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北极旅游能看到什么?几厘米的柳树、五彩斑斓的花海、会吃人的北极熊、鸟粪染出的粉红山……

提到北极,印象中只有冰天雪地和北极熊?不,北极远比你想象的更精彩。

昨天,《斯瓦尔巴密码——段煦北极博物笔记》在上海书城“全国新书发布厅”首发。

博物学者段煦在前言里写下这样一段诗意的文字:北极,对我们来说,只是听起来遥远而已。北极,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一片白茫茫。只有来到北极,你才会发现,北极,其实离我们很近。北极,其实多姿多彩。极地旅行,是我们人生中认识地球和自身生存环境的重要旅程。相信你的极地旅程,从呵护她开始……

买张机票就能去北极

斯瓦尔巴群岛位于北大西洋与北冰洋的交汇处,北极圈深处,但因为北大西洋暖流的缘故,虽然地处高纬,但温度却比其他北极地区高,夏季多数时间能保持在0℃以上。群岛首府朗伊尔城虽小,却是一个设施完备的城市,因此成为目前环北极圈大多数“极地游轮游”、“极地轻探险活动”的起点。

普通人去北极难吗?段煦说,中国是《斯瓦尔巴条约》的缔约国之一,因此只要买上可以抵达朗伊尔城的机票,就能说踏上了北极的土地,这看起不来不难,但北极生存环境严苛,具有一定危险性,要真正了解北极的规则,做一个有眼光的旅行者和探险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漂浮在海面上的淡水冰山

去北极会染上“北极热”

因为对极地的热爱而放弃中科院工作,2012年起段煦全身心投入极地科学考察,每年北半球的夏季都贡献给了北极,在极昼中不知疲倦地野外工作,尔后在漫长的交通工具上写作、整理。

■段煦在极地

为何对极地如此着迷?段煦说,由于极地气候条件的特殊性,它是地球仅余不适合人类居住之地,因而保留着丰富的动植物以及未被人类侵扰的地貌。“听说有一种特殊的‘极地微生物’,它使你一旦进入北极地区,就会染上‘北极热’……这真一点不假。”这是30多年前,苏联极地动物学家C.乌斯宾斯基说的。段煦不相信这句话,直到踏上这片土地,他发现,北极的博物世界,是无法想象之丰富。每天十几个小时趴在苔原上观察记录、采样分析、辅导学生……仿佛真有一种“北极热”存在。

■无茎蝇子草(物种照)

李强曾经跟随段煦有过一次北极之旅,说起当时经历至今兴奋,“北极的苔原踩上去软软的,我们突然被叫住,‘看!这里是一片树林。’哪里有树林?只见一片矮矮的草。段老师让我们趴下,整个身体都趴在苔原上。这才看出来,这真是树。它叫极柳,我们日常见到的柳树比人高,极地上的柳树只有几厘米。”

■极柳柳絮

■岩石下的一片森林

北极盛夏五彩斑斓“花海”

在《斯瓦尔巴密码》中,这样的惊喜随处可得。段煦用“群岛指南说明”的内容结构、考察笔记似的叙述,介绍了斯瓦尔巴群岛的环境、动植物及地貌景观。面积将近4万平方公里的斯瓦尔巴群岛,60%以上的土地被划归成自然保护区。相对湿润温暖的环境,吸引了大量极地动物栖息繁衍,成为天然的野生动物园。

■厚嘴崖海鸠的巢区

整个群岛,光北极熊的数量就达到5000头以上,此外还有为数众多的北极驯鹿、北极狐和海象、海豹等海兽。

■雄性驯鹿的夏毛

■雄性驯鹿的冬毛

鸟类种类则更多,且数量可观,以主岛东侧的“海鸟城”一个观鸟点为例,不到3平方公里范围,便栖息着12万只海鸟,鸟粪把整座山都染成了粉红色。

■摩洛哥冰川前飞舞的三趾鸥

■袭击人的北极燕鸥

群岛还生长着极柳、北极罂粟、纯白羊胡子草、雪毛茛、珠芽蓼等30多种有花植物,盛夏的群岛沿岸,犹如一片鲜花盛开的“海洋”。

■仙女木

■开在山坳里的总苞蝇子草

■盛开的北极棉

北极熊真的会吃人

说起北极,人们脑海里蹦出来的第一种动物往往就是北极熊!“在斯瓦尔巴群岛生活、科考和探险,人类所面临的危险中,排在第一位的,不是寒冷,也不是冰裂缝,而是北极熊的吃人问题。北极熊是吃人的!到北极,请你一定要认清这个问题,不然,后果可能会很严重。”段煦在书中“谆谆教导”道:站在极地食物链最顶端的北极熊,几乎一切喘气的东西,都是食物。

■北极熊

曾经有故事,说遇到熊就躺下憋气装死,熊只嗅了嗅,就走了。而这大错特错了。段煦说,几乎所有的熊科动物,不管是棕熊、黑熊还是北极熊,个个儿都是吃“死食”的行家,不仅吃“死食”,而且嗜食腐肉,有的还喜欢“自制发酵食品”,即把肉食隐蔽好,等放臭了再吃,这有点儿像我们中国某些地方的人们爱吃的“臭豆腐”或“臭鳜鱼”。

让极地旅游者有本“说明书”

每年6到9月,来自全球数以万计的游客云集,他们或参加极地观光、冰川穿越、极地峡湾皮划艇、全地形车陆地探险等旅游项目,或登上极地邮轮,前往北极熊栖息的冰海进行深入极地探索。

在出版界看来,多年来,有关南北极的书籍虽然出了不少,却大多是知识性的科普书,极地旅游者想要的那种“到极地去看什么”、“如何看”的“说明书”却很少。

让更多极地旅游者在出发前做足“功课”,正确了解极地脆弱的生态环境状态,理解保护极地对我们生存环境的重要性,在极地这个地球上难得的“环境大课堂”中接受洗礼,在回到自己生活的环境中树立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是我们目前所能做和必须做的事情。这也正是他写作《斯瓦尔巴密码》这本“极地说明书”的初衷。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徐妍斐