的,所有的观众会在“创伤”这个点上有共鸣。其实,每一个人的伤口都差不多,这部戏讲的是整个人类的问题。

  剧评

  《西贡》,请给我一个看戏的理由

  对《西贡》起了好奇心,是因为有人告诉我,刘烨的太太安娜在去年的阿维尼翁戏剧节,推荐制作人王可然一定要去看这部戏。戏太火,买不到好座位的可然,只能在很偏的角落看,而且还隔着法语,但他当时几乎是凭着直觉就决定,要把这部戏带到中国。去北京采访时我就带着两大好奇:一是,安娜为何要力荐可然去看这部戏;一是,可然为什么凭直觉就决定把这部戏带到中国。
  看完影像放映后,我倍感意外。第一个意外是《西贡》的故事。法国在越南的殖民史,从1862年第一次西贡条约开始,到1954年签订日内瓦协议撤军结束。剧名叫“西贡”,那该剧应该是历史大背景下的宏大叙事,然而它却出人意料地讲述了法国撤军两年以后,从1956年到1996年这40年里的故事。
  第二个意外是,身为“阿维尼翁剧王”的《西贡》,呈现的并非是某个英雄或传奇人物,讲的就是一个失去儿子的西贡母亲、一对失散了一辈子的西贡恋人以及一个嫁给法国大兵从此远离故土的西贡新娘的故事。去掉“西贡”这个标签,这些人物离我们每个人都不会太遥远,可能就是你我的某个长辈、某个朋友。他们在生活以及灾难面前的喜怒哀乐,你都会感到非常熟悉。这是一部超越国籍、超越文化背景的戏。
  第三个意外是那天放映结束后见到了导演卡洛琳,一位80后法国女导演,那么年轻就呈现出了这么成熟的作品。她说:“我想要把这个故事讲出来,因为这也是我个人的故事。我不想讲‘身份’这两个字。我想说的是,到底是什么构成一个人的内心。”
  一个人的内心?采访后我一直在思考,要给出什么理由让普通的中国观众来看这部戏。
  其实那次采访之行心情并不美妙,一位解放军艺术学院的教授看完放映后直言“在灾难面前,善良的人更容易被边缘化”,这句话颇令人沮丧,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又为什么要走进剧场去看这部戏呢?回上海的火车上,我细细回味了一遍《西贡》,心情慢慢平复——即使被边缘化,这些小人物在灾难面前所呈现的一定要活下去的那种精神力量,那种重压之下依然蓬勃的精神之美,还是可以给予我们力量。
  如果这个理由还不够充分,那不妨再想一想卡洛琳说的“一个人的内心”。我们每天在工作、刷屏,然后筋疲力尽地躺在床上,如此往复……你有多久没有静下来,看看自己每天的喜怒哀乐是在以一种怎样的方式和世界相处?能否稍作停留,给自己三小时彻底放空,走进剧场,看一群跟自己一样的普通人如何面对生活和苦难?其实,“他们”就是“我们”。
  从专业角度看,这部戏也给了我很不一样的观感。首先是舞台空间的冲击力,可以留意一下导演是怎么做到在唯一的舞台场景——西贡餐厅里,完成40年的时间跨度以及从西贡到巴黎再到西贡的空间切换。还有便是演员,“剧透”一点点,剧中最厉害的一个演员其实不是演员,观众们可以细细观摩一番。
  采访结束,卡洛琳谈到《西贡》 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她对于法国戏剧目前过于强调形式感而脱离戏剧内核的不满。戏剧的核心和本体究竟是什么?或者说我们究竟为什么要走进剧场?三小时的《西贡》,也是导演在和你做一次非常有耐心的讨论。

  图1至3为《西贡》剧照
  图4为《西贡》导演卡洛琳·古伊拉·阮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邱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