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大咖食话实说 | 过于鲜艳的儿童食品慎买,“三高”零食风险多

本周即将迎来“六一”儿童节。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要阶段。引导儿童青少年减少或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将有利于儿童青少年从小建立平衡膳食、合理营养的理念。

上海市食品安全工作联合会会长顾振华表示,如今市场上零食、饮料种类繁多,儿童在日常饮食中,应注意吃好三餐,家长应帮助儿童抵御零食的诱惑,尽量避免食用高糖、高盐、高脂的食品。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我国儿童零食消费过多

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指南(2018)》,零食泛指非正餐时间食用的各种少量的食物和饮料,零食的合理摄入可作为正餐的有效补充。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膳食营养状况有了较大改善,但也存在零食消费过多、缺乏科学指导等问题。

我国2岁及以上人群零食消费率从90年代的11.2%上升至近期的56.7%,零食提供能量占每日总能量的10%左右。过多或不合理零食消费行为可能增加肥胖及相关慢性病发生的风险。

喝含糖饮料易长牙菌斑

孩子们往往喜欢甜味,市场上的很多零食都有高糖倾向,含糖饮料尤为突出。

上海市居民膳食与健康状况最新监测结果显示,中小学生饮用含糖饮料的现象普遍。74.6%的中小学生每周饮用1次以上含糖饮料,36.5%的中小学生经常饮用;高中生饮用含糖饮料更普遍,62.5%的高中生经常饮用;每天都喝含糖饮料的学生也不在少数,20.9%的中小学生每日饮用1次以上含糖饮料,高中生的比例更高,有41.5%的高中生每日饮用1次以上含糖饮料。

目前,市面上的饮料过半数都是含糖量在5%以上的饮料,而这些饮料往往给儿童带来多重危害。比如饮用含糖饮料后,如未及时清理口腔,残留的糖分混合食物残渣或会形成牙菌斑,长期饮用碳酸饮料还会蚀牙齿,增加蛀牙风险。含糖饮料通常热量较高,经常过量饮用会增加肥胖的发生风险,且由于糖分可以被迅速吸收,过量饮用也可能使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增加。另有研究显示,过多饮用含糖饮料对血压血脂等也有一定的影响。

对少年儿童来说,推荐每日饮水首选白开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避免饮用含酒精、含咖啡因饮料。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买儿童食品先查外包装

“五毛食品”则是高盐、高脂的“重灾区”。“五毛食品”往往出现在学校及周边等地的小店里,因价格低廉、口感辛辣刺激、色泽艳丽而受到儿童、青少年青睐。“五毛食品”的种类包括调味面制品、豆制品、肉制品、水产制品、膨化食品、糖果、饮料等,可能存在高油高糖高盐或甜味剂、防腐剂超标的问题,不利于身体健康,甚至有些为“三无”产品。今年,监管部门重点开展“五毛食品”整治工作。

为避免买到“黑窝点”“黑作坊”的无证产品,家长给孩子选购儿童食品时,要仔细查看产品包装上的标签标识,查看外包装上是否标明商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厂名、厂址、电话、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内容,并查看产品包装是否完整、密封,勿买包装破损、有泄漏的商品。决不要购买路边无证小贩出售的任何食品。

另外,要注意查看其外观是否过于鲜艳、好看。五颜六色的儿童食品里面多含有大量的人工合成色素和香精会给孩子的新陈代谢和身体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带来潜在的伤害。

吃好三餐做到定时定量

首先,应该吃好正餐,一日三餐的时间应相对固定,做到定时定量,进餐时细嚼慢咽。食物的选择宜多样化,主食搭配蔬菜、畜禽肉类、鱼虾类、蛋类、大豆类及其制品等,并做到清淡饮食。《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提出,早餐提供的能量应占全天总能量的25%-30%,午餐占30%-40%、晚餐占30%-35%为宜。

如果需要添加零食,应该少量,且要选择新鲜、多样、易消化、营养卫生的健康零食。建议优选水果、奶类和坚果作为日常膳食的有益补充。奶制品可选择鲜奶、酸奶或奶酪。少吃高盐、高糖、高脂肪及烟熏油炸零食。吃完后保持口腔清洁,睡前不吃零食。

每天少量多次、足量喝水。6岁至10岁儿童每天800-1000毫升,11至17岁儿童每天1100-1400毫升。天气炎热或运动时出汗较多,应增加饮水量。饮水时应少量多次,不要感到口渴时再喝,每次喝水可在100-200毫升左右。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 徐妍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